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醒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2):76-80
文章运用调查统计的事实和数据,证明近几年来山西新闻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肯定了它为净化社会空气和促进经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舆论监督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舆论监督调查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体分析,发现:河北省的舆论监督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关系,改进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工作进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各级领导仍需加强宏观指导,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有关舆论监督的法规或条例,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新闻从业人员也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讲究监督艺术。 相似文献
3.
伏彦冰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2-125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监督方式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不足的一面比较明显:监督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理论研究不足,总体水平不高.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是:应该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监督力度和加大本区域监督和跨区域监督的力度,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应迈出更快步伐. 相似文献
4.
文章明确地阐述了加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并就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快法治建设,切实保障和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恪守新闻真实性,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度”;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等。 相似文献
5.
6.
王泽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对舆论监督中“新闻侵权”及防范加以探讨,既具有理论学术价值,又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亟待新闻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李贤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101-103
本文关注了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大量的仿拟现象,并从仿拟与舆论的相似点、社会原因、受众接受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认为它们的出现使新闻标题及内容增色不少,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是我们要坚决杜绝为仿拟而仿拟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116-121
舆论监督难是现实问题,与其一味抱怨体制因素不尽人意,还不如积极创新机制破解这道难题.舆论监督的机制创新,既包括媒体内部机制的创新,又包括媒体间合作机制及媒体与党政部门间合作机制的创新.媒体内部机制创新,既要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和稿件审签机制,更要完善权益保障机制,让记者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媒体间合作机制的创新,既包括同城同类媒体间的联动,又包括跨地域、跨级别、跨种类媒体间的联动,以凸显舆论监督的整体威力.媒体与党政部门间合作机制的创新,既要创新联合监督机制和良性互动机制,又要创新舆论监督的督办机制,多方合作形成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9.
乔云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目前 ,舆论监督举步维艰 ,地方保护主义是最大阻力。所谓“地方保护主义” ,归根结底是某些部门和地方的领导要保护自己。领导干部应从执政党自我完善 ,发扬政治民主的高度去认识和支持舆论监督。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要建立适合国情民意的舆论监督机制 ,提高监督层次 ,搞好对重大问题的重点报道和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10.
姜慧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52-156
“到底要不要实行新闻立台、新闻立报”是近几年争论得比较热烈的问题。从长期来看,一个媒体的生命力得以持续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其本源,即以新闻报道的质量取胜,而不是依靠形式,即娱乐化的包装,并进而追求大众化、娱乐化,从而流于庸俗,丧失了其应有的公信力。因此,从介绍相关定义出发,通过对新闻媒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于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以及建议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孙忠良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10-12
强有力的党外监督是推动党内监督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党外监督主要包括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其中舆论监督在防治腐败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腐败贪官都是在舆论监督中现出了原形。但我们现行的舆论监督体制却存在不少复杂的问题。包括舆论监督的自主权相对较小,舆论监督的法规不够健全,舆论监督的公正客观性缺乏监督等。为此,我们要加快改革和完善舆论监督体制的步伐,把反腐败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加大新闻媒体对反腐败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王梅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3):354-357
舆论来自于公众 ,是人类社会的自在主体 ,能形成强大的群体力量。舆论本身具有“道义”力量的价值评价 ,舆论的背后潜藏着公众对社会价值尺度和运行方向的内在要求。舆论监督是社会正义的象征。批评社会的不平等 ,追求社会公正 ,只是舆论监督的一个现实目标 ,它在根本上是人类为了追求社会均衡、社会发展而设的价值前提。舆论监督的意义在于人以这种方式向自己提出了一种为之奋斗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互动——以"邓玉娇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邓玉娇案”为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使得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周立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77-81
舆论监督作为“第四种权力” ,对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法制不是很完善的状况下 ,该文主要通过对舆论监督概念的描述 ,分析当前舆论监督所面临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几点思考 :即在舆论监督中应注重导向性原则、应充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新闻媒介也应加强自身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5.
李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8-80
从世界首台计算机研制成功至今,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已经被网络化,而网络媒体更是以其独有的优势迅速占据传播渠道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媒体。在此种趋势之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不可小觑,为了使之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便需要明确其特点,将其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徐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本文以1950年以来中共中央文件和党的领导人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涉舆论监督的话语为分析文本,对作为国家政治话语的舆论监督及其意义演变和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舆论监督在国家政治话语中经历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协商对话、权力监督、民主政治权利这四种话语类型的演变。从初期作为一种改进工作和防止官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到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民主政治权利,舆论监督的所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下国家政治话语对舆论监督的意义建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舆论监督具有广阔的学术话语空间和新闻实践话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简析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蕊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58-60
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公众的高度重视,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倾向对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也或深或浅地产生影响,从新闻界内部来看,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记者自身的道德修养、角色定位及新闻"商业化"的趋势等方面的因素。维护司法独立和公正,仍需新闻界和法律界共同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问云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76-78,81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这些偏差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该文就新闻舆论监督坚持党性原则、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监督的范围及立法等四个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实施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舆论监督时代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睿姝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97-98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介载体的变革,中国的舆论监督实际经历着前、中、后三个时期。本文试图梳理历史脉络,对三个时期的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