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黄梦其 《领导之友》2013,(10):34-35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和范围。一个年轻干部,有德无德,群众看得清清楚楚。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如果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才不高,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尤其要注意常修“八德”。  相似文献   

2.
常修官德     
正古人云:"立身立业,必先养德","富而无德不仁,官而无德致乱"。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应该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修身正己,常修官德。何谓官德?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既包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也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素养,又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反映的是  相似文献   

3.
一个月前,一位远道而来、正在全面积极地学习德胜公司管理经验的企业领导问了我一个问题:德胜可以学习吗?我先回答:"当然能学习!"之后又回答:"德胜不好学习。"仅仅从表象上看,德胜当然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学得好不好,能  相似文献   

4.
<正>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如何实现领导,如何达到完美状态,孔子曾讲到"仁且智",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完美具备仁与智(德与才)两种品质,或者说一个人若完美具备了这两种品质就是君子以至圣人(同时蕴含着仁优于智、智低于仁、智要服从服务于仁的意思)。孔子所创立的这种"仁且智"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德才兼备、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主流意识。当然,仁与智、仁者与智者分离互补这一角度虽然影响不及"仁且智"、德才兼备、做人与做事相统一,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完全没有市场。宋代司马光提出了"德帅才资",这里既有明显的德  相似文献   

5.
张吉霞 《领导文萃》2015,(5):125-128
[原文]5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注释]此语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原文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五德"用人导向。这为新形势下党的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要求组织部门进一步深化对干部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增强对干部德的考察的准确性和操作性,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也是我们干部部门考察、选拔干部应注意的重要内容。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干部的考察也是一样,如果顾其部分,不及其余,就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对干部“德”的考察,应注重用系统的观念去分析、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显一个领导干部的“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大小对评价一名干部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我们在考察干部…  相似文献   

8.
杜晶晶  李俐 《经营管理者》2011,(1X):308-308
我们党选拔干部的一贯标准一直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是现今对干部德的评价的三个标准,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忽视了对干部社会公德的教育和考核,而社会公德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干部德的评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评价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可见一个人的“德”是多么的重要。培养一个有用的人,不只是看他的知识有多丰富、技能有多强,还要看他是否将他学到的知识技能用到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上。而在高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高科技犯罪也在呈上升趋势,所以,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同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先之"德",便成了各级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之重点。但何为干部之"德"?具体是什么标准呢?干部的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不同时代内涵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德的具体标准要求也有所不同。当前,考察干部"以德为先"的"德",简单地说,应该突出的是这几个方面:忠、勇、实、廉。忠,就是要忠诚于党。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应该就是要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路  相似文献   

1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这一原则凸显了德对于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中,对干部的德的考评机制远不如对干部的才的考评机制健全、完善。由于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和对"官德"的认识、看法不同,各地对干部德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因此,本期就此问题发文三篇,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官德建设须扩大民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与“得”相通,《管子·心术上》说:“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许慎进一步解释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一方面“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另一方面,又“以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利”。在中国伦理上,“德”,指合乎“道”的行为和品节,中国传统是一……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简称德,是古今中外公职人员素质标准的重要内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是我国干部选拔和任用的根本准则。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决定了执掌公共权力为人民服务,首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品德。近年来,公务员队伍中暴露出的贪污腐化、虚荣浮夸、"庸、懒、散"现象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为德的方面出了问题才  相似文献   

14.
到2002年底,德胜集团已先后收购四家国企,租赁经营一家国营企业,共解决35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其中四川德胜公司共安置1800人,不仅维护了地方社会稳定,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美国都没有一部统一的公司法.当然也没有像德、法等国有一部统一的会计制度.但是美国始终在为一个统一的会计标准作不懈的努力.美国会计标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关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师属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只教不育,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所以,师风师德作为考核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也突出了德育为先的地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商品经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讲,"履,德之基也""。履"有小心行走之意,强调循礼而行。这说明,道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知与行的统一。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认识和评价也是注重听其言、观其行的。因此,考察干部的德,要努力炼就"以事识德"的慧眼,善于透过具体的事情来识别干部的德。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8,(20):154-155
《另一个国度》[德]扬一维尔纳·米勒著新星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德国知识分子对两德统一作何反应?他们如何看待德国的民族身份及其国际新地位?本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批判地反思了德国作家、思想家长期以来的一些盲点。作者分析了君特·格拉斯、尤尔根·哈贝马斯和其他一些所谓“怀疑的一代人”的回应,并讨论了“宪法爱国主义”这个德国观念。也讨论了“1968年一代”的反民族主义,并且首次全面地分析了德国“新右派”。  相似文献   

19.
有企业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才无德, 坚决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我本人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因为它忽略了企业本身对人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大的塑造作用,在使人进发激情方面同样如此。事实上,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富有激情的,关键是这种激情是在什么时候进发出来,有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和培养其进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杨家明 《科学咨询》2008,(16):79-79
教师属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只教不育,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所以,师风师德作为考核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也突出了德育为先的地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初中学生的思想活跃,也很容易被塑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老师,能影响和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