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商人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主要表现为商人经济势力膨胀,并向政治渗透,商人获得一定的文化教育权利,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已受到正面宣传。政府扶商政策是商人地位提高的前提。社会商品经济繁荣是商人地位提高的基础。土地兼并及均田制的废弛为商人地位提高提供了大好机遇。开放的社会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商人地位提高,促使唐代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亦为宋代商业的鼎盛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社会阶层的社会特征分析——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卫  张春龙 《江海学刊》2006,(4):119-124
目前,新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政治态度、社会态度等社会特征成为直接影响其作为一个阶层出现的主观条件。调查显示,新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并不强烈,阶层之间虽然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积极的社会态度。新社会阶层作为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发展壮大将促进我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商人阶层的形成,有别于传统以地域或血缘为纽带的商人群体。商人的视域更加宽广,这是清庭新政中倡导商会建立的副产品,同时商人作为一个现代阶层也逐渐意识到了一个统一民族的存在。在列强殖民、国家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地方意识逐渐弱化。商人们开始从更大范围内解释自己目前的处境,逐渐产生了忧患意识与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4,(4)
西尔维娅·瑟拉普教授所著的《中世纪伦敦商人阶层1300-1500》,合理评估了其时伦敦商人阶层的数量,细致分析了商人和乡绅间的对流问题,并对工商业中数量极少的女性从业者和帮工会问题给予了关注。由她对商人阶层参与政治、接受教育和从事慈善的研究中,不难窥见处于过渡时期的伦敦商人阶层传统性和先进性兼具的特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助推了这一中间阶层的成长;同时,他们又加快了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张思 《理论界》2014,(4):117-120
西尔维娅·瑟拉普教授所著的《中世纪伦敦商人阶层1300-1500》,合理评估了其时伦敦商人阶层的数量,细致分析了商人和乡绅间的对流问题,并对工商业中数量极少的女性从业者和帮工会问题给予了关注。由她对商人阶层参与政治、接受教育和从事慈善的研究中,不难窥见处于过渡时期的伦敦商人阶层传统性和先进性兼具的特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助推了这一中间阶层的成长;同时,他们又加快了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试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动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和庆 《天府新论》2007,23(6):8-11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分化加剧、知识化水平提高、流动性增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所淡化;农民阶级内部开始形成不同阶层、贫富差距明显、农业人口数量减少;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者组成的社会新阶层日益兴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还呈现出结构不甚合理、分化仍在继续、各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士,即知识分子;商,即商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阶层。在文学作品中,这两者的关系十分富有戏剧性,耐人寻味,是一个值得一谈的话题。 一 商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早就存在了的,《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都记录了许多商人的情况,而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陶朱公这样赫赫有名的大商人。但在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是出现得比较晚的,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较早涉及商人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估客乐》。不过,以商人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则是从唐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新社会阶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与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新型社会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阶层队伍的扩大,新社会阶层开始要求并实现一定的政治参与,以表达其阶层意识和合法权益。现阶段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和正确引导,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新社会阶层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一系列特征。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内部构成复杂多变。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在唐代商人阶层中,中小商人所占的比重空前增加。东汉末以降,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董卓之乱后,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关中地区“人相食啖,白骨盈积。……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西晋“八王之乱”更使北方经济惨遭破坏。永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115-121
宋代商人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各种救助、灾荒之时减价出粜米谷或无偿赈济、对贫困无力者宽免逋欠、捐资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对同业伙友进行救济等形式,成为宋代社会救济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宋代商人随着自身财富力量的迅猛增长,希图通过施善行为获得社会认可、提高社会声誉,进而为自己在乡里社会中争取话语权而创造条件的目标诉求,也反映出商人阶层的崛起已是宋代社会结构中最不容漠视的显著变化,体现了商人公共参与能力和公共参与意识的增强。在实际效果上,商人的施善行为也使社会资源的分配在社会各阶层成员间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调节和平衡。  相似文献   

11.
