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提升生命的价值。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生命教育。没有生命谈不上和谐,更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建设需从生命教育入手,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归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生物医学伦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由一些相关理论共同构成的综合性哲学范畴。与已有生命观只涉及对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的论述不同,生命观还包括生命有限和生命尊严的观念。人的生命就是人的生物学生命和社会学生命的结合体,其本质是一种拥有自觉意识的精神性存在。不同生命的质量、价值有差异,要区别对待。生命神圣是一切医学行为最根本的价值理据,坚持生命神圣论就是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维护,但坚持生命神圣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生命的有限性,接纳死亡与坚持生命神圣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可以更好地维护人的生命尊严。  相似文献   

3.
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本体。"生命本性,是一个冲动绵延、创造的过程。"(法国生命哲学家伯柏格森)尊重生命的尊严,关怀生命的存在是生命教育的基石。花季的岁月是开放的,花季的心灵是自由的。生命教育应该引领学生追寻生命的本真和灵性,净化生命、优化生命、美化生命,让生命之花在心灵深处无限开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本土文化对生命的阐释是二重性的,既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又追求精神生命的永恒。死亡意味着自然生命的终结,但也蕴含着精神生命的永恒。当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二者不可兼得时,则视具体情况,或忍辱负重保存自然生命以求实现生命的更大价值;或牺牲个体自然生命以求种族自然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5.
“生命”是池田大作思想中的核心概念。1972年,池田大作就开始对生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生命”一直是他讨论的中心问题。池田大作“生命”概念有三层含义:个体生命、宇宙生命和价值生命。个体生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宇宙生命是指宇宙蕴含着诞生生命的力量,宇宙本身是一个超越生死、永恒生命的实际存在,并与人的生命深处相契合;价值生命是指生命的尊严和人对生命的尊敬,是池田大作生命概念中的最核心内容。池田大作思想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生命的精神,生命的光辉是其思想体系的根本特色。池田大作生命思想是东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21世纪人类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教育因人而存在。生命教育是成全人的生命的必由之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既是施教者,也是受教者。一直以来,我们重视了学生的生命教育,却忽视了教师的生命理念形成,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健康成长,忽视了教师生命健康成长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强化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必须从教师生命理念形成、生命关怀实践、幸福生活能力提升、构筑教师生命教育堤防等方面,加强对教师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命教育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激发生命潜能、创新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敬畏生命、追问生命意义、彰显人文关怀和确立人生信仰。高校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和加强心理咨询等几方面开展生命教育,实现生命拓展。  相似文献   

8.
生命视域中的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命道德是人与生命之间的道德关系,个体生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从生命的视域看,生命道德教育主要具有生命性、开放性、感动性、促进性和叙事性。其中,生命性是最为根本的特征,它意味着教育要遵循与尊重个体生命的遗传独特性和体验表达的独特性,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经历与经验,顺应个体生命成长的时间性。在一定程度上讲,感动将个体生命中的道德情感激活,并呈现它自身及道德行为。生命叙事沟通与交流着生命感受,激活、生成生命需要,提供个体生命成长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论生命价值的道德支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完美结合。道德是生命提升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无论从中国传统生命理论还是西方生命哲学,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学说中,我们都能看到生命价值与道德的密切关系。道德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历史是从生命开始的。人类对生存发展的渴望,标志着人类生命意识的萌芽;对生命力的自觉追求,标志着人类的生命意识进一步觉醒。自有生命意识始,生命观念就流入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成为生命原型。生命意识的表现,不仅产生了宗教仪式,而且产生了艺术;这样艺术就成了生命的符号形式。艺术中对生命作审美的观照与表现,就产生了生命自身的超越,艺术源于生命冲动又促进生命往更高品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等系列问题的总的思考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表现为自然现象基础上的社会性本质,生命价值体现为奉献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有机统一,在生命过程中,它主张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不仅重视生命本身及过程的意义,而且关注生命结束、死亡以后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与西方其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生命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从而构建现阶段科学的生命观,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也基于生命的追求。人既有自然生命的属性,也具有价值生命的属性。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倡导生命化教育的思想体系,他主张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性;要凸现生命的灵动性;要张扬生命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体现一个人双重生命的存在,才能达到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儒家文化因其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具体意蕴包括生命可贵与坚韧的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安顿寻求的生命情感教育,彰显生命价值所在的生命责任教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生命本身如需得到关照和滋养,必然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映照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演进和时代发展中传承和延续着对生命关注的精神传统,其过程在于以“文”的感化为本,塑造教育主体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重塑生命教育价值的时代导向;以“仁德”的教化为基,丰盈生命内涵,渗透贯彻“精神生命”教育的核心保障;以“行事”的实践为要,扩展“社会生命”宽度,共筑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以此为基础,就传统儒家文化对生命教育的推进,可以生命的协作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的内化,润泽生命底色;以生命的价值释放实现生命教育的深化,丰盈生命层次;以生命的诗意情结实现生命教育的升华,绽放生命雅致。  相似文献   

14.
高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其实践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决定了生命教育的两个基本原则:生命为本与生命在场。生命教育体现生命为本,必须立足于当下生命,以积极建构为价值取向,以自我建构为根本途径,从而建构其合法性。生命教育体现生命在场,必须以生命化消除教化、以生命叙事消除话语霸权、以生活化超越课堂从而建构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存在状态对于生命自身来说有自然状态、本然状态、异化状态、理想状态和灰暗状态等,对于别的生命来说又有最佳状态、不佳状态和敌对状态等。老子认为生命的自然状态表面上看既是生命的本然状态,又是生命的异化状态,实质上看则是生命的本然状态;生命的本然状态就是生命的理想状态,与生命的理想状态相对的则是生命的灰暗状态;生命的本然状态、理想状态就是对别的生命来说的最佳状态,与生命的最佳状态相对的则是生命的不佳状态乃至敌对状态。由于生命的本然状态、理想状态和最佳状态是吻合一致的,老子强调生命中的"自然",反对对生命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健全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构建,生命教育实践性也有待加强。为此,高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生命教育意识,开设并优化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丰富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意识,创造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世界成为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生命价值追寻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并通过生活世界呈现出来。因此,生命教育应该立足于生活、回归生活,在感性的生活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这样,生命教育就不再是一种说教,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生命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理念的前提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命教育何谓"、"生命教育何为"、"生命教育何在"构成了生命教育理念的三大前提,对三大前提的论证不仅有利于生命教育理论的厘清,更有利于生命教育实践的操作。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是面向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在目的指向上是面向超越的教育,在基本路向上是面向幸福的教育。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的内在规律,在自在与自为、适应与超越以及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中唤醒生命、弘扬生命、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命意义认识阶段、生命安全教育阶段和生命价值创造阶段。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是生命教育的前提,生命意义最终指向人的生活和人生;生命安全是生命意义开拓的保障,生命安全教育既指向自身也指向他人;生命价值创造是生命教育的根本宗旨,生命价值创造提升了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命化教学理念有个体生命在场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师生生命的生成性、生命发展的丰富性等特征。教学中生命关怀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低效,师生生命"缺场";教学形式化,忽视个体生命差异;师生伪互动,生命难以生成;教学评价以成绩为终结,无视生命发展需要等方面。践行生命化教学理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生命化教学理念;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为生命的唤醒奠基;实施有效教学,关照生命的发展需要;实施多元教学评价,促进生命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