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妮妮 《理论界》2004,(3):164-165
人才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人才资源开发已置于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要要地。而人才资源开发的前提是营造环境。观念是基础,是前提;体制是手段,是载体;环境是目的,是结果。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而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需要营造。  相似文献   

2.
真理、价值、情感是塑造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核心要素。其中,真理是根本,价值是关键,情感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的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构成政治信仰的关键;爱国情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哲学意义的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笛卡儿“我思,故我在”,这是不争的事实。(2)但是“我不思,我亦存在”。“思想”不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只有“存在”才是。(3)我是存在。特定的我是思想的载体。思维具有否定性、发散性和系统性。(4)种、类是哲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概念。“种”是个别性的普遍性。“类”是特殊性的普遍性。“种”的定义方法一般是“类(属及其以上)加上种的差”。(5)由“我”(即空间点)存在,而肯定了空间存在。空间只是点的否定性,是自我的外在。空间的否定性是时间。“我”和世界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无限空间和时间的统一。空间具有长、宽、高,时间具有过去、现在、将来的三维性和无限性。(6)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无限,是一种有限之中的无限。我们正在认识和准备认识的无限,乃是一种无限之中的有限。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无限是对意识的否定。(7)事物是时空,形式、结构和功能,质与量的统一。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然后进入到知性的主观认识阶段,最后是理性的辩证思考。(8)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世界是存在着的世界,也是概念的世界与理想的世界。(9)存在是“一”。“一”为“一个事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广泛的包容性和强烈的变易性。(10)对立是“二”。“二”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思维,是指主客分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认识论。(11)系统是“三”。“三”源于“一”。“三”是对立统一或“天人合一”之“三”;是先有中间再有两端,即“中庸”与“过”、“不及”之形式之“三”;是“一”统率“三”或三极并重之“三”。  相似文献   

4.
道与无——对本体的形而上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顺福 《东岳论丛》2006,27(5):157-162
道是本体存在的根本与主体,存在者存在的保证。这个最基本的保证,我们把它叫做纯粹本体。它具体为一、性、命、形、德、无。本体是整体;本体是性存在的可能性、出发点;本体是生命与命运;本体是形生生不息、动是存在的根本状态;本体是德道的实现,具体为道德实践,在德性与实践中主体实现了自己的自由;本体是无对于本体,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只能够陈述现象。对本体的言说是一种悖论。本体必然表现为现象,现象因此具有合法性。纯粹本体与现象共同构成事实本体。二者不仅仅是合,而且是分,是一三三一的圆融。这便是存在的综合本体。  相似文献   

5.
古超贤 《南方论刊》2010,(9):75-75,82
和谐是美,和谐是诗,和谐是圆满,和谐是幸福。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公路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是推动公路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搞好安全生产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公路事业是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个永恒的主题,需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杨鲁慧 《齐鲁学刊》2004,3(1):121-1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是讲信用的经济、是共同富裕的经济。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石,这三大基石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体。法制是外在的约束,信用是内在的自律,公平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三者互促互动,共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作 《兰州学刊》2014,(5):6-10
人因其意志的自律而是目的自身。"人是目的"的准确说法是人性或理性是目的,人性是设定目的的能力,是一贯性的自由。人是目的首要针对的是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前者的外在运用。人是目的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不会破坏自然,相反,它要求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是目的的运用需要考虑人的情感等因素,具有可操作性。由此,构建美好的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康德的"人是目的"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典籍中,首先提出“中庸”的是《论语》的《雍也》篇。孔子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过”与“不及”两个概念,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两者是对立的统一。这在认识论上是有深度的。孔子中庸思想是用“中”致“和”,寻求稳定。这在政治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孔子中庸思想的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有两个阶段特别重要:一是在战国;一是在两宋。战国阶段,中庸思想主要由思孟学派传承下来;两宋阶段,发展中庸思想的是思想家二程和朱熹。  相似文献   

