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当前高校图书馆中女性馆员所占比例较高是由社会因素、图书馆职业特点和女性自身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女性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已呈现出男性馆员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用宏观的或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女性馆员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其中有社会因素也有女性自身的原因.高校图书馆中的女性只有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高校不断变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女性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图书馆工作中女性馆员自身的生理、心理优势,以及女性馆员在图书馆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化过程中,女性馆员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具备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状况来看,一方面,女性馆员因其自身特点对图书馆工作起作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女性馆员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在图书馆中展示女性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女性工作者现状与素质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图书馆女性工作者的密集程度高至70~85%。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社会大环境实际存在的“女性歧视”或“女性偏见”;高校周围小环境图书馆工作“低层次”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小环境“贤妻良母旺夫”传统理念的更多要求。鉴于图书馆工作者“优秀”男性比例增高将是学科发展与择业观念进步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女性工作者要有职业“危机”意识,爱岗敬业,直面性别差距,加强专业理论与技术素质建设,实现“干事业—理家庭”的职业女性角色超越。  相似文献   

5.
女性在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部分女性图书馆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女性馆员只有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女性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女性角色分析包和平图书馆女性角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角色中的职业女性。按照社会学角色分析的有关理论,社会关系的复杂网络决定了人们在其中必然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女性角色。“不管这种角色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还是文明的标志;是先赋的,还是自致的;是自觉的...  相似文献   

7.
1.图书馆社会地位低影响女性馆员学术地位 高校图书馆尽管以知识、信息、情报倍受世人推崇,但它的社会地位并不理想.近年来,不少老弱病残的女同志被推进图书馆,进一步造成女性馆员总的学识素质偏低,更加降低了女性馆员可以争取学术上较高位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女性馆员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而且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部分女性馆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文章分析了她们的心理困惑,并提出女性馆员如何调整好心态、克服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不断完善自我,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刻板印象及其角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刻板成见以及如何在图书馆新的发展环境下,对自身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女性图书馆人才素质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学术研究能力不强以及女性依赖、自卑心理较强、因而适应市场经济心理素质差的缺失。为此,在图书服务领域,必须建立健全正确的女性用人机制、激发女性人才积极奋发和严格约束的一整套机制。  相似文献   

11.
谢汝朵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4):10-12,93
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关注现实、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的作品。作者凭着他卓越的想象力和极大的温情描绘了卖血这种磨难的人生并由此而产生的悲情。  相似文献   

12.
续范亭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文章认为续范亭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其族兄续桶溪对其成长及前期的革命生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可谓是其革命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3.
徐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14.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訏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訏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文学语言的现代转变上,语言的通俗化转变使文学语言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以此达到启蒙思想的目的;语言的现代化转变增加了文学语言的哲理性和抒情性,使之更为深刻地表现现代人的思想及情感。文学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变影响了徐哥小说的创作,使其小说用大众语言来表达情感,说理语言缜密严谨。徐吾于在离奇诡谲的情节中构建了浪漫传奇的语言形式,在对现实的通俗描写中语言又不乏高雅,建立了雅俗共赏的语言走向。分析文学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变对徐骨小说的影响,对探究徐骨小说的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訏详尽解读了林语堂的矛盾个性,剖析林矛盾的文化内涵,并以个性上的矛盾为视角看林语堂的为人处世。徐訏认为林语堂是一个主观的人,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林的文学创作偏重于表现主观;他看好林的散文不欣赏林的小说,并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徐訏对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外文化交流上的作用有着独到认识与极高评价。徐评在林语堂研究方面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8.
许杰在1975-1976年间写下大量旧体格律悼亡诗词。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家庭生活的追忆,表现知音已逝的孤寂以及无坟可上的凄凉。在艺术表现上,它们具有感情强烈真挚,语言平实素朴,注重细节刻画等特点。这些悼亡作品的写作,首先缘于作者对妻子深切的爱恋和怀念,同时也因为作者当时内外交困、凄清落寞的现实境遇和对妻子所怀有的歉疚之情。  相似文献   

19.
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徐志摩接近了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博爱思想对徐氏产生巨大的精神启迪.徐志摩一生热切地追求人道之爱,但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爱的理想难以实现,对爱的追求也给他带来无尽苦恼,这使他常常求助于上帝,以上帝之言来附会自己的人生体验.其诗文呈现出明显的基督教文化色彩.徐志摩用基督教文化价值观来建构其社会理想,显示了一个现代文人在生命追问历程中的重新认识与思索.  相似文献   

20.
从《野草》的创作时间 ,结合 192 5 - 192 6年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 ,并吸收借鉴已有的有关鲁迅、许广平爱情生活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野草》是鲁迅用象征笔法记录自己在恋爱过程中思想流动、感情激荡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