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英语课程正面临尴尬局面,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交叉重复,也有个别地方表现为徘徊不前,造成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教学的费时低效。文中从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价值取向、学科价值取向和个体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出发,将现行的大学基础英语或通用英语(EGP)课程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转移并进行有机统整,有助于大学英...  相似文献   

2.
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多面性,既有因人类长期共同利益需要保持相对恒定追求的一面,也有因各种功利性目的而采取的多元化选择。在多元价值取向中,知识本位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价值取向的拉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摇摆,三者共同构成了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科学融合、专业和课程开发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实用性与以就业为导向的价值取向的辨证统一、当前价值与未来长远价值的有机结合等特征,这为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起源、特点、分类以及在国内的发展,论述了EGP(通用英语)和ESP的关系,分析了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不足,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两大问题和所面临的困境:英语教学目标过低,英语教学尚未结合学生的专业;教学课时减少,课程被边缘化。最后指出,要摆脱困境,帮助实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懂外语的专业人才”这一高等教育总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应当从“打基础”转向“为专业服务”,教学内容从“通用英语”转向“专门用途英语”。  相似文献   

5.
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陷入“两难”困境,其矛盾集中于“离农教育”还是“务农教育”、“实施普通教育”还是“提供职业教育”等两个焦点。笔者分析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四个基本因素和提出了确定农村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四项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有的价值取向,批判了“‘面向三农’是农村教育定位的严重误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缺乏目标取向均衡性和目标设计全面性;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缺乏内容取向经验性和内容组织逻辑性;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实施取向协调性和实施过程游戏性;在课程评价方面缺乏评价取向多元性和评价组织平衡性。针对“价值融合”已成为课程取向的发展趋势、“儿童发展”是课程存在的唯一价值、“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精神,教师应树立“引导、支持、发展”的教育观,确立“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儿童观,建立“幼儿为中心、游戏为精神、体验为目的”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评价的目的,并非在于评价教学效率的高低,应当用教学效能评价观代替教学效率评价观,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应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价值取向,体现以英语为专业发展之工具的课程价值观。为此应改革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合理构建“环境英语 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双语教学”即所谓“一个环境三个阶梯”的英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建部已有20余年,承担着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大学俄语本科教学,研究生英语(非专业)教学及“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方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课程研究者曾把课程实施的取向概括为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也各有其局限性。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要求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已经不限于“忠实取向”.而要倡导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课程的顺利实施.语文教法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的取向为基点,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对课程定位与设置的误读.因此,今后大学英语教改工作应在正确解读国家对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重心,整合第一、第二课堂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融宏观与微观为一体,"致用"为课程取向的多维度大学英语课程现,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最终落实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复合式电旋风除尘器特征结构和基本原理.根据含尘气流在电旋风除尘器中的受力情况,推导出其冷态模化的主要相似准则,提出静电离心分离相似准则Sel,明确了该种除尘器的近似模化条件.利用大量影响除尘性能的实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复合式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总效率和总阻力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2.
"先王制礼论"是荀子关于礼的起源的论述。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事实上,荀子在其理论体系中,不仅回答了"先王制礼"的可能性,而且还阐述了"先王制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先王制礼论"与"性恶论"、"明分使群说"、"化性起伪说"以及"礼有三本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荀子极富特色的礼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道德教育的概念入手 ,揭示出道德教育研究中逻辑地存在着的道德、教育、道德与教育互合等3种取向。 3种取向的研究分别形成了道德教育理论的 3种形态 ,即道德教育之道德论、道德教育之教育论、道德教育之道德与教育互合论。这 3种形态的理论统称为道德教育“要素论” ,与此对应的是道德教育“因素论” ,“因素论”以“要素论”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逻辑取径之分及其理论形态之别 ,对认识、反思、拓展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民法本位观探正——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法本位问题在我国当今争鸣雀起。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现代民法社会本位论、权利本位兼社会本位论等。民法社会本位说中的“社会”,难以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社会本位不能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和本位价值取向。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我国民法应当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不必牺牲自己本份的私主体权利本位而代之以社会本位。  相似文献   

15.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民法及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16.
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内皮细胞(CEC)变化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和Hladovec法对加服中药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于急性期、恢复期等分别检测血ET-1、NO和CEC.与未加服中药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比较,其恢复期和1年后血ET-1、NO和CEC水平明显下降,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益气补肾活血中药可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ET-1、NO的合成,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  相似文献   

17.
民法本位问题在我国当今声名鹊起。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现代民法社会本位论、权利本位兼社会本位论等。民法社会本位说中的“社会”,难以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社会本位不能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和本位价值取向。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我国民法应当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不必牺牲自己本份的私主体权利本位而代之以社会本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文化人类学理论的两大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文化人类学 ,各种理论彼此激发 ,相渗互补 ,推动了其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广化。2 0世纪文化人类学众多学派的理论 (传播论、历史具体论、新进化论与整体论、功能论、结构论、解释论 ) ,以研究文化的演变历程和内在状态为不同取向 ,分别汇成两大理论之流 ,一是探讨人类文化史的演变 ,一是探讨文化的整体、功能、结构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
对电影的认识历来表现为有机整体与机械整体两种不同取向.中国电影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现象的实质是机械整体思维方式下的电影综合艺术观的反映.有机整体论视野中的电影创作虽需综合各种艺术手段,但它是各部分协调合作和精妙秩序下整合效应(即新质)的产生;电影审美接受中,人的知觉系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整体,而不是感觉元素的拼凑.  相似文献   

20.
语义指向结构模式的多维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语言表达多维度的特点,致使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也呈多样化的态势.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为前指与后指、顺指与逆指、邻指与隔指、专指与兼指、单指与多指、强指与弱指、显指与潜指、内指与外指等八种.对语义指向结构模式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