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选》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此书选录了东周、秦、汉、三国、晋、宋、齐、梁八代诗文作品700余篇,英华荟萃,佳作如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远在隋唐之际,就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文选》。当时称研究《文选》的学问为“文选学”。“文选学”研究的方面很多,内容也很丰富。本文拟对《文选》的编者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文选》的主编者是梁昭明太子萧统,是毫无疑义的。《梁书·昭明太子传》云:“所著……《文选》三十卷。”《南史·梁武帝诸子传》云:“(昭明太子)所著……《文选》三十卷。”《隋书·经籍志》著…  相似文献   

2.
《文选》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因为此书所选录的诗文多为名篇佳作,受到历代文人学子的重视,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一般认为,《文选》编成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至中大通三年(531)之间,在《文选》编成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对《文选》进行研究,例如,隋代萧该著有《文选音义》。萧该何许人也?《隋书·何妥传》云:“兰陵萧该者,鄱阳王恢之孙世。少封攸侯。梁荆州陷,与何妥同至长安。性笃学,《诗》、《书》,《春秋》、《礼记》并通大义;尤精《汉书》,甚为贵游所礼。开皇初,赐爵山阴悬…  相似文献   

3.
“文选学”兴于唐初,经宋、元、明的发展,至清而大盛,有关《文选》校勘、注释、评述的著作,有清一代,见于骆鸿凯《文选学》著录的就有四十余种,而胡绍焕所著三十二卷《文选笺还刚是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著作之一,骆氏誉其书“即文字声音以通治训,分推测证,前此选学诸家所未有也(《文选学·源流》)”。足见其对是书的重视!然而所借的是,对著者胡绍煐其人却知之甚少,在近些年的出版物中竟有人张冠李戴,把著者名字弄错,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中错为“胡文瑛《文选笺证》三十卷”①;又《昭明文选笺证》的“影印说明”中也题…  相似文献   

4.
《文选》文体分类再议穆克宏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诗文总集。它的文体分类,在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值得注意。关于《文选》的文体分类问题,一些研究者已有论述。本文拟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文选》的文体分...  相似文献   

5.
由《文选》诗赋立目看萧统情感意识及宫体诗审美机制查屏球《昭明文选》与《玉台新咏》都属梁代东宫文人集团的产物,但雅俗之别判然分明。宫体诗之恶名自来就由《玉台新咏》一书承担,后人极少将宫体诗与萧统《文选》相联系。依今人考证《文选》成书于普通末至中大通初(...  相似文献   

6.
紧紧把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特色侯汉瑜,叶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邃的思想特色,浓厚的民族特色。它可以说是时代特色、思想特色、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体。紧紧把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特色,对于全面、完整、准确、系统地领会贯彻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7.
李善与文选学顾农(一)以《文选》一书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之学──文选学,可溯源于萧该、曹宪,而它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则李善是奠基人,作用最大。萧该为萧统堂侄,生平附载于《隋书·何妥传》,撰有《文选音义》,《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文选音》三卷,两唐志并作十...  相似文献   

8.
赋的文学特性与《文选》列赋为首的原因张廷银对《文选》的研究现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但其选赋为首这一问题至今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清人章学诚曾对《文选》冠赋为首提出疑异:“每怪萧统《文选》赋冠诗前,绝无义理,而后人竟效法之,为不可解。”①因...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张金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光辉典范。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选集注》在校勘《文选》刊本正文及注释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文选集注》和宋代《文选》刊本的文本关系中找到《文选集注》在我国流传的蛛丝马迹。在以北宋本为首的刊本李善注本系统中,其李善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刊本李善注本中混有《文选集注》中所存《钞》和陆善经注的内容;同时,刊刻于南宋的《文选》尤袤刻本李善注也有与《文选集注》写本相一致的地方。众多迹象表明,北宋本校理者及南宋时期尤袤刊刻李善注时,应该看到过类似于今天所见《文选集注》残卷的集注本子,并参考吸收了《钞》、陆善经注以及类似于集注本的李善注。这反过来说明,《文选集注》是我国唐代人所编撰,在宋代仍有流传,有些部分被吸收编入李善注。  相似文献   

