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研究历史非常悠久,学界在资料整理、创作风格、诗歌品性、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近现代以来国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入,对于提高我国古典诗歌的研究思路、方法、视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但研究中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与缺憾.为此,通过战略分析工具SWOT,对唐诗研究进行分析,以把握唐诗研究的基本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在唐诗研究领域,“唐诗与西域文化”的研究意识在20世纪已经完全形成,并在微观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宏观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却难预其流;同时唐代文化研究、文化交流史研究、西域研究等领域的成果则在客观上又为“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的全面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因此,“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英文化分属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这是造成唐诗英译早期西方译者选材单一化和风格单一化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文化多元化时代,以辩证观看待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译作中保留唐诗多样化的风格,才能更好地推动唐诗英译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与唐诗关系密切。它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唐诗佳句的引用、化用;书名、人名的命名;故事细节的移植;小说中的诗词风格受唐诗影响;书中人物对唐诗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北宋诗话中的唐诗研究呈现出梯度拓展与上升的轨迹,围绕对诗人诗作的论评形成了不少集中点,透视出宋人对不同唐诗传统认识与把握的变化;北宋文人序跋书信中的唐诗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唐诗历史发展的观照和论评,二是对唐诗人的不同推重、批评及对其各自创作特征的剖析;北宋诗选中的唐诗研究则集中体现在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中。上述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生发、同构并进,共同推动了宋代唐诗学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诗学的发展与唐诗创作关系极为密切,但两者并不总是同步。我们视唐五代为唐诗学的萌生期。唐前期的唐诗学与唐诗创作是同步的,即唐诗创作繁荣的同时,唐诗学也由萌生而不断开拓,终于走向自立。唐后期则出现反差,唐诗学全面开拓,唐诗创作则题材转变、萎缩,风格内敛,追求细美幽约,二者大体上呈背离走向。  相似文献   

7.
唐诗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所以唐诗英译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国内外翻译界的追求。而译诗即译意象,所以唐诗意象的英译直接影响原诗内涵的传达。通过学习与分析国内外翻译名家庞德、韦利、和许渊冲的译作来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在对文化意象转译中的表现,进而总结译者的翻译风格,能为今后的唐诗意象英译工作提供帮助,也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8.
陈子昂不仅提出了著名的诗歌革新理论,而且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其诗歌鲜明的艺术特征,如多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昂扬激越的思想情感,雄浑刚健的诗歌风格等,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严羽对古典唐诗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对唐诗流变进行了系统勾勒与分期;对唐诗美学质性及特征予以了细致探析;从论评原则上深化了唐诗风格学;提出了"唐诗学"这一极具理论意义的命题。他将古典唐诗学带上了一个新平台,引入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在宋诗的发展流变中,苏舜钦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宋诗之所以为宋诗,是由午它以其异于唐诗的独特风貌,另辟蹊径地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与宋诗,不能简单地以历史分期来划分,而是时代风格的巨大而深刻的演变。细究起来,从时代风格角度讲的唐诗,主要指盛唐诗坛那种富丽雄阔的气象与情景妙合、含蓄蕴藉的风格。“安史之乱”以后,诗风开始明显地变化,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大诗  相似文献   

