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当今电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作为文化观念的载体具有建构价值观的作用。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在于不同阶层的各种观念能在同处的社会语境中形成交往互动的局面,这样,文化作为生活经验的正常反映才能启示生活并维系、推动社会文明。而一旦文化观念的交往平台因强势文化的干预而出现倾斜,就会造成文化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分裂状态,导致文化生产脱离现实语境的情形。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环境与观念的描述,指出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电影对现实矛盾所做的想象性缝合,不仅遮蔽了生活经验,使文化对生活的启示功能削弱,甚至也造成文化与生活的错位。只有使影像符号的能指策… 相似文献
2.
好莱坞电影在青年群体中关注度非常高,它的各种形式结构都与美国历来倡导的意识形态有着复杂微妙的关联,背后是精心的设计与布局,是美国政府和幕后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我们对此要保持警惕,因为它对当代青年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新时代人民大众的物质丰富之后,中国的广大青年们也需要在意识形态上更加... 相似文献
3.
左翼电影文本指左翼作家及其同路人参与制作的进步电影。为了实现其意识形态话语,左翼电影采取了一系列的话语建构策略:采用暴露性的策略直接宣扬阶级意识与民族解放斗争;通过探索女性命运来达到社会批判或者意识形态规劝的目的;以电影歌曲来传达政治观念。但左翼电影在建构其意识形态观念时也遇到了诸多的现实困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语境外,与左翼作家本身的唯物机械论、庸俗社会学的左倾观念有着重要关系。政治上的急功近利使得大部分左翼电影颠倒了艺术与政治功用的关系,忽视了电影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影表现方法与传播过程两个角度,分析了从受众视角看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向,认为从表现方法来看,声音画面等因素从故弄玄虚到内容关联,镜头剪辑上从因循守旧到合理技巧,包装上从单调乏味到个性创意;同时,在电影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开发阶段、制作阶段、营销阶段,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法刚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4):113-118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汇入全球化激流的大背景下,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深入,对票房经济的专注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对启蒙话语的理论分析。基于此,从异质空间中的文化反思、历史事件中的艺术揭密两个方面梳理启蒙话语在影片中的存在形态,指出此类影片票房不济、表达不清的原因,提出以感性启蒙吸引电影观众、以自启蒙抵御被启蒙,同时以“对话共享”而非“独语垄断”的文化立场参与影片价值观的表达,为中国电影文化“站起来”“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角度考察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矛盾与必要性,并运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进行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三个阶段,它们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三个代表论”。通过这一历史考察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特点与意识形态转型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试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刘子建近代以来,美国不断扩大其在华权益。1898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侵华权益的斗争十分激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和“利益均等”原则,以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权益。这一政策得到列强的认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列强侵华... 相似文献
8.
肖春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3):100-104
自20世纪末以降“后技术时代”肇始,美国技术电影渐次呈现自我悖反的发展范式:一方面不断推进“技术化”,“前置”创新技术,追求观影体验“陌生化”;另一方面影片所操持的“意识形态腹术语”表面看来歧义丛生,撕碎暗箱秘密咬合的齿轮,便可窥见电影文本所呈现的诸多症候性因素赫然指向“技术异化”甚或“反技术”。技术作为美国电影“常数”在新世纪萦绕的“二项对立式”———崇拜和否定,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在新时期遭遇之新倾向。在观影体验“陌生化”和电影“文学性”诉求的互交中发轫的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动态自洽之产物,也是其实践对当代性进行影像书写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9.
9·11以来,美国始终将和平演变作为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战略的指导思想,奉行坚决反共、全面渗透、主动干涉、充分利用和适度克制的工作原则,采取了多种输出方式,呈现出和平演变与非和平打压、外部影响和内部渗透、政府牵头与多方参与、美国领导与盟国配合等多措并举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部分人价值观西方化、极少数人成为西方代理人、国家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有所松动、西方基督教影响有蔓延扩大趋势等后果。 相似文献
10.
11.
抗战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现阶段有关抗战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战文化本体、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区域战时文化、战时社会思潮与学术、战时文艺、战时教育与文化名人、抗战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等多个方面。回顾这些成果,有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推动抗战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王春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4):40-41,73
在冷战形成中 ,固然美苏国家利益相悖是根本原因 ,但意识形态的对峙 ,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美苏利用意识形态 ,扩大、巩固自己的阵营 ,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 ,并把它作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同时由于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 ,阻碍了正常交流 ,加剧了双方的猜疑和不信任 ,加速了冷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张洪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25-40
香港粤语本承接广州话而来 ,在语音方面和广州粤语无别。 2 0世纪中期学者对香港粤音的描述 ,和袁家骅 (196 0 )记录的广州话音系完全相同。不过近年香港粤语有了许多新发展 ,年轻一代说话皆语带懒音 ,乍听起来 ,恍如别一种方言。这种音变对有心正音的人士来说 ,触耳惊心。其牵涉之广 ,进行之速 ,实在值得大书特书。本文试从声韵调三方面研究香港粤语百年来的转变 ,从而描述近日香港粤语中形成的一个新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4.
黄鸣奋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39
如何处理形而上("道")和形而下("器")之矛盾,是数码游戏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它表现在游戏产品哲学化和实用化的不同要求、游戏观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不同定位、游戏开发文化与技术的不同约束等方面。21世纪西方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孟子学研究颇获海内外学者重视。以往的研究方法有:“内在研究”集中在性善论、身心关系论、知言养气论等三大议题之上,采取一种“即心言心”的进路,将孟子的“心”视为具有“自我立法”能力的、自给自足的、具有自主性的“道德主体”,肯定“心”之独立自主性,对孟子思想的历史与文化的脉络性掌握,常有未达之憾;“外在研究”注重在历史文化脉络中解读孟子学的内涵,将孟子思想置于政治与历史的具体情境之中考察,使孟子学中的诸多概念或理念,取得了鲜活的具体感,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潜藏着某种未经明言的人性论预设:认为人是在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创造历史、进行思考活动,人不是遗世而独立的山林逸士,将孟子“脉络化”于历史情境中的研究进路,推至极端,就有所蔽。未来的孟子学研究必须“内”“外”兼顾,得其全貌。三个可能的研究新方向是:孟子思想中的身心关系论与修养工夫论;东亚孟子学的发展及其思想的同调与异趣;全球化时代孟子思想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新的世纪里 ,中国农业将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知识化、市场化、生态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这一发展新动向表明 ,基因农业、生态农业、白色农业、海洋农业、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网上农业、太空农业、精准农业和优质农业将是 2 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外语教育的改革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与深化,中国外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外语政策与体制的深入改革势在必行。中国外语教育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契机中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已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体制与结构,但问题犹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庄子文艺思想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不是专门讨论文艺的著作,《庄子》一书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对后世中国文艺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文学批评”这一学科形成并得到极大发展的二十世纪,以中西比较的意识和方法,从美学、文论的角度来研究庄子,就成为二十世纪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学术界的一大热点。而今,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望庄子文艺思想研究的百年历程,考较其得失,也许会对当下的中国文论研究和庄子美学意义的继续彰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小彬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25(1):8-13
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工作50年的历史经验为基础和内蕴的,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四个发展环节,是被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胜利证明了的正确方针,是党在西藏如何走向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长期探索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