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2.
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3.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4.
从涵化理论的认知模型、涵化理论的长期效应及"共振"假说分析媒介暴力塑造青少年认知的内在发生过程,发现媒介暴力涵化的背景、心理效能及其推动力。提出减少媒介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策略:了解媒介的内部运行机制,辨别媒介的真实性,动手制作MV短片。  相似文献   

5.
从和谐文化视角看媒介品格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和谐价值与和谐精神主导下的社会文化模式,和谐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具有积极意义。媒介组织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机构,是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谨从和谐文化建设的背景中展开媒介责任与品格的探讨,提出一些切实的应对措施,并籍此提升媒介的社会品格,使其能在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网络这个现代社会“第四媒体”的文化特质,阐述了其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根据网络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倡导青少年在有利的网络文化引导下完成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媒介环境学派从媒介史的视角,分析书籍的文字符号、物质载体和复制方式的特征及其演变,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书籍的文化取向及其对人的影响。印刷书籍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中介力量,但印刷术对西方的影响不同于对中国的影响。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中,印刷书籍所代表的文化具有平衡媒介环境的价值。这些观点对综合考察中国书籍史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费瑟斯通看来,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说就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具有后现代特性,在消费社会,日常生活具有审美特性,影像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媒介人成为新审美生活方式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英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本文从词汇的更新和演变、词汇的 心理联想以及词汇的借用现象这三方面来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词汇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生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产生于大学校园,体现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如何学习贯彻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因为文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各个层次,笔者仅结合镇江的一些情况谈几个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实验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讨论经济成本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经济成本因素与技术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而社会文化层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则会显著提升居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地调节了经济成本因素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的关系。以上分析对理解我国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乃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发意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网络语境中媒介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以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为自变量,社会认同为因变量,自我概念与群际识别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网络语境中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分别通过自我概念及群际识别的中介作用,对用户社会认同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语义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最大,表象沉浸次之,情景沉浸最小;(3)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在用户的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该研究结论,可对媒介沉浸类型进行甄别和分类,从而实现网络空间的差异化监管、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以现代化为价值引领,努力办好优质均衡富有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教育已成为全面助推乡村教育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使命。步入“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应以乡土性、全面性与共融性价值作为逻辑起点,秉持守望乡土文化、构筑生命共同体、形塑治理生态圈的实践逻辑。努力打造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乡村教育现代化愿景的实现,应统筹规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布局,以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传承乡土文化等方式来实现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和谐共生,从而解决乡村学校在发展中陷入的“割裂、疏离和悬浮”困境。树立本土化培养的治理目标,增强实用性培养的治理内容和深化协同性培养的治理方式有利于实现乡村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善政与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共识。在公共新闻事业的驱策之下,媒体问政成为“公共善治”的重要代议平台,其中电视问政最具典型性、仪式性、场景性和参与性。南宁电视台《向人民承诺》是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典型代表。电视问政顺应了媒介社会功能的转型:它脱胎于传统客观性新闻,内生于公共新闻,又体现了建设性新闻的诸多特点,从舆论监督功能到民主促进功能再到建设功能,既有所囊括,又有所超越。在注意力分散的智媒时代,以长视频节目形态“在场”的电视问政当前面临着观众离场、平台转场、节目融场的困境与挑战。在未来发展上,电视问政应向网络问政学习并与之融会,在新闻建设性等方面作出调整,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拓展意见表达的空间;在公共生活的对话与协商中,促进公众参与,拓宽民主广度,以充分实现其作为“公共善治”代议平台、政民互动渠道、政府协商途径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