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一、从社区服务的功能看其本质所谓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的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我们认为: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这一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为社区服务扶贫济困的保障功能、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和志愿互助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行政化社区”;社区服务不适应居民需求,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社区冷漠症”,尤其是城市社区和谐互助文化难以形成,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为此,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以购买社工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其中,广东珠三角城市抢抓机遇,如,深圳在社区购买社工岗位服务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龙岗区启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开始探索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同年,广州借鉴香港等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街道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社工综合服务进社区的策略.2011年后,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地也相继开展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示范点建设.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国泰花园社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4年1月,是金水区民政局通过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形式,联合北林路街道办事处共同打造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由金水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区监管,民间运作”的模式,为社区居民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多领域、综合性的专业服务.中心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促使社区社会组织协同社工参与社区建设和自我管理,开展居民互助服务.  相似文献   

4.
上海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社区服务是指在城建区的社区内,建立在自愿、自治和自助、互助基础上的,既面向全体社区成员,又突出重点对象和特殊对象的服务。由于社区服务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而且较多地体现了社会互助的基本要求,因此,社区服务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广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提出社会管理服务重点下移到基层,在街道层面建立“一队三中心”,即综合执法队、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幸福港湾”。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中国谈社工的发展模式,不能不提上海和深圳。 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2003年11月,上海市禁毒办、上海市社区矫正办、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分别与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务总站、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三家社团签订了《政府服务采购合同》,以每个社工4万元的标准,购买社工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社区”是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服务的职能而推出的。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系统: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呼叫中心,社区一键通报警平台。通过“数字化社区”,政府可以建设一个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为社会居民提供快捷的服务,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祖国大陆和香港社区照顾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70年代开始,“社区照顾”作为一种服务设计和提供的形式逐渐在西方福利国家流行。在华人社会,邻里互助自古就有重要的位置。香港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一向重视街坊组织和志愿福利机构为区内居民服务。祖国大陆解放后,农村和城市社区亦承担了不少的福利工作。特别在1987年,民政部大力提倡“社区服务”,为此项工作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试就祖国大陆和香港的社区照顾经验作一比较。概会及政茉上的演变社区照顾本身的意思十分模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首先,何谓“社区”,就没有公认的定义,而且,与社区照顾有关的还有很多概…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社区自治管理协会成立于2009年3月,到目前为止,仍是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家服务于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的社会组织。3年多来,协会围绕“构建交流协作平台,探索社区自治模式”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带领会员围绕协会宗旨,依法理性开展自治活动,在北塘区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12,(13):23-25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资产为本,强调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介入社区,而不是由社区需求和问题来介入;二是内在取向,强调社区居民自身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系构建,强调居民和社团之间的接触,以及各种网络关系的建立。关于社工在社区团体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我以佛山市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罗村街道开展的“睦邻社区服务项目”为例进行介绍。一、项目背景罗村街道是佛山市南海区下辖的一个街道,是全国城镇社区建设的示范街道。自2007年开始,该街道居委会设立社工岗位,引进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的督导服务。同时,一些本土化社工机构也进驻罗村街道,开展社区实务的探索。因此,居民对社工有广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社区服务与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管理,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对丰富和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广州实现城市“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为了配合广州加强社区建设的需要,广州市社科联日前召开了“广州现代城市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对策”座谈会,邀请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和学者就广州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问题进行座谈。《广州社会》特把此次座谈会发言整理编辑成专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以及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老年入的资源在逐渐减少,需要通过发展社区助老服务来弥补家庭照料老年人的功能的不足。在民政部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其中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区机构占所有便民机构的85%,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区居民及其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既需要开放的社会空间,也需要专业和精英力量的介入.这就是社区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关系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服务工作的路子,促进社区服务向高标准、规范化发展,广州市海珠区积极开展创建社区示范区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海珠区的社区服务中心与老人公寓已正式投入使用,其中残疾人康复中心和老人公寓对外服务很受群众欢迎;社会互助活动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开始进入家庭;社区服务设施得到充实和增加;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新增福利服务设施7300多平方米,新增养老床位97张,新增便民利民服务点档2277个,增加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12个、社区服务志愿青2207个、专业服务队56支,全区只助养…  相似文献   

15.
社区社会工作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区社会问题;通过调整或改善居民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减少社区冲突;通过培养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民主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袖,提高居民自助、互助及自治、自决的精神,以提升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进步。  相似文献   

16.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服务运行机制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服务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伴生物。一方面,它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具有商品性;另一方面,它作为社会保障在城市基层社区的延伸,又是城市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服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其运行机制转换的角度作一探讨。一、城市社区服务的运行机理城市社区服务的活动过程,是需求要素与供给要素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城市社区服务的内部运行。(一店农要素——服务对象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要素——服务对象,是指生活于本社区里的全体居民、家庭以…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宝     
我们常犯矫枉过正的错误。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社会福利是政府统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强大力量的冲击下,我国开始提“社会福利社会化”,作为社会福利重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开始加快社会化的步伐,大力提倡社区居民群众自助和互助。这样又很容易让人们以为政府在社区服务中没有什么责任了,可以撒手不管了,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社区服务的福利性及其资源调动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区服务十年的大发展是利用了“市场非全能”和“政府非全能””所留下的需求空间.一方面,商业化的服务市场难以延伸到非盈利的领域,因而满足不了居民对福利性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希望改变包揽福利的作法,因而倡导由社区来承担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性服务的功能.同时,我国新兴的社区服务在生存和发展时不得不依托政府和市场,但又难以完全依赖其中任何一方.一方面,社区服务要承担许多原来由政府承担的福利功能,但又难以从政府获得足够的资助;另一方面,在服务行业市场化的同时,社区中的资金、场地和人力不断地被吸引到以利润为导向的商业化服务中,导致福利性的社区服务可利用的资源相对短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服务不得不利用一些市场机制来获取资源,于是就开始了“以商业化的服务养福利性的服务”的做法.引入市场机制以后,社区服务将会变成一种什么性质的服务?市场机制是否会对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目标造成冲击?如何在服务行业市场化的条件下保持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区传递整合型社会服务,我国社会工作大有作为。这里的“整合型”有两个层面:社工传统三大方法的综合运用;整合利用社区内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资源。华东理工大学张昱老师的一段话曾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社工服务对象沉积在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资源汇聚于社区,使我逐渐意识到社区这么一种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机制的存在,这既是我国的一种特色,更是一种优势。我想结合成都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爱有戏),谈谈从事社区服务的一些感受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邻里汇"作为一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邻里汇"汇集了养老、康复、助餐、助浴和社区生活服务等功能,成为社区居民休闲的汇聚地.要尽力争取让各年龄、各阶层的居民都能走出家门,一起加入"邻里汇"的大家庭中.有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将"邻里汇"建设成为促进社区和谐、满足多元需求的社区服务载体,营造出睦邻互助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