9.
王玉 《天府新论》2000,3(5):36-41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从人民利益出发的价值观;是发展的价值观。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邓小平价值观的精髓。“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价值观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邓小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的价值观是真理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是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论坛》2011,(4):120-130
客:华夏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主:没有公认的说法。有人说:华夏文化是“文史哲”加上“科技”“艺术”和“宗教”。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一是文学:例如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代文学。二是历史:二十四史和历代的正史和野史。三是哲学:先秦诸子历代名家。四是科技:经验科学、农业、手工业。五是艺术:文学以外有图画、书法、音乐、杂技。六是宗教:主要是佛教。这是一个大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杜文俊 《社会科学》2007,(10):72-79
单位的行为责任是单位犯罪人格刑事责任构造之一。这是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合理根据。单位的意志是单位人格的主观表现形式;单位犯罪的故意和过失是单位人格与法律规范的冲突;单位行为是单位人格的客观外化。单位人格的形成责任是单位犯罪人格刑事责任构造之二。这是单位成员承担部分刑事责任的法律基础。单位成员是单位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其一,单位成员是单位内部环境的直接营造者;其二,单位成员是单位外部环境的直接改造者。  相似文献   

12.
李春 《松州学刊》2001,(5):22-23
文明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它标志着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开化与进步的程度。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创造的物质成果,人类智慧的物质结晶,劳动的产物。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在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来都是在相互作用中发展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是物化的精神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求真,是历史教学的本质。历史教育的要点,一是拒绝谎言,二是自由思维。思辩:是历史教学的本职。获取真实的知识,是为了形成思辩的能力。内省:是历史教学的价值。学习历史,是为了不忘历史,铭记历史的教训,吸取历史的智慧。历史不会重演,但灾难可能再现,人类需要不断反省自己。人文关怀: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历史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认识自己,具备健全的人格,服务人生。历史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造就有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历史教师,并通过他们培养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国民。  相似文献   

14.
魏宏霞 《理论界》2008,(3):33-34
人的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对周围世界渴求与依赖的关系。人的需要的形成是有条件的,需要是丰富多彩无限发展的。人的需要是人求生存与发展的本能内驱力,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人的需要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受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制约的。人的需要应与人的生存本质相和谐,与能够满足需要的资源相和谐,与人的终极目标相和谐。  相似文献   

15.
郑庆君 《湖南社会科学》2006,(1):I0001-I0001
语言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感悟。语言是神,是上帝;是撒旦,是潘多拉魔盒。是财富,是生命;也是毒素,是炸弹。是精神家园,也是思想囚笼。是救人的灵丹妙药,又是杀人的锋刀利剑。……无论把语言看作什么,相同的一点是:语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语言却是万万不能的!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经人“介绍”,就“轻易”地把自己许配给了语言学———我的职业丈夫。那时,虽不是“一见钟情”,但总还有些感觉。直到十年后硕士毕业,一梦醒来,我突然发现,我的职业夫君虽然高贵,但却枯燥无味,了无情趣;观其容颜,面目狰狞…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优秀团队文化的灵魂,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个理论的精髓。这个理论的立足点是关于当代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个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王竞晗 《理论界》2011,(6):100-101
黑格尔的真理概念强调真理内部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又是在整个真理体系中互相补充的。真理是具体的,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实现为一个过程;同时,真理也是直接的,但真理也需要中介。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为我们的存在方式。黑格尔的真理概念不仅仅是解决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理论认知,而且是为了解决人自身分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的真理观是充满活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充溢着可能性和希望的。  相似文献   

19.
一、情报与信息的区分信息是分散的、零碎的、未经过整序的、有真有假,这样的信息在网络上和文献情报机构多得是,其消除“不确定性”的作用十分有限。而情报是激活的信息,是由信息分析、整合而来的结果,是大脑思维的产物,是知识形态的东西。信息是原料,情报是产品。信息可以轻易获得,而情报则不同。情报的本质在于竞争性。“情报与人的智力活动密切相关,人是情报活动的主体,信息是情报活动的基础,情报过程是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情报是大脑思维对信息的反映。”情报分析是一种永远不可能被机器所替代的人本操作或人文现…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思想史上,哈贝马斯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家。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特定内容:一是科学技术是一个“独立的变数”;二是科学技术是“一种独立的剩余价值”;三是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