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操办婚事攀比摆阔,常使亲友伤透脑筋,您可知道,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一带的苗族地区,男女婚礼却是俭朴风趣。六亲客“六亲客”是新郎家从本房族请到新娘家迎亲的六位能歌善说又有酒量的礼客。苗族人民重感情,轻钱财。青年男女相亲恋爱,女方不会索要男方的彩礼,姑娘出嫁也只带一些生活必需品。没有繁多的嫁妆,迎亲就不必兴师动众了。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早晨,“六亲客”身穿长袍,头围包帕,手持雨伞来到女方村寨,齐声高唱《娶亲歌》、《进门歌》,新娘父母闻讯便请人将“六亲客”迎进屋  相似文献   

2.
永千家峒瑶族,多在都庞岭南麓脚下的河谷两岸上居住,环境优美的瑶家山寨,建有古香古色的“竹木楼”。每当逢年过节,男女青年在风景秀丽的泉水边或大树下、竹林里对唱山歌,从中寻觅“意中人”,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就把自己的心上人告诉各自的父母。以后,又经过一段劳动生产或节日喜庆多次相处和叙谈,觉得彼此之间真心相爱,情投意合了,男方则请媒人去女方说亲。如果双方父母同意,即定下终身。待择定佳期,便可以举行婚礼了。从前,千家峒瑶族新娘出嫁,一个月前不参加体力劳动,在家做针线活,俗话“坐离娘月”。出嫁前十天,不见生人。每晚,邀请6—…  相似文献   

3.
彝族青年的结婚仪式,有其独特风采。不但迎娶礼仪别具特色,而且还伴有体育活动——摔跤。成婚之前,在房中有一群少女陪着新娘梳妆打扮,等待背亲的到来。彝族婚礼中的背亲,是大家所熟悉的了。男家派来背亲的小伙子们,经女家姑娘们的泼水、抹锅黑、打棍子,待到摸到新娘耳朵,嬉闹就此结束,接着是饮宴,酒足饭饱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摔跤对抗赛了。摔跤赛,是由女家的摔跤手先作主方,站出来说声“请”,男方随即走出一个摔跤毛,比赛就开始了。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一场。这种比赛不用裁判,一对摔跤手只  相似文献   

4.
保安族的婚礼是别具一格的。婚礼从迎娶开始,男家由新郎和相好的朋友组成迎亲马队,到女家娶亲。新娘和女方送亲的,也要骑马。回家的路上,要进行赛马,既表达大家欢乐愉快的心情,也测验小伙子骑马的本领。到家后,要举行祝福仪式。  相似文献   

5.
在印尼南苏门答腊的巨港地区,民间婚礼有许多带象征意义的有趣仪式。“婚约”仪式,在男方家中举行,新娘并不参加。新郎将一把家传的宝剑赠送给女家作为信物。“散沫花游街”,即“游新郎”。婚礼的头一天晚上,新郎和新娘各在自己家中将手掌和指甲都用散沫花的叶汁染成红色。然后新郎在“火伞”的“保护”下,由众亲友簇拥着游行到新娘家中,游行路上灯火辉煌,煞是壮观。这天晚上,新娘却躲在闺房之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历史悠久的传承和民族特色浓郁的人生礼仪。卫拉特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称为瓦剌,清代则称为厄鲁特,在清朝文献中泛指瓦剌,同时也可指代属于瓦剌中的额鲁特部,我们通常所说的西蒙古主要指卫拉特蒙古。历史上,卫拉特蒙古曾从事狩猎经济,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至13、14世纪,才逐渐迁徙到阿尔泰山及整个北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也由狩猎转变为畜牧,宗教信仰也逐渐改为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但萨满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具有较大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以来,众多专家就蒙古族婚礼仪式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歌曲中存在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产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本人搜集了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的相关研究文献,以达成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 瑶族情歌历史悠久,内容广泛,风格特异,尤以“歌为媒”形成社会风俗而著称。笔者长期在瑶族比较集中的湖南地区采访,本文拟对瑶族情歌的特色作些研究和探讨。瑶族情歌成为本民族婚姻的媒介瑶族人民缔结婚姻的形式有多种。如“招郎”(入赘),即男到女家落户,又如“拿蓝子”,在赶圩、节假日时小伙子看准某一姑娘,就乘其不备,将女方蓝子拿走,买上点心放入蓝子,再转到姑娘身边。首先男方请女方吃点心,相后对歌。歌毕,姑娘将蓝子拿回来,约好再会日期。这样多次一“拿”一“送”,直到爱情成熟,把姑娘接到男方家里成亲。无论那种形式,都不要媒人牵线,也不由父母包办,而是通过唱情歌,即“歌为媒”沟通关系,达到互相了解,加深感情,最后成为伴侣的。  相似文献   

8.
土族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历史留存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宗教风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互助土族传统婚礼歌为主要对象,对其研究状况、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粗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世居西双版纳坝区的傣族,其婚恋状态比较宽松自由,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即可结合,婚后生活若不如意也可以提出离婚。 傣家青年男女通常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谈恋爱了,他们一般都利用赶街、赕佛、纺织、他人婚娶和各种节庆活动的机会,结交异性朋友甚至发展恋爱关系;而每年的“开门节”后,农事稍闲,便进入了傣家男女青年们的热恋与结婚时节。 尽管傣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是缔结姻缘还须通过父母,并由男方托媒人带礼物到女方家说亲,当地人称之为“吃小酒”。“吃小酒”有时也是订婚仪式。此后隔段时间,当男方家再托媒人光临女方家时,便是与女方家长商议婚期、决定男方婚后是否从妻居等大事去的。  相似文献   

