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质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而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呼吸清洁空气、享有蓝天白云、感受温暖阳光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新期待。今年一季度,北京市雾霾日数46天,创近60年之最。何止是北京,持续的雾霾蔓延  相似文献   

2.
一个大的、关于未来美好生活期望的愿景,也应有多个散发出不同光芒的侧面。在"中国梦"的大框架下,各个民族拥有着彼此有差异的诉求和期望,他们的多样化主张,必须得到尊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指出"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具体内涵,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我认为,在当今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提出的"中国梦",既应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体现,同时也应是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愿景。多民族中国:"中国梦"的历史和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这个词语从表面意义来讲,就是社会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情感上,对于所属政治体系的一种同向情感,同时对于整体也表现出行为上的支持。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政治认同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这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统一。"中国梦"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执政理念,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政治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动力和保障,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实现"中国梦"是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此情况下,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全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在思想上充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保证当代中国政治能够迅速发展,从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梦"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涵,同时也分析了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全国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要从新一代的年轻人抓起,与此同时,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研究尤为重要,也是各大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下主要对中国梦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内涵、特点、效用进行详细解读,并做以总结。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梦想。高等学校是学习、贯彻、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广大青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又是学习、贯彻、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这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自身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但是,高校在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不能不立足现实,也要考虑具体要求。因此,将"中国梦"的宣传和高等学校、广大青年学生紧密相连,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理论宣传阵地以及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主力军的作用,利用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推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任致远 《城市》2014,(6):3-8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这是一个大目标。要全面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城市梦"。因为城市是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中心和重要标志,发挥着巨大作用,只有实现了"城市梦","中国梦"才能落实。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富民强不足以支撑"中国梦"的实现,只是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这一宏伟目标的达成,应当确保从国富民强过渡到国强民富。通过对国富民强到国强民富转变的现实性分析,指出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伟大斗争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青年梦与"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梦"要靠广大青年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从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与前进,到如今我们终于有了拥有梦想的勇气,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现在,时代又赋予青年去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从"中国梦"的内涵可以看出,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可以说,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及创新精神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同时,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成才,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知识女性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实现的过程。在这追梦的过程中,她们既得到了发展,又受到了重重阻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高校知识女性职业发展梦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淼 《现代交际》2014,(7):119-119
"中国梦"具有多维内涵,揭示了希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并且为中国化道路选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深化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表达了他们对于幸福本质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劳动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源泉与方式,需要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内在动力,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条件,打破"虚幻的共同体",构建"真正的共同体"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主席提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要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的自由发展,个体梦想的实现,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个人的梦想,基础前提是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我的追梦     
韩殿生 《老年世界》2013,(16):11-11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是美好的,也是具体的,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最终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中国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才能使全国人民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特别关注、广为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此提出了若干不同观点和看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第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建设繁荣富强中国,振兴中华的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方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中国梦的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建设一个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拥有国家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民族凝聚力。如何凝聚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强大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但信仰的基石更需要牢固,稳定而强大的信仰体系,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中国梦"的金字塔,需要三个层面的信仰支撑,而信仰的教育也需要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刘晓帆 《职业》2017,(27):22-2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习总书记说过:"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笔者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多民族大国,音乐艺术源远流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中坚力量。高校辅导员对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作为高校音乐专业辅导员,需要将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与心中的"音乐梦想"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具备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担当意识,用音乐点亮"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徐海波 《现代交际》2014,(10):184-185
党的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长远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梦,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把"中国梦"教育切实有效的落实,本文将主要研究和探析高校以"青年梦"托举"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