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社会成本与兵团农垦团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党政军企的组织性质是由屯垦戍边的使命约束决定的。这种组织定位存在着经济利益诉求与提供公共产品承担社会成本的矛盾,使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高昂,农工负担沉重,可持续发展堪忧。建立公共财政和农垦团场组织再造,有助于降低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措施有:加快推进师市体制,实现农垦团场政府化;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实现农垦团场场社分离、政企分开;加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落实中央各种惠农政策,构建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开发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城镇等。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二元组织,是新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地区为实现特定职能而进行的组织制度创新。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视角,分析了兵团农垦团场的组织属性与组织功能、组织结构以及由功能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成本、表现形式以及对兵团农垦团场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农垦团场组织功能变革与农垦团场组织结构变革的不同步,导致了农垦团场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从而形成了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究其本质是政府职能缺位和公共财政缺位的外部化成本内部化给了农垦团场。沉重的社会成本严重地削弱了农垦团场的积累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影响了农垦团场的可持续发展,消解这一困厄的根本举措在于兵团农垦团场组织结构的改革,构建政府组织和公共财政以制度化的方式化解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以屯垦戍边为基本职能的经济社会组织,上政下企是其基本组织结构,农垦团场是兵团下属的基层企业单位。基于计划经济的背景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农垦团场形成了单位制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国家公共产品供给非单位化的改革中,农垦团场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具有“逆非单位化”倾向,造成农垦团场社会成本沉重,企业经营失范。农垦团场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路径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单位制”历史路径以及“非单位化”的市场化改革原则,构建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体、农垦团场经营剩余为补充、市场化供给(特别是借鉴PPP供给模式)相结合的“三轨制”的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示范者和农业产业化的最早实践者,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兵团农垦团场作为兵团屯垦戍边的组织载体,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基地规划者、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中介与监管者、超市场契约的培育者、农产品品牌塑造者和维护者以及先进农业技术推广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的宏观成本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了农业不再单纯追求最高的实物产出,而是以投入成本要素效用所决定的最佳产出,这就使包含农业社会成本的宏观成本控制更具意义。化肥、农药等虽然对农业实物产出贡献大,但又会产生再生性成本,使农业增加值减少。成本要素的合理配比并产生尽可能大的效用,宏观成本控制就须按照农业提供无公害、标准化产品的目标,构建新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成本要素投入品及其实际操作的控制,做好产地环境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农业基础组织要素的缺损,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组织支撑非常脆弱。合作组织制度对于家庭经营和农业市场运行的基础性贡献,决定它是我国农业组织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组织资源。作为一种内生的组织制度变迁,合作组织制度补充到农业经营中去的关键是要完善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的环境,增加组织创新的收益和降低组织创新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兵团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团场企业承包制下的家庭承包制,既发挥了团场统一经营的集团优势,又适应了农业生产的特点,较好地调动了两个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双重合约机制中的团场与职工的博弈行为,以及体制中的强团和富民的矛盾关系始终是兵团农业经济体制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该文对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未来改革的走向进行了展望:理顺团场与职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以土地承包利费改革为核心,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在兵团的176个团场中,79个非贫困团场的发展条件虽比贫困团场要好,但因自然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为推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兵团应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各垦区的发展战略,大力增强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以一产为基础推进团场工业化,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等途径,探寻非贫困团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农业共生组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共生组织是介于市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的准市场组织,是由组织的效率内生性决定的。较之纯粹的市场交易,农业共生组织由于共生体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计划以及长期关系的多样性契约安排,使其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较之企业制度,参与准市场组织的各经济主体仍保留着全部的剩余索取权,因而内部组织成本较低。因此,农业产业共生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应成为中国农业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培育农业共生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成本时代的农业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启动了新一轮上涨行情。而在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农民并没有分享到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本文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和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对近年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其戍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正步入高成本时代,表现出明显的以机械化、化学化为标志的"石油农业"特征,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也正在经历剧烈转型,这要求农业政策必须顺应农业发展变化规律做出相应安排,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社制度与兵团农垦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制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是国家同时代在我国农村和边疆地区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进行的制度创新,二者具有可比较的基础和内容。通过二者的比较旨在吸取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经验教训,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借鉴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已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研究社会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体系下,兵团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关系到兵团未来发展和战略安全。该文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兵团青少年社会认同具有同质性、模糊化、不稳定性、"零度化"、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疆兵团诗歌随着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而产生,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而壮大。20世纪80年代,新疆兵团诗歌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即“新边塞诗”。新疆兵团的“新边塞诗”起源于进疆部队军旅诗人创作的诗歌。在六十年的发展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新边塞诗”是历史上西域边塞诗的继续。“新边塞诗”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20世纪90年代衰落。“新边塞诗”的兴起、形成、高潮与衰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既与新疆兵团社会成员的军人身份有密切关系,也与时代社会的发展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4.
1975年7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被撤消。从其建立到撤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仅存在了七年时间,其撤消的原因既有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经济和社会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兵团建设方向和职能角色的定位问题;管理体制不顺;经济建设亏损严重;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屯垦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屯垦戍边的历史经验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客观要求。毛泽东屯垦思想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生的前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实践毛泽东屯垦思想的成功典范 ;邓小平对毛泽东屯垦思想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从战略高度规定了兵团的任务和具体组织形式。这是在新形式下对毛泽东屯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治兵团的建设,是实现"法治中国"这一伟大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兵团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治兵团的特征定位应当是:奉行宪法和法律至上;整体性发达,结构性繁荣;全体兵团成员、相关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以及地方政府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红利,依法维护和实现人的权利和尊严。为建设法治兵团,应当坚持依法治(兵)团、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加强法治兵团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最大限度规划整合法治兵团建设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军垦文化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屯垦戍边历史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有着独特内涵的文化类型,它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凝聚了诸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军垦文化的精神作用,就要尊重军垦文化的传播规律,强化军垦文化的传播意识,树立军垦文化的营销传播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