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猎在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他们的婚姻习俗具有初民社会的一些遗风,但它又有其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传统的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仍保留着不少的民族色彩。鄂温克人现在是严格地实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在婚姻结合上,一般是同辈婚配,但过去曾有错辈婚配的现象,只要年龄适当,舅父也可娶外甥女为妻,这在习惯上并不受到任何限制和非议。尤其是间接的错辈婚配更是如此。从前,鄂温克人还通行“夫兄弟婚”、“妻姐妹婚”,即同一氏族的女子为同一氏族男子的妻,而同一氏族的男子则为同一氏族女子的夫。现在这种习俗已发生变化:妻死后可续娶其妹为妻,但不  相似文献   

2.
彝族先民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婚姻形态上形成了等级内婚、民族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婚以及转房婚等特点;在明清彝族社会的急剧变革中,改流相对彻底并有大量汉族移民进入的滇黔地区逐渐打破其原来的婚姻传统,而凉山彝族地区却由于家支制度、宗教力量、习惯法等传统势力以及商品经济不发达、彝汉矛盾尖锐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或制约,其传统婚姻的特...  相似文献   

3.
青海回族婚俗文化回族普遍实行族内通婚制。若要娶(嫁)外族人,对方须改信伊斯兰教,随回族习俗,民间称之为“随了”。在历史上,青海回族中存在着倒插门婚、换门亲、上门婚、姑舅亲婚、续亲、姊妹婆夫亲婚等多种婚姻形式。倒插门婚:双方定婚后,若遇男家有困难或其他...  相似文献   

4.
关于契丹的婚姻制度,过去有些同志曾论述过。他们或把契丹的婚姻制度,说成是部落外婚制,或认为是“严格的氏族外婚制,部落内婚制”。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阐明契丹婚姻制度的实质,契丹的婚姻制度,应是胞族外婚制。  相似文献   

5.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和华坪县的各个村落之中。他留人的婚姻文化主要经历了从对偶婚到姑舅表优先婚,再到现代专偶婚三个不同阶段。他留人在婚姻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从族际内婚制到族外婚扩大了其通婚范围,族际共同的婚姻生活有助于消除关于他者的消极刻板印象,另外在互相通婚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涵化,也是族际相互认同的基础。这些都有助于消解当地人“水牛是水牛,黄牛是黄牛”这样泾渭分明的族群身份认同意识,进而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本文拟从彝族他留人的婚姻文化变迁这一视角入手,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明代永顺土司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明王朝“以夷制夷”的政策下求得自身地方权力的巩固和稳定,联姻成为永顺彭氏家族势力扩展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基于建构权力网络的需要,永顺土司形成了土司等级内婚、姑舅表婚、同姓为婚三种特殊婚俗.尤其是永顺土司为应对局势变化在婚姻对象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凸显出土司婚姻极强的政治功利性的特征,且围绕着政治婚姻特点又派生出婚姻交换圈的有限性、女性不拘辈分、成婚年龄小及妇女在家庭中地位高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说,土司婚姻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与权利平衡的结果,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民族学界关于血缘婚的论述,大多指母系血缘婚而言,很少涉及父系血缘婚。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女系血缘婚,是从母方世系来确定,指母方亲属之间的婚配;所谓父系血缘婚,是从父方世系来确定,指父方亲属之间的婚配。这两个概念不能含混不清,一概而论。有些学者援引一些民族学材料或神话、传说的兄妹婚配的例证时,没有说清楚是从母方世系来确定的兄妹关系还是从父方世系来确定的兄妹关系。因为在血缘家庭阶段,同母所生的兄弟姐妹之间可婚配。但在母系氏族制时代,母亲与父  相似文献   

8.
北朝皇室婚姻关系的嬗变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北朝的婚姻制问题上,传统看法是这一时期婚媾侧重于门第阀阅,即使皇室也不例外。郑樵在《通志》中就曾指出:“自隋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这种说法和士族婚姻制完全相符,与南朝国婚“並用世胄”也很吻合,但同北朝皇室的婚配情况则不尽相同。本文试图探究北朝皇室婚媾的嬗变及特点、它与南朝婚媾的异同,以及对北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云南省的许多少数民族中,不久以前还流行着一种不同辈分的人互相婚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异辈婚”。异辈婚的产生与人类婚姻形态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的存在又有着种种不同的特殊原因。对异辈婚进行分析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界尚未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探索人类婚姻形态发展的各个环节,弄清原始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骨系”等级婚制是卓仓藏人婚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婚姻形式而言,它是一种等级婚,它的产生,主要来自阶级制度.在卓仓藏人用以强化族群属性的各种手段中,“骨系”等级婚制的保留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卓仓藏人“骨系”等级内婚制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1.
cross cousin 和 parallel cousin 是民族学中的两个西文术语,俄文称(或)和。在国内和港台著作中,前者通常译作“交表”、“交错从表”或“交错姑舅表”等;后者则译作“平表”、“平行从表”或“平行表亲”等(参见《民族译丛》1988年第4期,第71、76页;《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蔡俊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93页;《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的家庭史与婚姻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湘西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原始杂居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单偶婚等形式,其家庭也经历了原始群大家庭、母系氏族制家庭、父系大家庭、个体小家庭等形式。从湘西土家族遗存的现代婚俗中,我们大致可以窥探湘西土家族特有的家庭衍变的历史形态,并思考如何顺应历史趋势建设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13.
徐铭 《民族学刊》2012,3(3):24-28,100-101
扎巴藏族的母系制走婚习俗,历史文献包括当代的道孚县志都无记载.冯敏《扎巴藏族——21世纪人类学母系制社会田野调查》一书的“婚姻”部分首次运用人类学方法详细考察了扎巴藏族母系制走婚习俗与父系制初期的婚姻家庭形态,并讨论其对人类婚姻体系演进史的意义、对偶婚比走婚进步的意义以及母系制婚姻存在的解释.透过该书的材料可以发现,扎巴藏族婚姻的变异与男女分工及社会经济状况、国家的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紧密相关.面临村寨搬迁的扎巴藏族要妥善安置,不要影响如母系制婚姻家庭的人伦关系.  相似文献   

