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验科学借助于归纳的逻辑从单称陈述推理全称陈述的真理性,是不可靠的;同样也无法从一个特称陈述为真,证伪一个全称陈述.事实上,经验科学不可能产生对理论的最终证实或否证.科学陈述的客观性在于它们能被主体间相互检验,其科学性是命题的可检验性即经验的科学的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证明一个理论是科学的,在于表明这个理论是可错的,它接受被否弃.科学的规则不保护科学中的任何陈述不被证伪,使科学是并永远保持是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2.
“普遍性”是弗雷格概念文字的初始符号。弗雷格有关“普遍性”的探讨其实是关于全称量词的探讨,他基于“普遍性”符号,从现代逻辑的视角对全称量词进行了说明。在这样的说明下,全称量词是表达思想的普遍性的语言标志,全称量词的涵义是思想的一部分,全称量词的意谓是二阶概念,它通过对个体域的限定,从而对(一阶)概念加以限制。运用概念文字,弗雷格揭示了自然语言中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句子的逻辑形式。借助于王路教授提出的句子图式,可以从语言、涵义和意谓三个层面分析弗雷格关于“普遍性”的思想。弗雷格的“普遍性”思想对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形式逻辑同一性原理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可替换定律,这个定律指出:如果a和b都是指称同一个对象的词项,即a=b,则可以在关于a的陈述Φ(a)中用b替换a。得到Φ(b),若Φ(a)真则Φ(b)真。这个定律的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既然a和b都是指称的同一个对象,关于a的陈述也就是关于b的陈述,即都是关于这同一个对象的陈述。只要这个陈述是关于对象的真陈述,用a或用b,它都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却有例外,看如下几个推理:  相似文献   

4.
分析全称归纳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剖析了全称归纳与全称概括的特点、逻辑功能及作用。阐述全称归纳与全称概括所属的不同类型传统归纳逻辑与现代谓词逻辑。从理论和实际运用方面分析它们的某种一致性及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都”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有两个义项,一个是程度副词,有突出句子隐涵义的作用;一个是范围副词,是一个全称量化算子。作为全称量化算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在量化对象上存在差异。在宽泛的“连……都……”句式中,“都”表示把语句的衍推中存在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其他情况下,则是把语句的预设中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都”在句法结构的表层是处于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在句法结构的逻辑语义层面则处在句子的最上层。  相似文献   

7.
“无A不B”构式可表达全称肯定命题SAP,也可表达必要条件蕴含命题?A→?B,其不同逻辑意义是构式常项和变项互相作用的结果。常项“无”“不”以双重否定表达全量肯定,A项保持体词性或被强制体词化,B项保持谓词性或被强制谓词化,其逻辑意义为SAP。A项、B项同时保持谓词性或被强制谓词化,常项“无”“不”和A项、B项或谓词化A项、B项分别结合为?A、?B两个小句,构式强制赋予两个小句以蕴含关系,其逻辑意义为?A→?B。识解区分其两种逻辑意义可根据构式的语块、A项的语义、A项和B项的语义关系、A项和B项的词性组合、语境和百科知识等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逻辑实证主义为实现其“拒斥形而上学”(即拒斥传统哲学)的纲领,提出“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的理论。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凡科学的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有意义的命题组成的。传统哲学的命题,仅仅是在表面上与综合命题或分析命题相似,实际上它既不能被经验证实,又不能被逻辑证明。所以,哲学的命题是毫无意义的,由无意义命题所组成的哲学理论就应该抛弃。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经验证实原则”的初衷是要通过经验达到强的证实,即完全的证实。然而,经验并不能证实全称命题,一种科学理论用经验来达到强的证实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些逻辑理论认为,一个全称命题是真的,并未断定其主项的对象是存在的,这就给有关直言命题推理带来了困难。为使推理成立,就必须假设全称命题主项的对象是存在的。但本文认为,当谈论全称命题的真假时,其主项对象的存在就已经被设定,因此无须再进行假设。同时要对“存在”作广义的理解,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世界的范围之内。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直言命题有关推理问题,而且也能有效地利用文恩图来判定推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悖论性语句是具有悖论性质的语句,特点是从其真可以推出其为假,从其假可以推出其为真;陈述是陈述句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陈述句就有一个陈述;命题是反映对象事实的思维形式,特点是要么真要么假。悖论性语句构成了陈述与命题的区别之所在。真值承担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任一对象,如果是真值承担者,则它必须(i)′必须或者真或者假,不能既不真又不假;(ii)′必须或者不真或者不假,不能既真又假。悖论性语句不能符合真值承担者条件,因而陈述不能作为真值承担者;命题符合该条件,是真正的真值承担者。  相似文献   

12.
基本算法语句主要包括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了这四种基本语句在教学中常见问题,重点介绍了循环语句在解题中常遇到的几种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进行了政治哲学的解读。《苏格拉底的申辩》作为一篇法庭呈辞,可细分为公民之言和立法之言。通过对这双重言述的辨析,可以看到Apologia作为申辩,苏格拉底对哲学做出了政治辩护;Apologia作为道歉,苏格拉底则对城邦事物做出和解的姿态并对哲学自身提供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审计理论中,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认体现在报表层次和交易账户余额及认定层次两个方面,但在审计实践中,对重要性水平的理解和确认还存在疑惑。由会计基本原理可以证明,确认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可以只考虑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且确认一个重要性水平即可。此外,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只需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合并会计报表中流行的“坏帐准备”抵销分录以及企业集团内部一方的商品 (或产品 )出售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 ,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这样将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股关系进行人为粉饰会计报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针对 2 0 0 1年度以来会计报表造假问题列述了鉴别会计报表真伪的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直觉体悟是《庄子》"三言"艺术思维的基本方式。为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与艺术感染力,庄子直觉思维中使用了以一统万、以有显无、以物观物、以外托内、正反互见,即"统"、"悟"、"顺"、"衬"、"逆"等方式,使其文章形成了"汪洋自恣以适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论孔子君子人格观的诗性言说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君子”,是孔子理想的现实人格;“君子”人格观,成为其伦理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君子人格,孔子使用了理性言说的方式进行理性阐释,从而体现了先秦时代的哲人所具有的理性高度。同时,他还使用了诗性隐喻的言说方式阐述君子的人格、评价和教育弟子,从而使其言说呈现出一种原始“诗性(智慧)”的特征,并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探讨和论述了美国英语间接陈述句中的混合时态运用问题 ,并列用笔者所阅读到的大量的权威资料阐述了多种间接陈述句中混合时态的使用情况 ,从而证明这些用法不仅是正确的 ,而且正逐步广泛地在美国英语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的公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不符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原则 ,应加以改进 ,如增加收益分配表和股权结构变动表 ,丰富报表注释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