11.
唐代文学的分期在唐诗研究中分歧最大 ,导致众说纷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确立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本文认为“声律”和“风骨”是唐诗分期的客观因素。文章以唐诗选本和唐人评述为基点 ,通过分析“声律”、“风骨”在唐诗艺术和理论中的演变 ,认为初唐诗人所期待的“文质斌斌”的艺术内涵就是“声律风骨兼备” ,这一未能在初唐实现的诗歌理想在盛唐得到了实现 ,因而也构成了唐诗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中晚唐诗歌在声律、风骨分化的前提下走向狭隘现实主义和追求声律格调的新形式主义 ,因而出现了元白扬杜抑李的偏激的诗教理论 ,导致了重格律轻风骨的单调的唐诗选。而对唐诗风格有过全面研究的司空图 ,则最早依据“文质斌斌”的理想提出了初、盛、中、晚四唐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有利的学术环境促成了唐代文学研究局面的繁荣.在对唐代文学发展规律的重新认识、唐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佛道与唐代文学的交叉研究、唐诗艺术的研究、唐代文学与政治文化军事制度的研究、唐诗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研究、史料的整理和作家名录及研究资料的编纂、热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与讨论、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主流研究方法的确立等九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在繁荣局面中也有一些带倾向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谭优学是著名的唐代文学研究专家,他的《唐诗人行年考》是20世纪唐代诗人研究的重要著作,填补了研究的空白,探索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他同时还是一位随笔作家,作品中有浓厚的文化意识,风格幽默,独抒性灵。  相似文献   

14.
唐诗与宋诗因社会环境、时代特征以及诗人性情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唐诗尚情,在绚烂华彩中见自然含蓄,情韵悠长;宋诗尚理,在平淡理智中见清癯精巧,理趣深远.  相似文献   

15.
唐诗是汉语诗歌发展的巅峰,而唐诗的英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本文首先借助于语篇衔接理论,分析了在众多唐诗语篇中存在的词汇衔接现象。词汇衔接不仅促成了诗歌的语篇连贯,而且对每首诗风格的形成和文化背景的表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笔者主张在将唐诗翻译成英语时,应当对其中起到衔接作用的词汇应当尽量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传达原诗的信息,同时又可以尽量避免在翻译过程中本民族文化的流失。  相似文献   

16.
神丰韵异的唐代诗歌,既继承前人创作经验,又融合时代风气,完成了中国古典诗艺的转型,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美类型,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人、诗作,并为人们不断研究,形成历史悠久的的唐诗研究史。然而,将唐诗作为专门之学来对待,还是在近几十年,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明显加强,日渐引起学界关注。陈伯海先生主编的《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以下简称《史稿》)是近年来唐诗学史研究中颇富代表性的成果,它的出现弥补了唐诗学界的缺憾,对唐诗学史的体系建构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史稿》按历史的进程考察、记录和评析历代唐…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诗歌语料通俗、丰富可靠,其词汇研究可采用“参考作者自注”、“参考历代笔记史料中的解释”、“参考古代字书、韵书中的解释”、“方言求证”、“排比归纳”、“推求词语理据”、“探究词语的来龙去脉”、“同语素词语类聚”等方法.由于白居易诗歌词汇可作为唐诗词汇的典型代表,因而上述研究方法应该适宜于整个唐诗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朱熹对历代诗歌的批评包括三个重点对象:选诗(先唐诗)、唐诗和宋诗。其论诗范围已涵盖到当时为止的全部诗史。朱熹特别重视选诗,认为选诗是后世诗人应该仿效的典范。他最早对陶渊明诗的平淡风格作出了准确的评价。对于唐诗,朱熹强调应以李白、杜甫为典范。他肯定李、杜诗中遵循选诗法度的、风格平正稳健易于仿效的部分。他虽然最为推重先唐诗自然朴素的风格,但并不一味的厚古薄今,对唐、宋的主要诗人多有肯定。朱熹的批评含有针砭当时诗坛风气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北宋诗话中的唐诗研究呈现出梯度拓展与上升的轨迹,围绕对诗人诗作的论评形成了不少集中点,透视出宋人对不同唐诗传统认识与把握的变化;北宋文人序跋书信中的唐诗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唐诗历史发展的观照和论评,二是对唐诗人的不同推重、批评及对其各自创作特征的剖析;北宋诗选中的唐诗研究则集中体现在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中。上述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生发、同构并进,共同推动了宋代唐诗学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一些人对唐太宗的诗歌持否定态度,本文认为这种态度是不客观的。他的诗并非宫体之作,而是以显著的政治色彩,典丽堂皇,气魄雄伟的风格,清新刚健的诗风,对唐诗的繁荣、唐诗的风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他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和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