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庄,听起来似乎是山东的一个村庄,但这个山东庄不在山东省,而在山西省临猗县庙上乡。是1945年因黄河泛滥山东昌邑一带农民逃荒来到这里的。现在闻名全国的梨枣专家隋建国,就是山东庄的一员。他高中毕业后一直扎根农村,虽解决了温饱,但一直富不起来。199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听说栽植鲜食梨枣能够发财,便索性住下来学习了半年,初步掌握了各种枣的栽植和管理技术后,又回到家乡山东庄,专门发展梨  相似文献   

2.
王廷相一生三次任职于山东,一次是明正德四年巡盐山东,一次是正德十六年升山东提学副使,一次是嘉靖三年迁山东右布政使。他在三次任职山东期间均有不平凡的政绩。  相似文献   

3.
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谱写了许许多多的辉煌篇章,有了“南看广东,北看山东”的美称。建设“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远见卓识再展宏图。一、建设“海上山东”的优越条件山东自然资源丰富。山东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具有广袤的海域,漫长、曲折、类型多样的海岸带,有美丽的岛屿和良港,以及富饶的滩涂,蕴藏着海洋化工、渔业、矿产、能源、运输、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山东在道光帝的督促下,提出了山东海防的建设方案。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改造船炮,增加水师兵额,加强水师训练,修筑炮台,建设军储仓。尽管这一方案具有保守性和滞后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晚清山东海防建设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山东海防建设方案并没有真正落实。晚清山东海防事业因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依然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刘德增 《社区》2010,(8):60-61
山东人是一群很招人喜爱的国民.到过山东的,与山东人打过交道的,无不啧啧称赞。 山东人何以如此招人喜爱? 是山东大汉那伟岸的体貌?  相似文献   

6.
山东海防建设是晚清海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使晚清社会特别是山东地方社会政治发生了诸多变革。具体而言,晚清山东海防建设,推动了山东的军事近代化,促进了山东地方吏治的整顿,制约了山东内地治安与河务运作,打破了山东沿海居民生活的常态,推动了中央财政管理制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山东”一名,由来已久。战国时代,秦据关中,以太行山(或函谷关)以东六国为山东。汉初贾谊写《过秦论》曾几次提到山东,一则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再则说“山东大扰”、“山东豪俊”、“山东之国”等等,都是沿袭当时人的习惯用语。不过那时所谓“山东”,范围很广,并不是专指今天的山东。正如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以后,关中与山东在政治上对立的状况逐渐消失,山东一名也开始出现广狭二义,其广义仍指太行山以东;其狭义则与今之山东大体近似。《史记·酷吏列传》:“御史大夫(公孙)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儒林传》:伏生“教于齐  相似文献   

8.
自孔子后,儒学的传承是按两条理路行进的,一条是忠于儒家经典"六经"的注释和传播(继承),一条是对儒学的创造性改造(创新).山东是儒学的发祥地,山东的学人因处"圣人之地",自荀子以后就选择了对儒家经典注疏这条理路,而荒于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所以,山东的儒学研究在汉代显赫,自宋以后显得沉寂.这构成了山东儒学发展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是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同步进行的,恰当地采取了以下层为基础、上层为重点,上下结合的原则。这是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特点。山东的上层统战,主要争取山东国民党的当权者韩复榘、国民党派往山东的正规军及各行政区的当权者,使他们弃旧图新,走上团结御侮的道路,实现与共产党合作抗战。抗战前统治山东的军阀韩复榘奉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但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既不愿当蒋介石的驯服工具,也不愿当日本人的忠实奴仆,一心想当土皇帝,总想利用蒋、日矛盾,保全自己。1935年华北事变后,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推动着韩复榘向抗战阵营转变。1936年,中共中央就有联络山东韩复榘、绥远傅作义、山西阎锡山和北平宋哲元等共组北方  相似文献   

10.
山东平邑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是山东方言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方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山东平邑方言的音系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山东的留学教育始于清末新政时期。在清末留日热潮中,山东约有600名官费及自费留学生东渡日本,是清末北方的留日大省。山东留日生回国后,一方面积极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参与辛亥革命,促进山东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现代教育在山东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引进和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山东现代教育的早期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方式、形成过程等,与其他抗日根据地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和山东敌我力量的变化,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变化过程,历经与国民党合作建立共同根据地、以我为主和共建根据地思想并存、确立“独吞山东”战略并积极实施等三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具有山东特点的发展之路。山东抗日根据地在中共抗战时期实施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及战后实施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是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创造性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山东党政军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坚强执行力。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的史实是中共在全中华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砒柱作用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节选《山东方言研究·概论编》的三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山东史前文 化推断山东方言的产生及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格局的形成,二是结合山东地方历史评述山东方 言在汉语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建国以来山东方言研究的发展道 路。  相似文献   

14.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时期,山东的海防得到了重建与增强。山东的海防建设作为一种面向海洋的活动,保护了山东海运的顺利开展,改善了山东海疆地区农业垦殖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山东地方吏治的整顿与优化。同时,山东沿海社会的发展,对山东的海防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亦有弊。海防与沿海社会之间这种互为影响、紧密相连的关系,为我们今天"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四月十八日,山东师大研究生会发起召开了山东青年作家创作讨论会。省文联负责同志王希坚、陈宝云和省内部分文学评论工作者四十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就山东青年作家特别是张炜、矫健创作的个性及其得失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并就其中一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气氛十分活跃。文艺学研究生季广茂以《儒学文化的积淀与发展中的山东文学》为论题首先发言。他认为,儒学文化意识的渗透,构成了山东文学创作的四个基本特征:(一)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地域性文学史的撰写和研究大略兴起于上个世纪的中叶.研究山东文学的通史有乔力、少群主编的《山东文学通史》,分体文学史有李伯齐等主编的《山东分体文学史》,史论有李伯齐著《山东文学史论》,都于本世纪初先后出版.通史著作全面地考察了历代山东文学的发展状况,而分体文学史则在于呈现山东不同文体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史论体例致力于对山东文学的总体评价.周潇女士的《明代山东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一书,则是首部山东地域文学史的断代之作,其面世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时期,山东传统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管理机构、农会组织、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农业公司等一批新式农务组织机构的建立上.这是当时山东农业生产面临日益严重的困境和危机的情况下,由清政府推动、山东各级官吏及乡村士绅组织倡导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农务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山东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标志着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较好地解决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问题。经过八年抗战,根据地面积达到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两千八百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建立抗日根据地,必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建立抗日政权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一项基本条件。山东党组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日本对山东的经济侵略廉慧近代以来,山东曾多次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和蹂躏,现仅就日寇在抗日战争期间对山东经济的野蛮掠夺,作一简述。一、对矿业资源的掠夺日本对山东经济的掠夺,首先是把山东的煤、铁、盐等矿业资源作为重点目标。随着华北各产煤区相继沦...  相似文献   

20.
由马庚存先生编著、胡绳武先生作序的《同盟会在山东》一书,已于最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通过梳理剔抉杂乱的史料,比较准确地勾勒出同盟会在山东的发展状况,客观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有疑义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对山东的独立,历来多有歧见,甚至若干参与者也不明究竟.以往的有关著作多称山东的光复斗争为“假独立”,作者对这一事件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以令人信服的材料,对“假独立”一说予以辨误,指出“假独立”实系清王朝统治者及其追随者的立场、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