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辞与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以语法为基础,语法和修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探讨修辞与语法的关系对修辞和语法教学和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本文所指的“语法”是广义的概念,即语言结构的规律和原则。修辞的现象和规律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结构的现象和规律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语法体系这个术语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客观存在的由词法系统和句法系统综合构成的语法组织规律系统的本身;一种是指语法学家对语法现象所作的系统解说,可称作语法学体系。语法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只有一个。由于语法学家在研究语法现象时,观察的角度、分析的方法和认识的程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对同一语法现象往往会作出不同的认识和分析,这样就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语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无语法学;现在出版的汉语语法学史著作,关于古代语法学的论述,内容单薄,认为古代仅有一些虚词解释、几部虚词专著,基本上无句法分析.其实,在两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典籍里有丰富的语法分析材料,古人发现汉语多个语法(句法)规则,某些分析相当深刻,跟现在的科学语法理论相吻合.今天进行古汉语语法的现代化研究,应该总结、继承古人的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言研究的方法论是一个层级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看,语法分析可以有多种方法。中国现代语法学中语法的多种分析方法都有运用。然而汉语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难以解决,并不在于这些具体的分析技巧,而在于指导这些技巧的方法论原则。在不同的原则下,技巧的运用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当代中国语法学缺少的不是方法之“术”,而是方法论之“道”。汉语语法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以语义和功能作为分析和综合的基本依据,这首先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的形式不是具有高度自足性的纯形式,而是作为内容本体的充实的形式。它总是贴近语义内容,与语义内容契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以三者为研究对象,就分别形成了语言学中的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这三门基础学科。我国研究语言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可能不注重语言组织法则的研究;但在我国的传统语言学中,只列文字、音韵、训诂三门,未列语法学。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也只承认我国古代只有零星的语法观念,而没有语法学,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有过语法研究,它与训诂学同时萌芽,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研究范围和系统,具有古汉语语法学的特色。它以虚词为重点,简明易行,重于应用,与词义学、修辞学、文章学等语文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一种开放型和实用型的研究体系。所以,《马氏文通》出现以前,我国语法学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整理这些遗产,对当前更新汉语语法研究观念,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学是有积极意义的。王力先生在《中国古文法·序》(见《中国古文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曾说:“我认为当时(按:指王先生1927年写《中国古文法》论文时)我反对‘削足适履’、反对‘以英文法为楦’,这个道理还是对的。后来我写《中国文法学初探》,仍然讲这个道理。”在语法研究时应当这样。在评价语法研究时也应当这样。如果用西方语法学的框架去硬套我国的古代语法研究,正如用西医学的  相似文献   

6.
1 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是在引进西学以后才实现的。上一世纪末《马氏文通》的作者搬用拉丁文法的体系和方法,对照汉语的事实加以增删补缀,成就了汉语第一个语法体系。从那以后,汉语语法学在自己的发展中向西方语言理论借用了传统语法、结构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的各种分析方法。可以说,迄今为止,汉语语法分析所使用的方法论,在原则上都是舶来品。汉语语法学史上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争论,都是对这些外来的方法论如何适用于汉语事实的争论。我们很少思考这些外来的方法体系本身的科  相似文献   

7.
语法研究中,人们经常谈到“静态”和“动态”这两个术语。有的主张语法研究应严格区别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要区分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有的认为语法研究中应把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或者说把静态的语法分析和动态的语法分析结合起来;有的提出语法单位应该分为静态单位和动态单位;等等。正确理解和处理语法研究中静态和动态的关系,是语法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性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汉语句型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学的根本任务是要“通过语法分析,分析出全部的汉语句型”,从而揭示汉语的结构规律,“使汉语规范化和语法书更加趋于完善”。可是,从《马氏文通》(1898)以来,“到今天我们语法学界还没有搞清现代汉语究竟有多少个句型”。可见,建立句型系统,是汉语语法学界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南京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朱林清教授是我国较早致力于汉语语法研究史研究的学者之一。四十年来,朱先生专力于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又潜心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从1977年开始,他就开设了语法学史课程,撰写了近三十万字的讲义,至1987年,数易其稿,完成了约三十七万字的(汉语语法研究史}的写作工作。1991年6月,此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付样出版,是我国语法学史开山作之一。该书问世后,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作为重点学术成果被收入由首席顾问吕叔湘、主编李行健编辑的1993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学年鉴〈1992年〉》并以…  相似文献   

