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省长阳市土家族自治县10余万外出务工农民中涌现出许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成就显著的典型人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阳市文联副主席刘小平历时半年,赴北京、深圳、珠海等地对长阳“打工一族”中14位佼佼者的创业经历、传奇故事和心路轨迹进行了深度探索和细致描绘,创作了专为打工农民树碑立传的作品——《劳务经济英雄谱》,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据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崭新的特殊群体,目前全国的农民工数量多达上亿人。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不乏许许多多的英才…  相似文献   

2.
使用电子商务创业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返乡创业者是当前农村创业活动中使用电子商务的主力人群,但围绕该群体考察电商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缺乏.以返乡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全国29个省份2131家返乡创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究了该群体独有的外出经历对在返乡创业中使用电子商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创业经历会促进返乡创业者使用电子商务,但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创业者使用电子商务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性关系网络是外出创业经历促使返乡创业者使用电子商务的作用机制.此外,外出创业经历对使用电子商务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初期投资规模小且从事第三产业的返乡创业者上.因此,政府可以将有创业经历的返乡创业者培育成为电商带头人,利用和巩固其所拥有的市场性关系网络,并开设电商培训课程和举办电商创业竞赛,从而提高农户使用电商创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浦口区永宁镇在全市镇街中率先建立了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内容有劳动者个人档案及技能、外出劳务意愿等相关信息。信息管理受根据用工信息和劳动者意愿.有针对性的为镇内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了快速通道。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20727人中已外出务工的有7714人。  相似文献   

4.
选取湖北省远安县马渡河村作为样本,通过全面分析金融危机风波对该村农民外出务工的负面影响和农民外出务工特点,并针对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情况,提出了增加政府政策性扶持,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避免因经济波动带来就业波动;向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灌输自主创业的思想;发展新型农业,培养多方面人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外出务工者解决后顾之忧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概率1.67%.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内生性进行弱化后,上述结果仍旧稳健.并且发现异质性外出务工经历中,企业务工经历对创业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自由工作、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工作经历则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概率,这为不同类型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创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打开了外出务工经历的"黑匣子".对外出务工影响创业的机制进一步探讨发现,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渠道提高农户创业概率,而创业动机并非其影响机制.同时,文章发现,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出务工具有类似的功能,对外出务工经历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最后,文章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对本地创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外地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相较于雇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历对自雇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概率1.67%.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内生性进行弱化后,上述结果仍旧稳健.并且发现异质性外出务工经历中,企业务工经历对创业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自由工作、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工作经历则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概率,这为不同类型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创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打开了外出务工经历的"黑匣子".对外出务工影响创业的机制进一步探讨发现,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渠道提高农户创业概率,而创业动机并非其影响机制.同时,文章发现,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出务工具有类似的功能,对外出务工经历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最后,文章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对本地创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外地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相较于雇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历对自雇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诸多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50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0%。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许多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平顶山市、宁陵县、永城市、扶沟县、尉氏县、开封县、西平县、新蔡县、中牟县、安阳县、孟津县等地735位2006 年春节返乡的外出打工农民调查显示, 农民工进城就业仍存在工作难找;劳  相似文献   

8.
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的个人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6种效用因素给外出务工农民创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对江西省万年县和兴国县进行实地调研,阐明各种效用因素产生的作用。对鼓励地方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视角、构建有利的政策来激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出务工农民的调研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农民外出务工多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农民的人员构成呈现出多样化,性别严重失衡,青年农民工占较高比例;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但年轻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年长的;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体力型行业为主,但年龄和性别对从事的行业有很强的影响;外出务工农民有留在城市定居发展的意愿,特别是年轻者留城意愿更加强烈。因此,应着力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性别失衡问题,做好青年外出务工农民的工作,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其就业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使外出务工农民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源流》2009,(7)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关》2011,(2):75-77
重庆是西部主要劳务输出地区之一,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达到了235万人,占重庆市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43%,其中双亲都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有134万人,占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37%。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将“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确定为十件民生大事之一;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组织力量开展了“4+1”留守儿童培养模式试验,“4”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1”就是抓好身体健康和安全教育。《光明日报》用一个整版介绍重庆“4+1”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并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劳务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普通务工“零散、自发、盲目、单一”不同,东西部劳务协作是以“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为模式的一种务工形式,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市场的务工对接,在我国不同减贫治理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协同治理视角来看,我国东西部劳务协作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协同、东西部地区的合力推动、东西部劳务公司的组织输出和稳岗就业政策的正向激励等实践逻辑,在共同富裕阶段需通过探索新型就业服务模式、优化劳动力市场空间、提高稳岗就业成效、促进劳动力双向流动等举措来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3.
《源流》2009,(5)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4.
《源流》2009,(10)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5.
《源流》2009,(9)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二季度末,农村常住户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不包括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此重为16.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在外务工劳动力80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0万人,增长4.8%。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比上年增加84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增长3.4%。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从“离土不离乡”,到跨区域流动;从独闯天下,到举家外出;从分散盲目流动,到有组织转移,都是农民在对外出务工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过程中逐步完成的。那么,农民外出务工成本和收益到底如何?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格缺陷、学习成绩差、亲情饥渴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