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刘锦荣 《职业》2011,(8):155-155
《机械制图》是一门机电专业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的综合能力,即将立体的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再把平面图想象成立体的零件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熟练自如地在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之间转换。  相似文献   

2.
孙喜兵 《职业》2014,(24):116-116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虚拟模型,不仅能生动地展示零部件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而且对于机构的演示能够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互动性强,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一、职业院校制图教学面临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制图课程是职业院校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空间立体与平面表达相互转化的问题.由于课程内容抽象,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公认的最难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想象不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形状.教材中虽然有部分立体图形,教研室也有部分制图模型,但立体感不强,缺乏立体的形成过程,而且模型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制图教学改革的需要.将三维绘图软件UG引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姚洁 《职业》2011,(3):29-30
《机械制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能够把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平面又转化为立体,而且各部分知识是循序渐进的。这就需要学生在了解了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国内外常用的三种选址方法——最小费用法、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不确定性因素决策法,并借鉴线段法及专家法等分析方法,提出建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维立体模型来确定污水处理厂选址方案优劣的新思路。同时,阐述了如何建模及运用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以黑板演示为主,辅以挂图、模型、投影等静态教学手段,一般以教师为主,缺乏互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枯燥无味,缺乏空间概念,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相似文献   

7.
刘敏 《职业》2012,(6):15-16
技工学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时出现的瓶颈问题是空间想象能力不强,不能形成图-物、物-图之间的联系,而要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利用模型教学是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模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直观形象的制作、组装模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用UG、CAD等软件和现代教学设备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胜任力模型是描述在组织中一个优秀员工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格特点的特殊组合,已经被广泛用于刻画企业需要怎样的高绩效的人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在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中一度消失,今天重新回到招生目录,恢复后的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等培养模式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胜任力模型来构建适应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核心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培养人才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李泉慧  王志杰 《职业》2018,(5):55-56
职业素养训练是一个立体模型。技工院校职业素养训练应该重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在活动中提高职业素养,从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能力三个维度着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里到外,由浅入深,由基本训练、拓展训练到提升训练,呈梯度提升,构成职业素养训练的三个梯度。  相似文献   

10.
朱凤春 《职业》2012,(8):52-53
机械制图课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中机械、机电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技术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基础。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画图和读图能力,尤其是读图能力。为什么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其一,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生产图样大都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信息技术在中职课堂领域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大量信息技术的使用还仅局限于展示学科知识和增加课堂知识容量等方面,在知识体系的建构、思维的辨析等方面的深层次应用较少。本文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知识表达的知识可视化、语义情境化、思维结构化、认识情感化“四化”模型为基础,分析中职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出注意事项,以期打造现代、高效、灵动的中职课堂。  相似文献   

12.
凤儿 《女性天地》2014,(6):22-23
3D打印机是一种新型的打印机器,它可以打印出立体模型。有人说。给它足够的材料,就可以打印出你想要的东西。的确,它的应用领域超乎想象,有时甚至可以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3.
优化中高职衔接的顶层设计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根本保障,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建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在职业能力素质模型视域下探讨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等衔接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制图》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十分重要。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机械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三个方面探讨了机械制图的教学特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职业能力的界定和构建是问题的核心。文章以财经专业为例,提出了职业能力1311模型,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蒋信宝 《职业》2016,(14):145-147
本文介绍利用Creo Parametric软件强大的三维造型功能以及eDrawings实时动态观察、标注评述、截切等功能来实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型三维立体动画库的开发与应用,为机械制图课程任课教师提供一种快速制作三维动画教学课件,并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高校采用的辅导员制、专业导师制和辅导员助理制(学长制)三种管理模式的各自特点,结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的实际,探索构建了立体复合型学生管理模式,并探讨了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目前,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突出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某些教学内容过深,与职业能力缺乏联系:二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弱,不易将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对应起来,学习课程较困难.  相似文献   

19.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潜能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和立体概念,中职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很吃力,对很简单的问题掌握起来也有难度.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经常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进而抱怨学生智商低,立体概念差,接受能力慢,在课堂上讲话、接话、谈论游戏等.  相似文献   

20.
笔者的研究沿循单中心城市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大型文化设施作为区域的中心.有别于空间经济的大尺度研究,研究从微观尺度探究了天津文化中心建设后对其周边土地价值影响的空间外溢特征.研究表明:天津文化中心在2012年~2015年对其周边土地价值的引力作用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且在空间上天津文化中心对周边土地价值的影响力与距其的距离成幂函数反向关系;研究所构建的引力模型、 城市密度及区域增长模型,在微观尺度上评价区域的空间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为单中心城市结构的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