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日本好以“亚洲的代表”自居。日本要代表亚洲如何如何的言词,经常见诸报端。不久前,参加伦敦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似乎就力欲显示出这一“亚洲代表”的身份。 日本权威的《广辞苑》对“代表者”一词的解释是:“代法人、团体或某个人向外界表示其意愿的人。”这个词义解释中有两个  相似文献   

2.
日本进口贸易的 30 %、出口贸易的 5 0 %在亚洲 ,但由于日本“重欧轻亚”的传统 ,其亚洲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亚洲国家 (地区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向偏重欧美研究的日本开始高度重视亚洲的研究 ,出现了“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的说法。所谓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 ,实际上是有别于过去日本“亚洲研究”的一种说法。日本过去的亚洲研究 ,着重研究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 ,而且是在“欧美文化先进”、“日本文化先进”的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新亚洲学”是以东亚为中心 ,在经济、国…  相似文献   

3.
海部首相1990年2月在日本国会发表施政演说中提出了“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的新设想。这个演说,给日本国家发展指出了新方向,对其外交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一) 在日本,家庭问题已严重到总理大臣必须表示关注,政府也要适当过问的程度。中曾根首相做施政方针演说时曾慨叹过:在一片经济繁荣声中,日本人和日本的家庭,常常有一种“孤立威和不安威”。他认为,“充实家庭的基础作用”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经济企划厅每年编印一本《国民生活白皮书》。共1983年版,打破以炫耀生活水平为主的惯例,着重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日本人的亚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日本人的亚洲观兴一郎日本在寻找它失去的身份随着亚洲经济正以高速度增长以及坚挺的日元迫使日本工业转向在其它亚洲国家建厂,“亚洲”对于日本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然而,日本不准备面对亚洲的新形势,因为日本还没有解决那些使它与其他亚洲国家建立良好关...  相似文献   