14.
青海蒙古族婚俗文化青海蒙古族的婚配形式为一夫一妻制。在同姓、姑表及姨表兄妹之间均不通婚。在婚姻的缔结上虽有听凭“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包办婚姻,但青年男女自主其婚的机会也是很多的。过去讲究“门当户对”,头人等上层之“大家阎秀”一般不嫁平民百姓,但小家...  相似文献   

15.
王晓天 《世界民族》2006,8(2):56-59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氏族外婚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图腾”一词的由来、含义,以及图腾起源、图腾崇拜的本质、图腾与禁忌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说明图腾既非古代神话也非现代预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景颇族是我国保留有较多的原始社会残余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前,在经济方面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和旱谷。生产水平较低,但已能提供一定数量剩余产品。手工业、畜牧、采集都只是家庭副业,交换主要发生在民族间,与周围民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在生产关系方面保留着农村公社的特点:土地村社所有和私人占有。已出现个别相当于地主富农的剥削者。奴隶制没有充分分展,即在村社的基础上向领主制和地主经济两种类型发展。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保留着山官制的等级制度:官种、百姓和奴隶,但奴隶等级已只有个别家庭奴隶了。同时又受着傣族土司和当地县政的双重统治。在习俗方面,婚烟行一夫一妻制,等级同婚,同姓不婚,姑舅表优先婚配。婚前有恋爱自由,但结婚一般由父母包办,实行买卖婚姻。宗教迷信中万物有灵的观念点主要地位,宗教活动很多,祭司有较高的地位。总的说来,解放前景颇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内外各种条件影响下,发展是跳跃式的,形成了社会经济多种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嫁奁与彩礼土家族嫁女,送嫁奁陪嫁与收纳彩礼,成为全族不成文的“族规”。有人认为,这起于封建婚姻礼俗,嫁奁与彩礼被作为门第的标志,衡量女方身份的尺度。但是,若对其源流作番考究,则会发现这并非为封建婚姻礼俗,而是作为氏族族徽的象征,远古图腾崇拜的标志,为母系氏族社会族外对偶婚制向父系氏族社会单偶婚制过渡的产物。人类从蒙昧时期进入野蛮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便产生了氏族图腾崇拜,随之防止乱伦的性禁忌也萌生了。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指出:“只要有图腾的地方,便有这样一条规定存在:同图腾的各成员相互间不可以有性的关系,亦即他们不可通婚。”对此,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我国已处于奴隶制时代的末期,但那时的婚姻状况还是以家长制家庭形式为基础的,并且还保留着许多更为原始的遗存。《左传》虽然记事简略,而且又主要是记录贵族的史事,但它还留下了不少春秋时期原始婚姻材料。其中有对偶婚的,有群婚的,有血缘婚的,也有乱婚的,然而,这些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是不能同“与个体婚制并存的男子和未婚的妇女在婚姻之外发生的”“而且日益变公开的买淫”的杂婚划等号的。  相似文献   

19.
陆群 《民族论坛》2010,(6):18-19
人类的家庭史与婚娴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湘西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原始杂居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单偶婚等形式,其家庭也经历了原始群大家庭、母系氏族制家庭、父系大家庭、个体小家庭等形式。从湘西土家族遗存的现代婚俗中,我们大致可以窥探湘西土家族特有的家庭衍变的历史形态,并思考如何顺应历史趋势建设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20.
民族(зтнос)由许多不同的和相对独立的成分所组成,然而它通常又是相当稳定的整体。这就必然会提出一个问题:民族的稳定性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显然不能从一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的稳定性的保持是与一系列因素相联系的。我们认为,广义的内婚在这些因素中占有特殊地位,这种内婚被理解为主要在本共同体内缔结婚姻。至于原始社会的基本民族社会基层组织——部落,其内婚似乎是普遍承认的。但这种承认不能动摇用异族人的氏族—部落组织来引证个别适应情况和部落之间的婚姻,因为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