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芮东水 《职业》2011,(35):49-50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一名合格导游员的职业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2.
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特性,从培养目标出发,切实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加快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  相似文献   

3.
中职语文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对学生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本文论述了中职语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职业” ,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应该具备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内的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学生的职业素质不是凭空产生的 ,职业教育的关键 ,是构建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并遵照这一模式进行教育活动 ,从而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职业素质 ,否则 ,“素质教育”一词就难以落到实处。我国对职业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国外也是近20年的事情 ,因此 ,…  相似文献   

5.
王霞晖  周玉明  黄卫良 《职业》2013,(30):51-5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形成数据,根据调查数据,得到企业最关注的职业素质要素,即专业技能、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企业对大部分学生满意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食品行业职业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创业平台、大学生创新项目、和谐校园、公共选修课程群等方法。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6.
包桂华  莫创才 《职业》2017,(7):25-26
融入企业元素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技工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模式将企业追求的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引入到课堂,通过微缩版的企业职业活动,以小组合作,再现企业经典职业心理素质案例模仿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董利娟  乔立志 《职业》2014,(21):125-125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会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和独立操作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等),即:会做人,会做事。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施工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把分散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适应问题。通过对中职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明确中职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充分实现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需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廖小伟 《职业》2023,(3):50-53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交往与合作”模块“处理人际关系冲突”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技能与素养融合在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技能与素养融合教学,以满足学生需要为中心,以体现职业发展为核心,以突出能力培养为重心;通过技能与素养融合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礼仪课程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蕴慧 《职业》2008,(9):65-65
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知礼、守礼、行礼、尚礼的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的礼仪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中职英语教学,必须将学生的专业与教学结合起来,发挥职业导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英语知识与技能,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为将来走上就业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职业导向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罗艳 《职业》2016,(14):135-135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近些年来中职院校重点发展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本文从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叶孝嫣 《职业》2014,(17):134-135
技工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表现,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应当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精神。本文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在课堂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秦晓颖 《现代交际》2011,(7):100-100
门诊注射室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要求护士的静脉注射技能与技巧要过硬,适应于患者就医的需要。提高注射室护士的职业素质是实现人性化护理的需要。注射室护士的职业素质应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娴熟的用药知识、善于与病人沟通。  相似文献   

16.
吴孟孟 《现代交际》2013,(11):85-85
本文通过对职业心理素质的理解,认识到了作为编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编辑就如同导演,要学有所成,聚汇广大作者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荣 《职业》2008,(5):18
职业学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之一,他们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此,中职生开展职业实习,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而且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军 《职业》2012,(2):13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职业技能发挥的作用也愈加重要。职业教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最大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洋  王敏 《现代妇女》2014,(11):234-234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作为高职学生如何才能顺利完成由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角色蜕变,这就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职学生还存在着一些思想道德、心理以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要想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要从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开拓创新校园活动渠道,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与企业融通的教育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均亮 《职业》2008,(5):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1.人才素质标准更高了 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岗位复合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