10.
居住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门巴族,其婚姻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婚姻恋爱自由。许多男女青年通过社交或生产活动建立感情之后,就告诉父母托媒说亲。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求婚,由男方请亲友中能说会道的老年人担任“嘎东” (门巴语:媒人)。去女方家说亲时,要带上好酒,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的战友王某(蒙古族)之母三年前去世后,他们父子三人生活不便;其父于去年续娶,双方感情甚笃(女方在集体单位工作,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均未成家).今年以来,王某之弟与继母之子女不和,吵闹时有发生,以致双方子女多次坚决要求父母分离.王父与后妻为此多次调解无效,深感苦恼.王父无奈,  相似文献   

12.
嫁女是土家婚俗的一部分。它包括求亲、相亲、认亲(又叫“放爆竹”即定婚)、送日子(男方送结婚时间)、忙嫁、过礼、哭嫁、上头、戴花酒,背亲等。 备嫁 姑娘在嫁前一年多就在木织机上编织“西兰卡普”。不管编织多少床都属女儿的私房,出嫁时可全部带走。女方准备多少床土花被面,则男方配送多少床被里(包单)。另外女方还要  相似文献   

13.
苗族酒歌     
酒歌,是苗族举行婚礼时的一种歌曲。苗族儿女婚嫁前夕,男女双方各要聘请一位歌郎,在女方家里唱酒歌,每唱完一小段,大家便跟着  相似文献   

14.
“哈节”,是京族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哈”或叫“唱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据《防城县志》记载,在山心岛一带的京族人民,“农隙时,择定地点,于月白风清之夜,邀集邻人,举行歌会,以资娱乐。其所唱之歌,乃系民歌,俗称山歌。参加者分为两部,一部为男性,一部为女性,两方均有谙熟山歌者二、三人,名曰歌屯。男方择一歌喉清脆之男童,名曰歌郎,女方亦择一歌喉清脆之女童,名曰歌娘,男女相距约五、六丈,由歌屯将山歌逐句低声口授,歌郎或歌娘即循声高唱,一问一答,声调和谐,其乐  相似文献   

15.
在西藏各地,婚礼的规模根据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而有所不同。典型的西藏婚礼是这样开始的:首先是未来新郎的父母在认为合适的姑娘中做广泛的调查,谨慎地选好几位姑娘后,如果占卜表明她们可以与未来的新郎结缘,那么就请求诸位姑娘的父母亲答应把他们的女儿许配给他。然后把未来新郎和选中姑娘们的名字、年岁送到占卜者和星占学家那里,通过占卜肯定哪一位姑娘符合条件。通过占  相似文献   

16.
缅旬的海敏那加族(也称为北部那加族)的传统风俗不像缅族那样男女青年结婚后,男子到女子娘家去住,或单独分一间房居住,而是女子到婆家去住。这是因为在举行婚礼时女方收了男方的彩礼,因此女子要服务于男子,服务于婆家。在婆家住一两年以后,就可以分灶吃饭,分室居住。  相似文献   

17.
秋天来到蒙古西部草原,晴空万里,布汗河潺潺流过金黄色的原野,牧草收割完,正是牧民操办喜事的好季节。放眼望去,只见三座雪白的蒙古包,附近有些马和骆驼,还停有摩托车、汽车和拖拉机。帐篷上面炊烟袅袅,主人正在为参加婚礼的贵宾准备着  相似文献   

18.
芭例意为婚礼歌,是举行结婚仪式时所说唱的歌,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第十一代藏王埃学勒时代,是由于国王的贤臣拉布果嘎协助国王大力发展农牧业,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后,民间得以操办比较隆重的婚礼的结果。到松赞干布时代,这种习俗更加盛行,并增添了新的内容,逐渐成为今天这种形式。现在的婚礼及其颂歌按其内容、形式和顺序可分为下列数种: 1.分别歌。新娘出嫁的当天早上,送亲的人员和伴娘及喜官都要到新娘家中喝早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信访员刘寸玲,热情细心地为民排忧解难,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称赞。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丹口乡仙鹅村的丁仁忠(苗族)同母亲来法院申诉:他的未婚妻杨德意(苗族)自愿与其结婚,可正要举行婚礼时,杨的父母却纠集亲友十余人,硬是将女儿抢回去了。一桩喜事,陡然间成了恼人的纠纷,母子俩急得直要哭。刘寸玲当天就同法院的另一位同志,骑车去十里外的杨家做工作,要求他们支持女儿婚姻自主。接着,刘寸玲又将男女双方及其父母请到法院协商,批评了丁在结婚之前未去女方家联系是不妥的。女方父母心平气和了,表示支持女儿与丁成婚,并说,只要丁的父母去接儿媳,还不收彩礼。  相似文献   

20.
鄂多尔斯高原上的蒙古族传统婚礼,别具特色,饶有风趣。 举行婚礼的那天清晨,新娘家里早已摆好了酒席。娶亲队伍簇拥着新郎,骑着骏马奔驰而来,先在新娘家的房院绕一圈,然后下马站在酒席桌前。新娘家中走出一人,举杯敬酒后就唱起来,歌词大意是:“这里本是一个很吉祥很幸福的地方,连凤凰飞来也得叫几声,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不声不响地来了?”娶亲队伍中的伴郎马上答歌:“你家的女婿带着美好的姻缘和情谊来了,敬见家中父老应该是畅通无阻。”经过几个回合的对歌,娶亲的人被迎进蒙古包或房舍里,惟独把新郎、伴郎用红纱挡在门外。伴郎用歌声恳求放新郎进门,而把守门户的伴娘却要用歌声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