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陪读,事事伺候;辅导员陪住,全职管理;聘用钟点工,包揽一应琐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一所大学BBS上一个帖子总结的大学生“半独立时代”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看到某论坛上有一篇自署为“非震区灾民”的帖子,是一个工厂的工人为自己没有捐款而感到愧疚,而自责地说:“我是不是值得鄙视?”他没有捐款的原因似乎有这样几个:一是厂门口的捐款箱无人问津,他也不愿意“出风头”,然而,“心里却一直有点疙瘩,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锗事,一直在受良心的谴责”;二是为了平复自己的良心,同时又不想在同事中显得“另类”,  相似文献   

3.
《老人天地》2010,(2):38-38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在一论坛上引发热议,发帖者“我是小猫猫一个”称,本科毕业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还不如当农民工的父亲.所以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为“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只得骗家里’加班,就不回家了”。  相似文献   

4.
杨清清  木子  郭韦伶 《职业》2011,(22):6-11
周一的早晨,他穿着整齐,一踏入办公室,便打开电脑浏览各大门户网站首页。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随着鼠标的轻轻跳跃,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论坛首页的帖子标题上,短短六个大字,是控诉公司产品的负面报道。帖子发布时间显示为五分钟前。砰砰砰,有人敲门。他抬头,是负责媒体监测的同事。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1,(25):4-4
日前,一则名为“如何判断员工是否在电脑前工作”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广泛转发。这则帖子称,一旦员工出现七种细微的动作、表情,就暗示他没在好好工作,而是在“浑水摸鱼”:如果员工打字非常轻快且有停顿,他应该是在聊天;键盘鼠标并用且不停点击,很可能是在玩游戏;  相似文献   

6.
张硕  潘聪平 《金色年华》2008,(11):46-47
“君子好坚强”“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坚强的女孩”“坚强的君子,你是法学院的骄傲”……5月18日晚,正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爱的奉献”大型抗震救灾募捐晚会尚未结束,北大未名BBS上已经到处都是关于“君子”的帖子,“坚强”在那个晚上成为君子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网络黑社会”——听着够新鲜的。按照奇虎360公司公关总监屠建路的说法:发一篇帖子,然后在短短的几周内,就迅速扩展蔓延到几百上千这样的一个论坛里面,“这个我觉得应该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网络黑社会”,因为他认为,那是普通网友不可能做出来的,只有专业组织在背后推动,才可能会出现这种结果。  相似文献   

8.
1997年,陈村的小说《鲜花和》出版,这是他迄今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年,他拨号上网; 2001年,他声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短短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2004年,他担任99网上书城的艺术总监,此前还曾是“榕树下”网站的艺术总监……作为屈指可数的在网络上游走的传统作家,有人说他江郎才尽方自甘混迹网络江湖; 有人说他折射了传统作家在网络时代的“存在与虚无”。陈村,一个异数,一种潜行。网络文学的“赤子之心”流失了,网络和作家的较量或许才真正展开。一个鼠标将把传统引向何方? 200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陈村点燃一支烟,道:“将来所有作家都会是网络作家……”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职业》2009,(2):1-1
危机下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 最近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名为“金融危机来了,你在职场还好吗”的帖子,里面一片裁员、失业的声音。之前我觉得所在的公司受影响不大,自己目前的发展还非常不错。但看到这个帖子后,我开始越来越担心,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10.
网聊     
网上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尝试过,冲击过,甚至享受过或难受过。不少人会问,网聊,到底是什么?半年前,“温馨”在BBS上贴了一个帖子:我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工作,我已万念俱灰。没想到短短时间,因特网上就有“生活博士”、“不幸人”、“扎根”等20几位热心人发来讯息。他们有的说,“这是人生新的起点”;有的说,“这种不幸比比那些大灾大难,其实算不了什么”;有的说,“这好比将一棵桂花树砍掉了一些树枝,其实这也是好事,这样有利于迁移到新的生长地”。浓浓的网上亲情很快使温馨与他们结成了无所不谈的知心网友。通过…  相似文献   

11.
一个帖子比政府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要发人深思得多。在苹果手机论坛上有个网友发了个帖子《在美国生活的朋友进来聊聊,关于100美元》,因为这位仁兄心里很纠结:苹果公司很快就要出IPad(相当于平板电脑)了,而它的16GB、32G、64G三个容量的价格相差都是100美元,他突然想问一个问题:100美元对于老美来说,算不算大钱  相似文献   

12.
他大概没有想到,“直播”过程中,这条帖子已被四处转载,将出没在各个网站的夜行人逐渐汇集起来。  相似文献   

13.
“PLAY论坛”里每天闹哄哄的,看起来挺红火。作为“情感家园”版主,我的职责是:在总坛主的监督指导下,为大家提供温馨服务,鼓励大家发祝福帖子、问候帖子、自己的照片帖子,梳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友谊关系、暧昧关系等等,顺便还当主持婚礼的牧师。  相似文献   

14.
张小平 《女性天地》2011,(10):50-50
林语堂先生是福建人,现代著名学者,著作等身,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林先生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他从不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家庭生活因为他的机智和幽默而显得异常温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同样是一个智者。  相似文献   

15.
杨燕  倪妮 《现代妇女》2010,(9):22-23
2009年10月,国内某知名网站的情感论坛里,一篇名为《老婆的偷情日记》的帖子成了最热门的帖子,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超过了3万人次的点击量,回帖也超过了200条。而发帖者正是那个被戴了“绿帽子”的丈夫…  相似文献   

16.
文建  成丽 《老人世界》2008,(5):20-21
生活中.他是一个很“抠”的人,但资助贫困学生,他却“大手大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为了资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他已捐款70余万元,帮助了300多名学生。在80岁之际,他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立下遗嘱,将自己400万元巨额财产全部用于扶助贫困学生就学。  相似文献   

17.
更令人痛心的是做假 前些日子,网上曝出附有照片的一条“严重报科:史上最牛最奇葩的高中毕业照”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这个帖子说的是在杭州市某高三的毕业照,中间空出给学校领导留着的四个凳子,最后将由照相馆通过电脑软件再把他们悬浮进去(即“PS”)。发帖者说:“高中毕业照本是我们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情,……可是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校领导却一个也不参加。”没有想到,这个学校的校长却说:“我是不是必须排除其他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18.
1964年,罗本岛监狱又来了一位新犯人。像其他犯人一样他一进门就被扒去了衣服,换上了囚服,上面写着“第466号”。他是一个政治犯,所以被推进了一个不足4.5平方米的单人牢房。从此,他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阴暗的牢房,头顶上吊着一盏昏黄的灯,每天被囚禁23个小时,仅仅在上午和下午各有半个小时的放风时间。  相似文献   

19.
《社会观察》:最近“剩女”一词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在一些访问量较大的公共社区里,谈论“剩女”现象的帖子比比皆是。原本是一些生于70年代、目前年龄在三十岁上下的单身女子自嘲为“剩女”,现在连80后,甚至85后的小妹妹都开始自称“剩女—了,这反映了一种婚恋上的危机感,您认为这样的现象正常么?在您接触的范围内是否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0.
心语茶座     
《独生子女健康》2010,(9):39-39
“花心男人”偷了我的心 家庭生活越过越平淡,我总是幻想可以拥有一份浪漫的邂逅.但已婚的身份又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于是我把幻想寄托在网络上,他的网名叫“花心男人”,正是由于他的“花心”让我激起无数的想象,于是网络成为我的另一个“家”,而他给了我爱的慰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