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珂 《南都学坛》2002,22(3):59-65
2 0世纪 2 0年代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建设时期 ,社会的相对稳定为新诗的文体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五四时期新诗的政治化革命向艺术化改良发展 ,使 2 0年代真正成为了中外诗歌大融合的时期。 2 0年代中期 ,特别是 1 92 6年是新诗文体建设最重要的年代 ,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的确立标志着新诗文体由自发进入自觉。新诗在 2 0年代不但建设起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两大诗形 ,还建立起小诗、长诗、新格律诗三大诗体 ,散文诗和自由体诗的建设也较有成就  相似文献   

2.
小诗是表现刹那间的情绪感受与零星思想观念的一种诗体。小诗的兴盛有三种原因 :1.是时代社会生活的必然反映 ,2 .是诗歌本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3 .是中外诗歌形式直接启发和借鉴的结果 ,它受日本和印度诗歌的影响极深。小诗具有短小集中、精炼含蓄的特质 ,富于浓郁的哲理性与自然冲淡的格调  相似文献   

3.
1926年创办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是20世纪20年代复兴国学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虽在实际运作中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延续,但其根本动力却是源于陈嘉庚的办学理念,是厦门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在国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所进行的尝试,有过自己的贡献,在中国学术传承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与新创建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实际结合起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普遍吸收劳动者来管理国家的思想,在苏维埃机关中实施了"工人成分占多数"的政策。本文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维埃干部政策这一最重要部分真正的政治思想,进行了较客观地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战结束后,英美围绕海军军备展开了激烈的争霸: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海军条约,使两国在主力舰吨位数上达到平等。日内瓦会议上英美之间又重开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等非主力舰的军备竞争,但最终没能达成协议。由于政治、经济、民众舆论等方面的原因,两国海军军备矛盾终于在1930年伦敦会议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 2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随着中国国内政局的巨大变动而调整,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北伐时美国敌视中国革命;南京政权建立前,对中国内战持“中立”姿态;南京政权建立后,则率先承认了南京政权,由此开始了双方长期的较稳定的友好关系。这种调整符合美国在华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在外部环境方面对于刚建立的南京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祥子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一反19世纪晚期以来长期相对落后之常态,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飞跃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了法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对此,本文试图作一肤浅探讨,以就教于方家。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河北兵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兵灾,是因战争而造成的骚扰和灾害。20世纪20年代的河北,军阀连年征战,致使兵灾频生、种类纷杂、祸及面广。兵灾破坏了农业生产、打乱了农村社会生活秩序,给农民造成物质上的巨大损失和精神上的极大伤害。兵灾的根本成因是社会关系失调引发社会环境失控,兵灾问题的解决也只能通过社会变革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10月,约翰·布林坐在自己位于印第安纳州卢明顿家中的餐桌旁,翻来覆去地用词汇闪卡帮助他的大儿子本准备SAT考试。整个复习的过程无聊又单调,每次本说错一个词,弟弟凯西就在一旁嘲笑他。看起来除了凯西,没有人对这个活动乐在其中,而且这些闪卡似乎对本的帮助作用也不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初,美日在华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争夺:经济上凭借自己的实力来削弱、排挤对方;政治上不惜代价分别扶植代理人,以求控制中国中央政府;当中国大革命兴起时,美国抓住时机,通过扶植、控制南京蒋介石政权,进而控制中国,在美日角逐中最终胜出。总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德国是中国钨砂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从魏玛时期起德国就已通过民间贸易的方式从中国进口钨砂 ,在 2 0世纪 2 0年代便已是中国钨最大的买主 ,至 30年代 ,钨砂矿成为中德贸易中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 ,当时出口德国的钨砂 ,主要是通过易货形式进行的。 2 0世纪 2 0至 30年代德国进口中国钨砂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 ,德国从中国进口的钨砂矿数量增长了四倍多 ,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商品 ,从钨砂矿与豆类花生类等其他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比较来看 ,钨砂矿的价格指数与其他商品有着不同的变动趋势。一是钨砂价格指数呈较稳定的上升趋势 ,这与其他商品前升后降的趋势不同 ;二是钨砂价格指数的上升速度快于其他的商品 ,十年增长了 3.4倍 ,这是其他商品所无法相比的 ;三是在其他商品价格跌落的时候 ,钨砂的价格却在上涨 ,表现出与其他商品相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刑法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西法东渐”的过程中,德日刑法学的引进与西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的入华成了一时之特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内的中西之争,在这些争论内,民国刑法学的集大成者蔡枢衡先生倡导的建设中国新概念法学,在时下中国现代刑法学吸收大陆法系刑法学的“化西”进程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拉美地区的经济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一方面对拉美地区采取政治上的收缩政策,另一方面则极力加强经济扩张,加大经济控制,极力排挤英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又累又烦(fan),他发现5岁的儿子站在门口等他。 小孩低下了头说,“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新学制变革中,广东省贡献巨大且处于变革的前列,这与彼时广东省整体的政治情势革新紧密相关。但成败亦萧何,随着政情忽变,累及教育,广东的学制变革失去了前期的优势并陷入停滞。亦推动、亦抑制,教育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休戚相关,近代中国教育的成败往往系于此。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能够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货进口的剧烈下降;民族资本家的创业精神;20年代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民族资本集团;20年代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人民反帝爱国革命运动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性社会转型视角回望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过程,会发现其间埋设了规定着后来中国文论建构中国特色的重要历史线索,这线索由传统、当时国情和西方思想及文化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具有巨大的历史延续力量.这段历史过程分为社会转型发动期与社会转型突转期.前一时期文论集中表现为政文一体、文道混乱及文学启蒙三个要点.政文一体出于政治虚幻,文道混乱出于文不及道,文学启蒙则在于疗救式诊断.后一时期文论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的批判传统与中国特色的张扬个性.传统批判的情绪性是当时社会理性的社会转型式颠覆,张扬个性则是尚无个性时代对于想象中个性的简单化张扬.  相似文献   

18.
20岁那年,我在一家报社打工。主编脾气很古怪,两撇蓬松的白胡子一直垂到胸前。  相似文献   

19.
因为“任个人”的新文化的影响,早年的苏雪林倾向于书写个体的情感经验,这不单是个人青春期而且也是历史青春期很自然的冲动;而抗战时期,苏雪林的创作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文风的变化,更是从个人书写向国家叙事的转变。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创作主体走向成年,走向成熟;二是民族危难的不断催化和加强作用。这使得国家情结在她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自然上升,并最终被确定为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邮政储金初创的10年。在这短短的10年间,我国的邮政储金经历了从制度建立到业务发展的过程,凭着小额储蓄、稳妥安全的经营理念,其储金额、储金局数、储户数等基本业务指标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的不断积累,邮政储金逐步成为中国邮政业和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于1930年被国民政府纳入其金融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