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傍晚,苗岭山象个羞怯的少女,在云缠雾绕中悄悄隐去。估计苗族社员们收工回家了,我们便跟着苗族营业员龙国秀,打着手电,上了雄角寨。杨大爷刚到家,正坐在火塘边吸旱烟。见我们来,诧异地望着。龙国秀用苗语告诉他,我们想借借他家姑娘们佩戴的银腰牌。老人十分犹豫,面有难色。我们忽然明白了,“文化大革命”扫“四旧”,把他搞怕了,就连忙解释:“我们不是搜银器的,而是借样品,给你们生产银器的。”老人望望龙国秀。“是啊,人家尊重咱苗家习惯,给咱打制更多更好的银器哩!”苗家最信得过的营业员替我们消除了老人的疑虑。他让老伴从最秘密的地方把银腰牌拿出来了。它有三寸长,上面刻着一朵肥硕的牡  相似文献   

2.
在著名绘画艺术大师叶浅予的很多名画中,相当部分是以贵州苗族生活和风情为题材的,如《贵州马帮图》、《苗家织女图》、《苗岭之春》等。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叶浅予既以漫画蜚声画坛,又是一个丘壑满怀的山水画家。他的舞蹈人物画,更是深受人们喜爱。他曾说:“我从漫画转向国画,宿愿已久。抗日战争推动了我,苗区之行是个机会。”此番话,道出了叶浅予的国画,尤其是舞蹈人物国画与贵州苗族人民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漫画、山水、人物齐备的绘画艺术大师,1940年的“苗区之行是个机会”,是一个关系到他艺术道路的颇为关键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飞歌,飞歌, 翅膀上驮的什么? 解放前驮苦难, 一翅泪,一翅血。——黔东南清水江一带苗族人民爱唱悠远、高扬的“飞歌”。解放后驮幸福, 一翅爱情,一翅喜悦。后来“旗手”打猎, 歌儿不再飞跃。山火了望台——一个侗族了望员的心声林谚:火灾是森林的大敌。盯着它,盯着它——看哪里起火, 着哪里冒烟! 一旦起了火舌好凶啊——舔过一坡又一坡, 吞掉绿色一片一片。藏在苗家心底, 受尽“封、资”诬蔑。如今重新展翅, 清江苗岭腾跃。驮着爱情,驮着喜悦, 更驮着“四化”大业。飞歌、飞歌,唱吧, 不达目的不歇……  相似文献   

4.
紅旗杂志1959年第5期發表了烏兰夫同志关于“高速度發展畜牧业”的文章,我讀了許多遍,收益很大。这里仅就“八字”增产措施来談点个人的体会和認識。 烏兰夫同志的文章中,詳細的分析了高速度發展畜牧业的有关的重要問題。文章从多方面說明了發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發展畜牧业与农业、輕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密切的关系。文章中对内蒙古發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和發展畜牧业的方針,政策、各項措施,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各項工作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并且提出和闡述了畜牧业的“八字”增产措施。这个“八字”增产措施就是:水(水利)、草(飼草飼料)、繁(繁殖率和  相似文献   

5.
“苗”这个民族名称,是一般人向来比較熟習的,但是这个名称过去使用得很广泛,几乎成了我国西南地区許多少数民族的通称,除称呼苗族以外,还把水族称做“水家苗”,把侗族称做“侗家苗”等等。近几十年来,“苗”字才逐漸用来專称苗族。解放后,这个称呼已經成为苗族專用的族名。苗族共有二百七十多万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万居住在貴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和苗岭山脉一带,居住着八十余万,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湖南有四十四万多人,主要居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有三  相似文献   