10.
以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起步的新时期语法学,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步,汉语语法学史作为一门学问也迅速发展,它探讨汉语语法学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和原因,对语法学史上出现的专题、著作、人物、流派进行评介,借以  相似文献   

11.
试评《西周金文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燮初先生著的《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一书通过精确的统计 ,对金文的语法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描写。该书与《尚书》语法进行共时比较 ,较全面的反映了西周语言的语法规律。但该著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 ,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进行穷尽性研究 ,其次是缺乏“史”的观念 ,历时的比较不够 ,再次是有不少地方以孤证立论 ;在资料运用上 ,没有充分利用古文字研究的成果 ,过分相信第二手材料 ,导致语法分析有误 ,许多例句重见时 ,在引文、标点、译述乃至语法分析等方面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要建立比较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理论体系 ,就应在正确的语言观的指导下重新认识语法学的研究对象。王希杰先生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贯穿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层次 ,并且拓展了语言研究中的“潜”层面 ,从而提出了“大语法学”的全新理论构架。王希杰先生还从语法非系统性的角度把语法理论体系的建构提升到了理性高度 ,在此基础上辩证地建立了科学的动静观。同时 ,王希杰先生还以科学的统一性原则、简单性原则统摄语法学理论体系 ,这些都为21世纪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发展、为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的建构开辟一条宏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汉语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在这五级语言单位中,短语显得特别重要。 一、短语是五级语言单位的中坚 短语在词与句子两级语言单位中,处于中间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词是它的构成材料,它和词又都是单句的构成材料。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  相似文献   

14.
高更生教授的语法学新著《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由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教授作《序》。全书共研讨了9个问题:语法与语法学、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与修改、语素、词类划分、词组、句子分析、超句、句组、文章的语法分析,共41万字。细读全书,受益很大。作者提出并解决了一些语法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和一些语法教学中的问题,有创新精神。我们认为,值得称道的约有以下数点。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提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以来,语言分析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我国也陆续出现了与此有关的一些新学说,如吕叔湘先生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说(见吕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郭绍虞先生的“语法修辞是一家”说(见郭著《汉语语法修辞新探》,朱德熙先生的“结构、语义、表达三平面”说(见朱著《语法答问》),胡裕树、张彬二位先生的“句法、语义、语用三平面”说(见二位先生合写的《句子分析漫谈》),等等。这些新理论、新学说给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向语法学家们请教:“‘语法’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的会说:“‘语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语法本身,一个指语法书。比方说,‘你这话不合语法’,这是指语法本身。又如说,‘这是一本语法’,这是指讲语法的书。”也有的说:“人们有时侯用‘语法’这个名称代表语言的语法构造本身,有时候又用它代表语法学,因此有必要分清这两个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语法”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指语言的“语法规律本身”,它“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二指语法学,它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语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建立是从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开始的,但我国古代对汉语语法的认识还是比较早的,对个别语法现象的论述也出现得比较早。本文介绍一部分产生于《马氏文通》之前而又为后世沿用的语法学术语,通过这些语法学术语发生发展情况,我们既可以看到汉语语法学产生之前存在的零星的语法研究,又可以看到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对前人语法研究的继承。  相似文献   

18.
象声词应该自成一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声词就是摹拟客观事物声音的词。如:啪、轰隆、格登登、唧唧咕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自古就已经产生,有明显的语法特点,应该让它自成一类。但是,从我国早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1898年),到解放前的语法论文和书籍,都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提出了象声词这个术语,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教科书和教师的一般教学,对语法现象的研究几乎都是静态的,这是为了适应练好语法分析基本功的需要。静态的片断分析有其局限性,要想深入揭示语法规律,还需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法是随着语言一起出现的,有了语言就已有语法存在.各民族、各个国家的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语法同样如此.因此,探讨各民族、各个国家的语法,应该是共性、个性兼顾,而以个性为主.一、对于中国传统语法的不同认识关于中国的传统语法,迄今为止有三种认识:一种是认为汉语语法学的开创之作《马氏文通》和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著作《新著国语文法》,形成了汉语语法学的最早传统,标志着汉语传统语法学的建立.[1]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的语法严格说来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传统’.因此说不上中国的传统语法.”[2]另外还有人认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