11.
张富春 《中州学刊》2007,(2):201-203
《三谢诗》由宋人唐庚辑《文选》谢灵运、谢惠连、谢朓三人之诗而成。经与奎章阁本、尤刻本《文选》对校,我们可以发现宋嘉泰本《三谢诗》辑自刊于仁宗天圣四年(1026)的平昌孟氏五臣本《文选》,而非六家(臣)本《文选》。宋嘉泰本《三谢诗》具有很高的文选学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昌孟氏本的节选本,而平昌孟氏本则直接《文选》的最早刊本——五代后蜀毋昭裔本《文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初探─—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书笔记蔡金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也是邓小平新的社会主义观的理论表现。深入研究邓小平新的社会主义观,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13.
萧统与声律说──《文选》登录齐梁诗剖析陈庆元(福建师大中文系)近年,对《文选》选文的标准的研究,除了继续对《文选·序》"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深入探讨外,又注意到昭明太子《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的主张及其儒家思...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反腐倡廉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潘光霞《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进一步论述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诸多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论加快发展经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点体会詹宏松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许多篇幅是论述发展、特别是加快发展经济的。这是《邓小乎文选》第三卷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快发展经济的论述,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文选》李善注引唐前别集四十余种,此四十余种书后世几乎全部亡佚。今凭李注尚能窥唐前部分别集之一斑。尤为可贵的是,李注不仅援引唐前别集中资料注释《文选》,还据别集中原文与《文选》诗文作比勘与考证,保存了文本的一些异文,显示了《文选》诗文在别集、总集中的一些不同面貌,可为探讨《文选》诗文前源文献以及《文选》的成书情况提供线索,并有助于考察唐前别集的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文选》诗歌的时间模式,可以说明汉末至南朝时期诗歌的基本表现形态。按照时间概念的内在结构,出现于《文选》诗歌中的时间可以划分为聚焦、对立、流逝、综合四种模式类型。从具体的数量、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见它们对传统诗歌时间模式的继承与创新,而且可见这些时间模式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与规律,从而突现《文选》诗歌一以贯之的主题──伤逝。  相似文献   

18.
《昭明文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文学选本是历史的偶然,而它作为选本中“影响最广大者”却有其必然性。这一必然性体现在《文选})编纂的指导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上。由主编者萧统执笔的《文选序》作为其文学思想的说明,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本文拟联系《文选》的编选实践,对《文选序》提出的“时义”观及其唯美倾向作一初步探讨。一、“文之时义远矣哉”传统的文学批评往往通过追溯“文”的渊源及流变,以获得对文学的历时性把握。南北朝时代又自有其特殊性。受魏晋立风的波及,一些文论家的文学史观呈现出历…  相似文献   

19.
《文选》《文心雕龙》《诗品》三书,形式与范围虽不同,但都是集大成之批评著作(只是昭明本以文选形式出现),并且成书相距不远:《文心雕龙》成于齐末①;《诗品》成于梁天监12—17年③;《文选》成于梁大通2年一中大通3年③。故心雕龙》论诗,虽云涵括众体,重点却在五言:《诗品》所评,虽称“止乎五言”,但正如近人许文雨所云,“仲伟评小谢绮丽风谣,已非尽五言。又评夏侯湛见重潘安仁,以《世说》考之,乃湛《周诗》为安仁所称,然《周诗》实四言也。可知古人著书,例不甚严”④。而《文选》所录诗共443首,五言却占396首。故通过…  相似文献   

20.
2012年8月24日—28日,"中国文选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文选学会、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文选研究所主办,河南大学国学研究所、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协办。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文选》文献学、《文选》学史、《文选》与汉魏六朝文学、《文选》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及中国学术文化等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国文选学会会长许逸民总结说,本届年会收到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