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清末女学     
中国正规的女校出现于清朝末年.它的出现提高了中国女性的文化素质,为女性参与社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受传统和时代的限制,清末女学的产生并不能使广大中国女性走向独立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论清末女学     
中国正规的女校出现于清朝末年。它的出现提高了中国女性的文化素质 ,为女性参与社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受传统和时代的限制 ,清末女学的产生并不能使广大中国女性走向独立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论清末专利     
清末实行的专利是近代中国从经济、制度领域模仿西方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其专利运行过程中,申请专利的物品是否获得批准,以及其独享专利的年限,一直是清末专利存在的重要问题。此外,清末各界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潮流,对外国专利进行了详细介绍,清政府为此制定专利章程,设立商部,以确保专利的正常运行;但在其具体实行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清末的舆论对此作了大量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清末体育热问题是学界研究的缺失所在。清末舆论界对体育的注重,体现在强调国民体育、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女子体育及体育的必要性四方面。与舆论界注重体育相对应的是,清末各地掀起了兴办体育的热潮,这体现在政府倡导、体育会的设立、学堂体育的发展三个方面。清末体育热的出现,与当时亡国灭种的危殆局势息息相关,国人强国愿望强烈,并试图借助尚武手段,一改东亚病夫的形象;因此,体育承载了救亡图存的重责。清末我国形成体育热的外来影响,在于西方与日本的榜样示范,这可从倡导体育者以西方、日本重体育为例;此外,舆论界还出现了一些西方、日本体育方面的介绍甚至研究。内因——强国、尚武的促动,外因——西方及日本的榜示。两者之外,健康的需要对清末我国体育热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的校友会在近代中国影响甚巨,然而学界相关研究极其匮乏。校友会产生于近代新式教育的基础上,数目繁多,类别丰富。因其具备相形严密的运作机制,加之其开展的众多活动颇引人兴趣,使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校友会会员面对外国侵略时表现出的强烈爱国情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官运局作为清末盐政运销体系中的重要机构,学界对之缺乏深入研究。官运局是省一级的盐政机构,其机构设置以全省盐务总局为中心扩散至地方,采取官运商销模式管理盐政。其设立酝酿于山东,光绪三年正式成立于四川,在四川总督丁宝桢的管理整顿之下颇有成效。光绪三十四年起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办理盐务官运。吉林采取官运商销之法,黑龙江则商销与官销并行。其他省区也有官运设局办理之法。官运局对清末盐政改革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确保百姓食盐供应、增加赋税收入和疏通河运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如捐局林立、官商勾结中饱私囊等弊端。  相似文献   

8.
论清末民初联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代初联省自治思潮和运动是清末民初联邦思想潜滋暗长的结果.联邦思想是清末部分资产阶级人士为将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而在国家结构问题上所作的构想.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物,联邦思想在当时具备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化大转型的时期,在文学领域,也经历了旧形式磨灭、新形式伴随着新文化诞生的历程,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清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归纳文化发展的代谢规律。武侠小说作为汉语叙事文学的一个独特品类,是在清末民初"产生"的。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经...  相似文献   

10.
清末裁驿问题是我国交通事业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此,当时舆论争论纷纭,而直接关涉此中的主要是邮传部和陆军部,两大职能部门表面上的裁、存之争的背后,掩藏着的是利益驱动。在今天看来,清末裁驿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于交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相关部门的利益平衡则是制约裁驿进程的关键因素,我们从邮传部与陆军部的折冲中即可洞悉端倪。  相似文献   

11.
晚清农业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的“精耕细作”的“经验”农学向现代实验农学的过渡,它是农业各个方面综合变化的历史过程。首先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其次是近代农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再次是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确立。上述三个方面标志着晚清农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末的商事立法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非常丰富。清代的商事立法具有照搬西方立法成果、脱离国情、应急和承前启后等特点,清末的商事立法还未来得及实施,清王朝便灭亡了,因此,它并未发挥实际效应,但这些立法成果是此后中国商事立法的基础,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的清末官制改革是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摆脱内外交困的状况,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在“大权统一于朝廷”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官僚机构的改革,由于清朝统治者不肯放松手中的权力,其机构的设置与官员的任用都紧紧围绕着加固皇权进行,改革未触及实质,失败势所必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行癸卯学制,创建了纵有阶段、横有类别、独立设置的近代中国师范教育体系,构建了中国师范教育相对完整的框架与基本格局。为吸引、鼓励人们学习师范、乐于从教,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清末实行师范毕业生效力义务与奖励相结合政策。清政府先后多次派人赴日本考察教育,大规模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聘请日本教习来华任教,将军国民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使近代早期师范教育具有仿日性质。  相似文献   

15.
16.
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体现出来的新的小说观念,从下面五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新型短篇小说的崛起;二、多姿多彩的新型短篇小说;三、清末民初风云录;四、鲁迅、叶圣陶、罗韦士等人的社会人生小说;五、艺术手法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清帝国腐朽不堪和民初社会曙光未现的背景上,昆剧作者在创作中表现了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然而,对未来又信心不足,剧作流露出浓郁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由于多数剧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昆剧创作当作思想宣传的一种手段,因此,说教大于形象。又因为他们缺乏舞台经验,故不遵守昆剧规矩、言语晦涩、情节平直,成了许多新剧目的通病。但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总的说,清末民初的昆剧创作,使更多的观众对昆剧失去了信心,加速了昆剧的衰败。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改革之前,中国司法与行政权合一,并附属于皇权。到了清末,这种传统的司法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始致力于司法独立的现代转型。本文通过对清末前后司法特征的对比描述,展现清末司法转型的历史进程,以期为现今的法制变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的"哀情小说"因其文化色彩的复杂性,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概要描述清末民初哀情小说创作的基础上,探讨哀情小说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有利于确立哀情小说独特的历史位置和独具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清末的社会性情感小说是言情小说的一种,但因它对“情”描写的缺乏和说教意味的浓厚,所以它又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言情小说。清末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清末社会性情感小说形成了“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这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这种写作模式的流行时间虽然较短,但对中国小说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现代爱情小说的发展进行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