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将人民币国际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进与贸易伙伴国家的货币互换和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相似文献   

2.
继国务院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 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开通,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基本满足了一些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人民币国际化能够给本币国带来多项有利因素,如提高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升发行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等。我们必须抓住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融资,开放在岸金融市场,创造人民币回流机制,提前争取让人民币能够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占上一个席位,真正实现让人民币在全球“飞”起来。  相似文献   

4.
近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从试点的20个省(市、自治区)扩大至全国。2009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5.
2012年,可算是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展开的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94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802亿元,同比增长41%。初步统计,2012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2.06万亿元、8752亿元、292亿元、2510亿元。其中货物贸易的结算同比增长32%,占同期海关货物毛总额的8.4%,而三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到2012  相似文献   

6.
自2011年8月23日江西省获得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江西跨境人民币结算实际收付金额在全国11个第三批试点省份中位列第三。今年以来,江西省城市商业银行积极申请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南昌银行、九江银行均已成功获得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资格,实现了江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对规范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美元真正取代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主要取决于美元的稳定性、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而美元离岸市场的发展,更促进了美元作为一种主导型的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发挥主导作用。人民币要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中国就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性的、发展很广很深的、流动性很好的金融市场,这样才能保证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交易结算发展的过程,其次是人民币境外市场发展的过程。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增加跨境人民币的流动性,对人民币从境外流向境内的控制可以谨慎一点;但境内人民币流向境外对境内的冲击要小,所以可以放得更宽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模式就是通过自贸区来发展,把一些管制的措施放得更快、更广。  相似文献   

9.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开展以及向更广领域的拓展,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从边境贸易、跨境旅游等小范围走向国际贸易结算、贸易融资、跨境直接投资等更加广泛的领域,人民币提升国际地位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扩大,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将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符合我国的核心战略利益。人民币资本项下的不完全可兑换,是影响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因素之一,也是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之一。应根据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的发展,研究探索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形式,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的扩大。亚洲、拉美以及非洲是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境外重点区域。应鼓励我国在涉外经济中掌握主动权的行业和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收付,同时推动官方涉外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地使用人民币。要根据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要,不断取消人民币可兑换方面的限制,通过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支持中资金融机构拓展跨境业务、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等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并以此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政策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事件。2014年,中国货币外交成果硕果累累,进一步夯实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合作伙伴网络,这些货币伙伴能够在官方层次上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提供政策配合和技术支持,以服务于人民币崛起的大战略。货币互换网络进一步扩大与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化整合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开始要求其石油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石油欧元”、“石油日元”等纷纷登场,国际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多样化趋势开始形成,不少国家都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面对油价攀升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尝试“石油人民币”是中国的一个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破解制度—技术约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借鉴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实施"金融特区"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并对全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引领作用。上海金融特区可实施资本—金融项目管制改革、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改革等试验,目标是人民币全面国际化,并成为除美元、欧元之外的第三种主要国际货币。不仅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还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同时,相应提出建设金融特区的技术可行性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仍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增加了对人民币的信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极力推崇的政策,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是今后我国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当前我国人民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利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定性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面前,无论是改革现有的美元主导货币体系,还是纠正目前世界经济失衡的格局,人民币体制的变化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来自外部可能加剧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中国政府目前的应对态度显然是比较积极的。这说明我们已经从以前被动的调整汇率水平变成今天主动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阶段。从周小川行长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构想,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是如何抓住中国经济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在关注全球和中国经济走势、保证国内经济金融稳定的前提下,以构建强大、高效的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为核心,不断在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金融市场深化方面实施突破,以此分步骤、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全球功能性金融中心两大中国国际金融战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央在香港地区推出一系列旨在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举措,使得香港地区在筹集人民币资金、推进人民币结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人民币投资及回流渠道有限,以及允许境外人民币投资的金融产品有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相对滞后。对此,国家应采取香港地区离岸市场与上海在岸市场联动的模式,推进人民币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关,尤其是与美元作为实际上的本位货币但在发行上又不受约束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涉及部分主权的让渡,应分析不同集团的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在承认现状、继续维持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上,用SDR的价值将美元锚住,可以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有全球途径、区域途径、通过合作直接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直接成为大宗商品计价货币等多种路径。无论采用什么路径,都是人民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包括:对主要货币发行国施加国际约束,加强IMF的作用,设立货币锚,建立全球性或地区性的金融支持系统,解决全球流动性失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过渡等。西方6国中央银行签署货币多边互换协议,是否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方向值得关注。中国要积极稳妥地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加快国内结构性调整,消除金融市场各种风险隐患,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以来,在全球第二轮大规模宽松政策,以及人民币重现单边升值预期的推动下,中国外汇占款出现大幅反弹,跨境资本流入势头较为强劲. 尽管中国外汇管理局5月6日出台《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旨在强化对跨境资金流入国内的监管.但这一《通知》仅在当天造成人民币盘中下跌,此后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在加强.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人民币国家化战略。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对中国经济作用巨大,同样对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人民币流通在邻国商品贸易中的覆盖率。在此背景下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中国贸易现状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就如何减轻负面影响带来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