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翟岚 《决策探索》2014,(16):67-68
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被混为一谈,食品添加剂成了“替罪羊”。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一、认识食品添加剂 (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为了改变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改变食品结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同时还应该具有增进食品的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贮藏保鲜技术对于农产品采后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应运而生,学科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该文从福建省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建设和食品贮藏保鲜技术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福建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发展动态。结合省情,预测了福建省食品贮藏保鲜学科的发展趋势,剖析了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重大机遇以及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食品贮藏保鲜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于引导和推动福建食品贮藏保鲜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食品产生的本质原因,可从根本上引导对问题食品的治理。历年问题食品典型事件回顾近年来,我国连续不断发生各类问题食品事件,而且颇有愈演愈烈之势。总体看,问题食品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农产品和水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作物采收、存储、运输不当,发生霉变或微生物污染;食品加工、存储、运输不当,导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国家明令禁止添加或未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中造成重大影响后果的典型问题食品事件有以下几起:  相似文献   

4.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是食品专业教师的必然目标。本文就改进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完整配套的适用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5.
消费扩大驱动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严峻,食品企业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所具有的蓄意性、隐蔽性、技术性特点,为新时期食品安全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挑战。鉴于此,本文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考虑了食品企业收益、食品生产技术成本、生产残次食品损失以及政府监管成本、社会负面效益等因素对食品安全风险形成的影响,构建了食品掺假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演化状态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进一步考虑到食品企业策略转变意愿与基层食品监管机构策略转变意愿,从空间博弈角度对食品掺假行为及其监管的空间演化状态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食品企业和基层食品监管机构在策略选择方面具有同步性振荡特征。而且,在食品企业策略转变意愿或基层食品监管机构策略转变意愿维持较低水平时,食品企业和基层食品监管机构的策略(严格监管,合规生产)是纯策略稳定状态。通过本文研究既丰富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论,也为地方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提供了思路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11,(19):4-4
为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管,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10省区市将合作严打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将重点查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包装材料,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并将严厉打击通过提供伪造合格证明文件、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层出不穷的问题食品却让人食难下咽。每每问题食品东窗事发后,便是一批批食品黑加工窝点被端掉,更多黑加工窝点冒出来……之后呢?问题食品犹如一群面善的妖魔,悄然混进健康合格食品行列,时刻威胁着一代代人的健康。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人们开始犹豫不  相似文献   

8.
于佳琦 《经营管理者》2012,(8X):390-39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国人对一些特殊膳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达到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等目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出现在加工过程中。因此,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仍然有许多误解,也存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滥用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发生的非法添加"苏丹红"和"三氯氰胺"的食品安全事件后,社会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非常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添加剂有关知识的概述和基本分类与作用,以及国内添加剂市场出现的一些情况和几点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既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又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食品供应链作为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的一个一体化运作模式,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就变得非常有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供应链现状的阐述,对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食品供应链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考虑食品市场竞争环境,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规避程度及食品追溯水平等因素建立了食品厂商的双寡头竞争博弈模型,探讨了食品的追溯水平与消费者风险规避程度对食品厂商价格、安全努力水平以及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食品厂商的最优价格和食品的安全努力水平随其食品追溯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竞争厂商的食品追溯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厂商食品追溯水平较高时,其安全努力水平随消费者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其最优价格随高风险规避型消费者比例的增大而增加;而厂商食品追溯水平较低时,其安全努力水平随消费者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先增加而后下降,其最优价格随高风险规避型消费者比例的增大总是下降;随高风险规避型消费者比例的增大,各厂商的食品追溯水平对其决策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食物、食品、营养的概念,论述了食品(食物)与营养的意义及食品与营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食物、食品、营养的概念,论述了食品(食物)与营养的意义及食品与营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进入人大审议阶段。草案规定,食品摊贩仅需按规定免费办理食品摊贩登记卡后,便可在划定区域和时段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无须再进行工商登记。广东以立法形式创新管理制度,对流动摊贩由"堵"到"疏",体现了执政理念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周玉芬 《决策探索》2013,(18):85-85
近日,安阳市北关工商分局坚持“六查六看”,整顿食品经营行为。一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超范围经营。二查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看食品经营者进货时是否索取了供货方相关证照、发货票等。三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经销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四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成分和含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相似文献   

15.
对各级食品进行质量的鉴定检测、检验和仲裁是市食品检测中心承担的主要检测内容。承担相关食品检测机构、上级监管部门及市政府交办的任务工作,结合检验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为食品监管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卫生部近日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提出,依据风险评估,2015年年底前将婴幼儿食品、乳品、保健食品、肉类、酒类、植物油、调味品等主要大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作为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制定的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7.
食品“分装”是指把产品仅仅进行简单的拆分包装,以大包装食品为原料直接分为小量包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只允许改变食品的包装而不能添加任何物质去改变食品的特性。在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过程中,通过“分装”加工方式生产定型包装食品的企业必须在包括包装场所、包装设备以及检验设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当借鉴汽车召回制度和发达国家食品召回制度中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建立起食品召回保险制度,分担食品企业召回成本,确保食品召回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执行,在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下,对消费者的损害赔偿才能最终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9.
苏丹红、注水肉、地沟油、毒海货、吊白块……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食品被曝光于天下,令消费者心惊胆颤。难怪有人质疑:现在什么样的食品才安全?谁能为我们带来真正放心的食品?民以食为天。没有安全的有质量保证的食品。百姓能吃得放心吗?  相似文献   

20.
食品摊贩管理是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重要内容,但基于食品摊贩的经营特点,政府部门在实行行政管理中具有一定困境。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食品摊贩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为进一步寻求城市食品摊贩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