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十年来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末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社会史研究在国内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至今方兴未艾。相关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史的研究空间,丰富了历史、认识视角。本文主要从水利社会史的概念界定、研究范式转换、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可能的拓展空间等几个方面展开梳理,希冀对学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具体表现为 :在文献史料方面 ,一则史料建设不够 ,二则对待史料态度不严谨 ;研究者自身知识面较窄 ,学风不踏实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研究内容涉及面不全 ,过于琐碎 ;与其它学科交叉融汇的较少 ;缺乏自由的学术争鸣环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宋代社会史研究走过的百余年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起步与开拓阶段,不但开辟了若干领域,而且已经尝试理论分析,出现整体史研究的倾向;曲折与停滞阶段,则强调理论,流行宏大叙事范式,但研究范围收窄,两岸研究出现明显差异;复兴与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方法逐渐更新;走向繁荣阶段,随着理论与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社会史视角与传统领域相结合,研究问题不断细化,取得大量具体成果。不同时期宋代社会史研究的特点,为学术研究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社会史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门专史,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史、近代社会史的接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的当代中国史研究中,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占据了研究主流,研究时段大多停留在1949年前。中国的巨变,不仅反映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日渐强大的国防和外交领域,更实实在在地反映在社会领域。如何构建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框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涉及面广、内容多,但核心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社会建设和社会变迁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张社会史研究中的"通史论"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纵横"说,即通过从纵横两方面研究社会史,把社会史研究雕琢成一"透明的立方体"并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其为人类服务所用。  相似文献   

6.
20年来国内明清水利社会史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将水利与地方民众生活、社会结构及权力体系等方面相结合的水利社会史研究开始兴起。回顾20年来这一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具体梳理,揭示国内学者对明清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关注焦点、研究层次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80年代以来重新成为热,大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不应是简单的循环回归,仍纠缠在资料堆积、陈旧史观、琐细描述等弊病里,而应具有新时代的特色,真正适应和贴近社会的需要,产生以思想启蒙为主旨的社会效应与学术价值,突破社会史本身兜圈子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领域,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尤为薄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秘密社会研究》一书在研究内容、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史料运用等方面均不乏创新之处,是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的力作,也说明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史在这一时期复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等方面逐步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学派化趋势。"华南学派"深深扎根历史人类学之中,并开始跨区域研究;"华北学派"以北京、南开学术群体为代表,逐渐多元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且团队合作优势明显;"新社会史"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步扩大在社会史学界的影响力。各学术团体及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分化与整合,这不仅推动着该研究领域不断细化、深化,也推动着该领域的重新定向。  相似文献   

10.
明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时期。经历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历史层累相因,发展变异,传统社会的典章制度、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至此多臻成熟,社会经济总量亦庞大可观,或呈纷繁复杂面貌。各自来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期 ,国内学者即已涉猎明代社会史的研究 ,但所研究的领域十分狭窄 ,成果贫乏。 50— 60年代 ,由于某些客观原因 ,国内学者的研究没有正常开展。 80年代以后 ,明代社会史的研究逐步展开 ,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进入 90年代 ,明代社会史的研究蓬勃发展 ,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其中 ,明代人口问题、里甲制度问题、乡绅与缙绅问题、社会结构问题、社会生活问题、宗族与家族问题、徽州社会问题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 ,有的还填补了空白。对 2 0世纪明代社会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 ,必将促进其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史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期而兴起,适应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国情的需要而日益兴旺,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最快、最为兴旺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史学当中生命力强劲、创新性最高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的博士论文与其接续发表的《科学与社会秩序》《科学的规范结构》形成了默顿主义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将科学由传统上看作是一种知识进而看做是一种社会体制,呈现出从作为一种知识的科学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到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科学的内部规范的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路径对于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的深入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灾害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学界对灾荒史的研究兴趣日见浓厚,成果颇多。适时回顾和反思灾荒史的研究途径,探究在新情况下如何全面深入推动灾荒史研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试从目前灾荒史研究的三种路径出发,提出在社会史的视野下,结合各类民间资料与田野调查结果,力求在长时段视角下拓宽研究领域,以丰富我国灾荒史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学界通常将魏夫特的"治水社会"理论和日本学界的"水利共同体"理论作为中国水利社会史的学术源头.但事实上,水利社会史的学术源流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人文地理学,随后兴起的法国年鉴学派也受其影响颇深.这一传统持续影响到近年来由蓝克利、魏丕信等法国学者对中国山陕民间水利问题的研究.文章以山西为例,提出了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和体系.  相似文献   

16.
水利兼衔制度是清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水利职官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清代水利发展、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产生了较大作用。本文从水利兼衔与水利职官的变革,清代水利兼衔的职官的范围与层级、时空演进,兼水利衔官员的职责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运河的畅通对于南北交通路线的开辟、沿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物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深入地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状况,运河史或运河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样,对运河区域社会史的的研究,也离不开基于运河史或运河文化视野的整体观照。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王云教授《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变迁》)一书,在运河文化与区域社会史的交叉研究方面用力颇深,成为运河文化研究和区域社会史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一部学…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北由富庶到衰败的历史变化研究甚少,汪汉忠的《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该著作不仅以新的视野研究了苏北地区兴衰的地方史而且通过当时社会救济、灾荒防治等政策的研究使社会史学研究有了新的面貌,即灾害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政府及社会的灾荒政策问题,都有精到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水利文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水利文化的定义入手,阐述了水利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中国水利文化史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水利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存在多种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发生结构性变迁。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局着眼,通过分析百年宏观国情演变和水利发展需求变迁,可将中国百年水利进程划分为五大时期和七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的20年,水利改革发展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为加剧了水利发展的供求差距。1998年的大水灾促使治水思路的历史性转变,之后的十几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但是中国水利基础薄弱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改变,目前依然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与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水利发展步入新时期。未来十几年中国水利发展仍然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要在相对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中国水利应当抓住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加快改革、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