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蔡曙山 《学术界》2001,(1):16-27
本文回顾百年哲学最重大的变革语言转向,分析语言转向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语言转向后哲学、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阐明数字化是语言转向在当前新的表现形式,提醒哲学家要充分关注数字化引起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由以语言作为工具研究客体与主体转向了连接二者的媒介--语言,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的认知与心智,并最终实现"人类理解"的目标,这也是指导与引领当代语言学各项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的嬗变而言,"语言转向"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话题,但目前我国学界对于该概念的认识却是含糊不清的。事实上,这一时期西方文论中发生的"语言转向"包括两方面——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二者在知识背景、理论旨趣上的有着显著区别,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向重在审美的语言形式,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注重语言活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哲学开始了"语言的转向"."语言的转向"在20世纪初由分析哲学的研究为肇端.分析哲学对语言意义和语言结构研究的许多理论已成为语言学中语义学、语用学和句法学的重要内容或哲学基础.正因为分析哲学对语言学的巨大影响,现代语言学才能在20世纪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语言哲学是西方哲学家力求通过语言研究而解决哲学问题所产生的哲学研究流派。语言哲学的研究路线主要以逻辑实证主义、生成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来开展的,语言是建构人的行为含义及社会现实含义的重要工具,哲学本质的探索理所应当在语言的大环境中寻找。但在随后的进程中,思维范式的转换迅速启动,这种范式的转换主要表现为一种由个体自我的基点向交互主体的互动关系、由意识哲学范式向语言哲学范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哲学领域里,研究的轨道转向了语言学。“语言哲学”卷起了一股狂潮,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在这股狂潮中,许多哲学家成为了语用学的“台柱子”。他们大谈语言并不是在脱离本行,事实上,正是哲学的促进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也正是哲学界的繁荣激励着语用学成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西哲的发展史出发,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例,探究语用学的哲学底蕴,以试唤醒语用学研究的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以语言作为思考的对象,哲学的关注必然涉及到语言学一般原理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家从哲学视角对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中包括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等等,为普通语言学系统的建构提供了最早的理论源头,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语言哲学研究目前正成为国内外语语言学界的一个主要研究趋势.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其中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一、哲学的语言转向、语言哲学的具体研究内容的问题;二、西方语言哲学终结观与当前国内外语界的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问题;三、哲学的语言学化和语言的哲学化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从整体上了解当前外语界语言哲学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学术名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三十年,但学者们对隐喻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却是见仁见智。而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视角探讨隐喻,能够关注不同时代语言哲学家们的隐喻观。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一直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宣告了传统同一性辩证法理论的终结.柏拉图"思辨辩证法"的道路已经被证明此路不通,我们必须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返回到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对话辩证法".语言哲学发生的语义学向语用学的转向为辩证法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契机,辩证法的语言学转向并不是语义学的转向,在本质上是一种语用学的转向.这种转向的内涵就是"对话"作为一种以言行事行为,在一种完成行为式立场上,通过语言游戏,最终达到商谈共识,从而实现团结的目的.因此,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具有双重的意蕴,在语言哲学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对话辩证法,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团结理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作为一种"对话辩证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辩证法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1.
韩礼德是当代世界杰出的语言哲学家,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他的语言学框架影响遍及欧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等世界语言学界。学界对韩礼德语言观研究不乏,但对其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鲜有研究。本文从历史唯物论、社会实践论和辩证统一论三个测评维度,以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为学术参照,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的本质属性以及语言的研究方法等三个层面,对韩礼德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做出阐释,以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并力图据此拓展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与乾嘉学术有着内在联系的龚自珍则是促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龚自珍将历史演进观念引入"语言哲学"的思考之中,对乾嘉以来的透过本字、本义研究而把握上古历史真相的历史还原主义思想提出了质疑;以"众人创造文字、语言"的新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圣人创造历史的观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他坚持循名以责实的观点,就语言与思想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用“语言学转向”不足以概括,它事实上是一种描述论转向。语言学转向是描述论转向的语言哲学表现。描述论转向是从对对象的认识的反思转向对对象的描述的反思;从追问对象是什么转向追问我们关于对象的描述是什么。语言学转向和描述论转向所车转的是同一个方向,但是它们的具体致思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
梅洛-庞蒂关于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不仅在现象学运动中、而且在整个语言学转向中都具有其价值.这种语言哲学的出发点是知觉和经验,身体意向性构成为一切表达的基础.当然,它并不只是把语言看作为生存现象的一个方面,而是从文化的继承与刨新的角度进行更为广泛的探讨.这种语言哲学表现为生存现象描述与形式结构分析的过渡环节,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含混的散文诗学.  相似文献   

15.
试论罗蒂的元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所有关心哲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去阅读罗蒂的著作更为发人深省的了。在他那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对语言哲学的怀疑,而且还可以看到对认识论哲学的批判以及对整个传统哲学的治疗。一、发现与建议罗蒂是初是作为《语言学转向》(1967)这一文集的编者而闻名于世的。这本文集编辑的是过去30多年中语言哲学家看待哲学的各种方式。罗蒂为这本文集写了名为“语言哲学的元哲学困难”的长篇绪言,其用意在于去揭示“语言学转向”(thelingusticturn)的实质以及语言哲学家捍卫他们的哲学概念时所面临的问题。正是通过这篇…  相似文献   

16.
论法学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的语言转向促成了法学的语言转向。语言转向的方法、途径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法律离不开语言,法律就是语言!法学与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法的条文只有在语言的应用中才有意义,才是活的;法的机构只有人用语言进行法的活动才是活的,才有意义。实施权力、公正和正义,非公正和非正义的机制是语言互动的细节。因此,要治法,需先治语言;要从事法学研究,需学好语言学。  相似文献   

17.
语言转向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转向"的核心意义在于坚持哲学之为概念考察,以抵抗把哲学转变为伪实证科学的倾向.然而,这一努力被广泛理解为应将哲学问题视作语言问题,引使人们把哲学混淆于语言学和语义学.本文通过明确哲学的反身性质,划清哲学和语言学、语义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生命意义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的,并为西方哲学和神学强烈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探讨当代语言哲学家A.J.艾耶尔、K·尼尔森、S.托尔悯等人的理论,考察了语言哲学家们对生命意义的语言分析,希望通过这一语言分析的实例,更进一步体认语言哲学的方法及其它对哲学进步给予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库恩:不情愿的革命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兵  徐小钦 《兰州学刊》2005,(5):110-112
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面对各种责难和误读,库恩试图从语言学角度阐述自己的哲学意图.但是这种语言学转向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它导致了一个更为保守的库恩出现.  相似文献   

20.
何兵  徐小钦 《兰州学刊》2005,(5):110-112,109
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面对各种责难和误读,库恩试图从语言学角度阐述自己的哲学意图.但是这种语言学转向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它导致了一个更为保守的库恩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