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振 《社区》2010,(16):23-23
近年来,福建省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大力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加快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小区智能化和家庭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孙刚 《社区》2003,(23):6-7
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经营社区工作是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提高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强有力的手段。抓好这两项工作,事关广大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王自兴 《社区》2012,(15):19
为解决长期困扰和阻碍郑州市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2011年10月,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郑州市"社区建设年"工作方案》,重点开展社区综合用房建设、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精品示范社区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着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通过对无锡社区党建工作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发现当前社区党建网络化建设已经展开,但存在着开发不足、推广缓慢、管理薄弱、功能贫乏以及网络使用者能力较低等问题.推进社区党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明确社区党建网络化发展的原则和步骤,并采取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提高素养、谋求合作等具体措施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6,(15):27-27
某社区工作者来信询问: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非常关注,国家关于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总体目标是什么?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什么要求? 答: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环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采取窗口服务、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等形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王自兴 《社区》2012,(22):19-19
为解决长期困扰和阻碍郑州市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2011年10月,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郑州市“社区建设年”工作方案》,重点开展社区综合用房建设、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打追精品示范社区等工作,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提出,人们对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对信息技术较为敏锐的群体,高校作为信息平台较为完善的地方,将智慧社区的管理理念引入并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当在加强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和多部门共建共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高校智慧学生社区信息化、数字化、网格化建设,以利子社区基层学的学生自治.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基于市场规则、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的特点和系统整体的需求,进行分期分层次地系统规划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培育和发展社区文化,挖掘和强化社区功能,发展社区民间团体,培育和支持社区自组织,使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学习;以可行的普及社区信息化制度为保障,各地区应尽快建立可衔接的、可集成升级的、具有层次和梯次的社区教育信息化标准技术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老百姓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让老百姓能享受到丰富而贴心的社区服务,全国各地从1999年开始都相继开展了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化平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口式、一门式的社区行政管理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然而,社区信息化建设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基于市场规则、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的特点和系统整体的需求,进行分期分层次地系统规划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培育和发展社区文化,挖掘和强化社区功能,发展社区民间团体,培育和支持社区白组织,使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学习;以可行的普及社区信息化制度为保障,各地区应尽快建立可衔接的、可集成升级的、具有层次和梯次的社区教育信息化标准技术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11.
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本质上是一个开放演化、利益关联、耦合自洽和情境适应的复杂网络系统。由于供给手段智慧化、供给过程复杂性、个体能力失败和主体关系不确定性,传统由单中心主导的分立、单一和线性供给模式不能对整体网络化供给问题给出有效释义和策应方案,需要引入价值链网络结构治理新范式。从价值链理论出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是适应协同供给的价值链网络结构系统,价值链网络系统理论与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具有内在契合性。价值链网络结构范型下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的内在要求体现在现实问题逻辑、供给价值诉求和主体关系博弈三方面;价值系统表征为克服供给碎片化、提供“三变”供给路径和技术手段嵌入支撑;构建基础体现在良好的社区文化、坚实的网络基础和规范的政治环境。建构多中心价值链网络协同供给模型,需要从管理协同、运作协同以及消费反馈协同三个层面展开施加管控。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同"工业化"不是相互割裂的两个板块.21世纪"中国经济"是缘二者内生机制整合为一之"信息工业化".在这一大背景下之中国企业管理,其基本管理模式、管理内涵(业态)、运作主线、制度基础、互动模式、组织体制、企业文化、营销管理、R&D管理等方面都将引发或正在进行着全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书馆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依据对国外图书馆发展线索以及国内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分析 ,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认为该发展趋势表现为 :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化 ,图书馆发展数字化 ,图书馆分布社区化 ,少儿图书馆扩大化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中国大陆社区建设的几点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通过对社区内涵、社区建设的途径和社区建设的目标的讨论,指出现阶段社区主要存在着参与不足和整合不足问题,解决好社区参与和社区整合的问题是现阶段社区建设的方向。在社区建设中,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两大主要内容,两者联系紧密,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区管理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在落实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体现社区的价值性,反过来会更好地落实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建设具有很强的价值取向,满足人们的生活价值需求,也是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性,呈现出人们生活的共同性和公共性,正是这种共同性和公共性体现出社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社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概念,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但是却存在着不少歧见。“社区”是相对于“单位”和“政府”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社会”和“社团”而言的。“社区服务”包括具有福利性的社区福利服务和具有经营性的社区社会化服务。“社区管理”中必须认真处理好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城镇社区的管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社会建设的纵向发展,加强对小城镇社区的建设及管理创新有着重大意义。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着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混合型的三种基本模式,三种管理模式在社区管理中的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比较分析三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社区建设的特点从社区组织独立性、资金渠道和管理制度与设施三个方面分析小城镇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社区管理人才、拓宽资金渠道、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昆钢镀锌生产线建成投产初期,镀锌板表面出现锌层脱落,严重影响镀锌产品质量.通过对设备,镀锌生产工艺参数、镀锌操作的改进,使锌层脱落数量和比例大幅下降,确保了镀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社会改革的深入,城市社区居委会参与基层管理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由于处于第四层级的工作网络,社区承担了大量上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此外,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管理服务以及居民对社区服务水平的新要求等,对社区建设形成新的挑战,针对新时期社区居委会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区健康管理以健康为中心,目的是改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大健康的前提下,文章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结合现行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分析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在部门协调能力、人才建设、服务规范、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全局性和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社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量社会人从单位脱离以后转移到社区,社会问题和社会利益的焦点都日益汇集到社区层面,社会具有社区化管理的倾向,因此,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区指标体系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和有力工具。在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作者在实地调查了南京市锁金村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符合和谐社区建设的和谐社区指标体系,使其在社区实践中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