李海坤 《北方论丛》2016,(3):97-1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入发展,俄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传统的商人等级制度日趋瓦解,新兴企业主阶层在国家私营经济活动中渐居主导,个人社会身份提升。经济力量的增强和利益诉求,促使企业主阶层的共同体行动首先在经济领域展开,社会自觉形成,社会团体性增强,虽然深受专制政府压制,但其代表性组织机构仍蓬勃发展,阶层整体地位提高。在俄国资本主义危机加剧、革命斗争剧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主阶层开始组建政党、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尝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政治地位在临时政府时期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要讨论的唐代权力集团的层次,是以掌握政治权力的大小和距权力中心的远近为标准来划分的。唐代的政权,与所有封建政权一样,遵循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原则,皇权无疑居于政权的核心位置。它所包括的范围,本文准备将其称之为一级权力圈,亦即唐代政权中的第一个层次。在皇权之下,唐代政权从官职的观察上,又可以得到几个不同的层次,依次分为二级权力圈、三级权力圈等等。处于唐代政权不同层次上的统治群体,就以这些层次为标准形成了唐代统治集团中的不同阶层。这是一种按政治意义划分的阶层,与通常按社会经济状况划分的阶层并非一个概念,但它将有助于我们从各个方面考察唐代统治阶级内部构成和变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冯芸  桂立 《北方论丛》2014,(2):77-80
宋代科举制度对包括商人在内的普通平民的开放是宋代商品经济大发展时代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其固有特征——开放性、流动性、平等性、竞争性在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具体反映。宋代商人阶层凭借其财富通过科举制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宋代商人在实现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重大并对后世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突破,即在四民社会阶层的结构性松动下,士商两大阶层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士商之间开始不断地融通、趋合。  相似文献   

14.
唐代处于士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在科举制的激励下,寒士阶层积极投身政治,但他们的现实政治处境却多是坎坷沉沦,这造成了唐代诗人普遍的缺失性体验。这种缺失性体验,成为唐诗创作的心玛动力,促成了唐诗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封建官僚政治体制下形成的官本位意识对商人产生巨大的魔力,所以他们一旦经商致富,便通过科举、捐纳、联姻等方式向官场发展,使原本可以成为变革社会新生力量的商人阶层成为封建社会的附庸,导致商人人生定位的错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阶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突出,并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决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肯定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强化对这一参与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要强调这一参与是有限度的。中国目前要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保证这一参与的健康发展,防止在私人资本与某些阶层之间形成社会中的强势联盟,损害其他阶级阶层的利益,危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阶层分化致使政治参与主体多元化、政治主体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极端参与方式增多、参与内容和重点转移,政治参与的新变化使我国农村传统政治参与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必须从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双向良性互动、提高政治系统的开放性和吸纳力、实现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更好地适应各阶层政治参与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太平兴国五年榜进士立论,对宋初进士的籍贯与地理分布、家世与仕途,以及婚姻关系、政治道德、政治观念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把握宋初进士的特质及宋朝士大夫阶层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唐代藩镇割据势力比较重视商业活动,不仅颁布了一些保护商业的措施,而且实行官榷以垄断商业,通过征取商税来获得巨额费用。个别藩镇借助商人力量来支持自己的割据,而许多商人则通过与藩镇的结交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的提高,藩镇对商业利润的需要,构成唐代藩镇重视商业的社会条件。尽管唐代后期商人与藩镇的关系密切,在经济上相互勾结,但商人并不可能对当时的政局有多大的影响,不可能成为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人园林既具有私人空间的独立性,又受到公众世界的政治牵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领域。统治阶层凭借政治权利以赏赐与没收的形式对文人园林进行政治介入与干预,士大夫文人则发挥了园林在进仕与退隐中的政治功用,文人园林在统治层的政治掌控下、士人的政治权威认同及政治理想表达中蕴含了政治文化意蕴。这种政治解读,揭示了文人园林长期被遮蔽的政治性,这是当前唐代园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