6.
战后,某些日本人否认过去的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其根源何在?人们纷纷探究,本文认为“皇国史观”是某些日本人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思想根源。  所谓“皇国史观”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史观,是日本天皇制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核心是将日本的种族、天皇、宗教、文化等说成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视为“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正义之战”;将为侵略战争卖命看作效忠天皇、“为国捐躯”的“英灵”。一、狭隘民族主义的渊源  幕末的复古思想家们,从古代日本神话传说中找到了日本是“神国”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一些民间人士为对抗美欧和维护在华权益,提出了大亚洲主义论。该论虽在日本言论界占有一席位置,但它既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所不屑,也未被现实的外交政策所用。但大亚洲主义论主张中日相互依存的原则,在思想史上发挥了指向迥异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建立 《日本学刊》2006,7(6):131-142
迄今为止的日本国民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大问题上。关于前者,先行研究多侧重于与欧美国家的比较,而忽略了与在文化渊源上关联很深的亚洲国家的比较,其研究成果对某些人宣扬“日本文化特殊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后者,大多数的先行研究都非常重视从“风土论”即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究日本国民性的成因,而从社会历史条件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则略显不足。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加强对日本国民性的前瞻性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德〕Ch-K.科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更新》杂志第26期里批判地探讨了“儒教”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指出了对“亚洲”资本主义从文化方面加以阐述的片面性。作者认为,关于“亚洲”资本主义的讨论应该把文化差异以及政治经济的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1971年6月提呈文部大臣的报告书《关于扩充和整顿学校教育的基本对策》中,正式提出了全面改革日本教育的主张。十年后的1983年12月,中曾根康弘又在其竞选演说中宣称: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要实行包括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育制度、从教育内容到教师素质、从幼儿教育到老人教育在内的全面改革。“要把教育作为国家的百年大计”。与此同时,日本还于1984年8月21日成立了由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在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改革。经过经济恢复和飞跃,到1970年前后实现了现代化。日本经济腾飞原因很多,我们认为教育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日本对教育事业极为重视,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说过:“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基本”。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表明:发展教育确实是迈向现代化的捷径。本文试就战后日本各时期的教育改革来探讨教育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日本论的政治化思潮及其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伟嘉 《日本学刊》2001,10(2):35-49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开始 ,诸如“文明的海洋史观”、“海洋国家日本论”、“海洋亚洲论”等说流行于日本 ,对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虽然它们提法不一 ,但都是用海洋文化的理论来研究日本的历史、文化及其同其他国家和区域的关系。为了简便起见 ,本文统称为海洋日本论。我们知道 ,海洋文化的理论框架可以追溯到黑格尔。黑格尔认为 :东方文化是大陆文化 ,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冒险的、扩张的、开放的、斗争的 ,它孕育出西方文化 ;大陆文化是保守的、苟安的、忍耐的 ,它孕育出东方文化。东方文明是静的内陆文明 ,而只有…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政府为了适应国际大气候趋向缓和的新形势,将其外交政策作了新的调整。即:一面从“西方一员”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全世界,强调“为世界作贡献”以改善日本形象,扩大日本的国际影响,谋求世界“一极”的地位;一面从“亚洲一员”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从“脱亚”到“归亚”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李阁楠80年代末期,日本出现了“回归亚洲”的主张。进入90年代后,“归亚”在日本已形成一种思想潮流。实际上,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上曾几次出现过“脱亚”和“归亚”的现象。对此,如认真加以分析便不难发现,这几次“...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日本外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一国外交模式的特点 ,是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种视角。分析日本国民性与日本外交的非理性、假想受害的特点 ,探讨日本人交往中的“协调一致”与外交“暧昧”特征以及“amae”心理与日本外交政策的制定之间的关系 ,可从人文层次理解日本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在亚洲南北并进的侵格方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在《天是御笔信》中明确提出,“日本乃万国之本”,“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千四方”①。日本政府把“富国强兵”列为三大政策之首位,积极向亚洲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侵略亚洲邻国是在“经营南方”和“北进”两个方面进行的,经营南方就是夺取台湾,染指和吞并琉球。“北进’做略是指侵略朝鲜和中国东北。日本政府主张:“为今之计,如能牵制二虏,实行富国强兵,开垦吓夷,夺取满洲、朝鲜,吞并南方,然后挫败美国,制服欧洲,就将无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28日,小泉首相的咨询机构“对外关系工作组”提出了题为《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所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应对中国。从强化日美同盟的建议,到加强其他双边与多边关系的设想,无一不是围绕中国问题排兵布阵。贯穿战略报告的基调,乃是一种全方位的“中国威胁论”。该报告承袭了日本决策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动的“政治大国化”、“普通国家化”进程的理念。逐步摆脱战后体制、走向政治大国,乃是该报告追求的基本目标。该报告总体上反映着现阶段日本各界对其21世纪外交战略的犹豫彷徨状况,尚未能从“战略贫困”的迷惘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18.
在晚清至民初时期中国处于相对衰弱地位的背景下,梁启超和章太炎以明治维新为蓝本,肩负了探索中国近代革命道路的民族使命,从被压迫民族立场对已经兴起的近代日本亚洲主义进行回应,阐述了独自的"亚洲主义"言说。他们都认识到近代日本亚洲主义为抗拒西方的殖民侵略,在主张亚洲国家"互相联合"对抗西方的同时,实质上又包藏对中国及朝鲜等亚洲国家行使霸权主义的野心,揭示了这种日本型"亚洲主义"的欺瞒性。本文以考察梁启超翻译《佳人奇遇》的态度,以及梁启超和章太炎对明治时期盛行的"人种论亚洲主义"所作出的批判性反思为线索,指出他们当时基本态度,即对明治维新成功的钦佩和"同文同种""唇齿相依"论的亲近感。他们开始对日本的"亚洲主义"有过认同,但心情、思路和愿望却与之大不相同,他们对日本"亚洲主义"的反应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由期待、认同到警惕、批判的过程。特别是章太炎组织发起的"亚洲和亲会"及其言论,超越了明治时期"人种论亚洲主义"的藩篱,排斥了日本"亚洲主义"的扩张主义性格,是当今思考"亚洲"以及"亚洲共同体"概念的贵重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寻求新的国际认同是冷战后日本外交面临的重大课题。日本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调整它既作为西方一员又作为亚洲一员的双重身份;二是如何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运用自己的力量。日本外交的这一走向与冷战后亚太地区正在发展的以多边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制度化建设密切相关。重视多边主义的解决办法正在成为日本外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不良债权的处理看日本经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日本政府的观点较为积极和乐观。小渊首相在1999年初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将1999年定为“日本的重建元年”,承诺政府将努力恢复景气,实现0.5%的正增长,同时他也呼吁国民要从“严重的悲观主义”转向“建设性的乐观主义”。直属于首相的智囊团“经济战略会议”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描绘了两幅图画:一种是通过彻底清算泡沫经济后遗症和大胆进行结构改革,两年内日本就可能走上自律增长的轨道,1999—2002年的增长率依次为0.5%、1.5%、2%和2.5%;另一种是若结构改革实施不力,日本经济可能出现长期停滞,在1999年以后的数年间,日本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