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蓉 《职业》2011,(6):42-42
机电一体化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mechatroRics)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强调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但它又不是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相继出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从机械设计专业或机械制造专业发展而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电工电子学和计算机控制领域的课程,同时对机械方面的课程进行精简和压缩。  相似文献   

2.
王宏辉 《职业》2018,(32):88-89
一、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广义上讲,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当代社会,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光学、通信技术和微细加工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狭义上讲,从技工院校出发,机电一体化更多地涉及传统的“以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或“以机械为主,电气为辅”的专业内容.  相似文献   

3.
陆强 《职业》2020,(13):58-59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也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之一,备受关注。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不难发现,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是以课程衔接为其中高职的发展点,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有所欠缺,没有从整个教育发展体系上进行通盘考虑。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阐明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指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甘勇 《职业时空》2012,(1):35-37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培养优秀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职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文章提出了创新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明确产学结合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对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与管理等思路。  相似文献   

5.
俞云强 《职业》2012,(2):109-110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笔者所在学院地处江苏无锡,无锡地区制造业发达,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旺盛。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综合应用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传感检测、计算机、微电子、信号变换等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技术,是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快速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宋大力 《职业》2011,(6):161-161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其发展趋势予以关注。一、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苏剑策 《职业》2013,(5):62-62
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殷建玲 《职业》2021,(6):46-47
AutoCAD机械绘图(以下简称机械CAD)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机械CAD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机械制图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命令。但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依据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信息化技术在机械CAD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明明 《职业》2015,(10):55
煤炭机械是煤矿行业的重要组成,为了提高煤炭行业的产量,很多企业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这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不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资源。机电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的应用,还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使煤炭机械的操作性更加完善,下面笔者对几点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陈琪  伍倪燕  廖璘志 《职业》2016,(29):68-69
国家高职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的专业运行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最终形成了"校企共同驱动、共建共育共管"的专业运行机制,希望能为工科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长新 《职业》2011,(12):163-163
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现行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和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笔者认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机电一体化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中,并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机械研创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在机械的应用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首先对什么是机电一体化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滕朝晖 《职业》2013,(30):54-55
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开展师徒结对与校内技能培训、教师下企业锻炼是培养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浦俊贵 《职业》2011,(36):45-45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笔者结合自己所在的学校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况,谈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宽广。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大的专业平台,历年的报考人数居高不下,而且就业形势良好。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拟定出一条主线、二岗融通、三方融合、四阶段培养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体现了特色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和学生素质,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原则,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改革等专业技巧进行了探讨。针对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提出了理论加强实践,促进实践的理论观念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使高职院校机电专业适应高职教育强化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以之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推动机电专业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为重点的专业改革,笔者和同事组成调查组到企业进行调研工作,从了解本专业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培养要求入手,了解各企业实际生产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调查、研究、分析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从而促使该专业高职教育及教学改革缩小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距离,为教学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延  李冰  黄志伟 《职业》2012,(9):114-115
近些年,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生产一线从事工程实践工作,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本专业领域实  相似文献   

19.
中职院校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训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创新.机械专业实训课是呈现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应该在知识传输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训.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实训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解时,用具有创新性的实训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构建.通过对实训课程进行创新建设,使之具有教学特色,提升学生机械制造以及维修的能力.本文就中职机械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富 《职业时空》2014,(9):5-10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保障教师质量,进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根据高职教育的个性特点,其内涵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应以师德建设为引领,增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加强兼职队伍建设,构建终身学习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