6.
<正> 苗家山寨,道路崎岖,坎坷不平,寨落零散,苗族小学生读书难,苗族学生家长,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缺乏对子女的教育,苗族子女成才难。如何解决这两难问题,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想了许多的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花垣县吉卫民族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几年的实践证明:民族寄宿制学校是解决“两难”的最好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 从历届高考测试和田径选拔赛看,农村苗族学生的运动成绩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身体速度素质欠佳。为了提高苗族学生身体速度素质,笔者从1985年起担任苗族学生较多的两个初中班的体育教学,并以其中一个班作为教改实验班。该班有苗族学生50人,汉族学生1人。入学后按大纲标准进行身体素质摸底测试。仅60米短跑全班就是29人不及格。占总人数的57%,女生最低成绩为17.3秒,最高成绩10.2秒。男生最低成绩15.7秒,最好成绩是汉族学生8.8秒。根据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农村苗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城镇汉族学生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8.
广角镜     
麻阳两万苗家妇女成为“千元大嫂”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广大苗族妇女积极投身商品生产,正在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生力军。去年,全县近两万名苗家妇女荣获“千元大嫂”称号。千百年来,苗族妇女整天只是围着锅台转,忙着生儿育女操家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苗寨,苗家妇女纷纷从事种植、养殖、加工  相似文献   

9.
雪中送炭     
去年十月底,在湖南古丈县超美人民公社苗族聚居的曹家耕作区,出現了由三个汉族妇女組成的制鞋組。这个制鞋組是公社派来專門为苗族社員做过冬鞋的。解放前,这里的苗族人民十分貧苦,一年到头連鞋都穿不上,就是在严寒的冬天,大家也不得不光着脚或穿着包上棕片的草鞋,在冰天雪地里奔跑。解放后,这里的苗族人民随着生产的發展,生活虽有了改善,但由于过去一向不穿鞋,妇女們缺乏做鞋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那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金黄季节里,王建林来到苗族寨子水塘村访问。苗家子弟到苗寨,自然是分外亲热。青年人找他问长问短,老年人又拉他到火塘边上“冲壳子”。他们语言无阻,感情无隔,越谈越高兴。谈到生产,就说起苗族撒种包谷,不如汉族产量高的事。老人们说:“唉!苗家生来命苦,生产永远也赶不上汉族。”王建林问大伙怎么不学习汉族的好种法?可是他们却说:“苗家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种嘛!”  相似文献   

11.
田琳  陈生真 《民族论坛》2013,(11):30-31
苗鼓不仅是苗家神韵所在,更是苗家文化的精髓。点点鼓声中,不仅能凸显苗族人民沉稳中透着灵气,纤细中显出坚韧的性格特点,更是苗家儿女心声的流露,情感的宣泄。历经千百年风霜岁月,湘西苗族鼓舞而今己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跟很多正在博物馆慢慢老去的非遗项目不同的是,今天的吉首,今天的湘西,还有很多热爱苗鼓的人。记者最近在吉首街头随意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的市民,他们用动人的舞姿和朴实的语言,传达着对苗鼓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2.
古民 《民族论坛》2008,(12):56-56
<正>默戎镇龙鼻村是古丈县南部的一个苗家村寨,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541户,2470人,居民80%是苗族,是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该村与吉首市马颈坳镇  相似文献   

13.
竹林苍翠,草木葱笼,垅垅稻香,随风荡漾,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旁有一座秀丽的亭阁,这是苗家青年男女约会相亲的地方。一对有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男女青年在亭中邂逅相遇,谈波丝治虫,谈理想志向,情投意合。却原来,二人相互早已久闻其名,只是未曾谋面。一谈之下,爱从衷生,真是“波丝联姻姻缘美,四化路上结同心”。这出运用苗族传统的盘歌形式,表现苗族人民在四化建设中的新风貌的苗族山歌剧《相亲亭》,以清新、优美、恢谐、抒情的格调,在这次农民业余艺术调演中,受到首都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1日成立的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在云南省的东南部,面积約三万二千多平方公里,轄文山,硯山、丘北、广南、富宁、西疇、馬关、麻栗坡八县。人口共一百四十万余人,其中僮族有四十六万多人,占自治州总人口的32.79%,苗族十五万四千多人,占总人口的10.99%,彝族十二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73%,汉族六十二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4.29%,此外,还有少数瑶、回、白等民族的人。这个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已基本上实現了生产資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政治、經济、文化都有显著的發展。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这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桥梁具有将不同的两岸、两极或两端联系起来的功能。以此种实际功能为依据,人们对桥赋予了许多重要的象征意义。占我国苗族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的苗族生活在黔东南,在黔东南苗族地区,桥梁往往被认为具有某种特异的生殖能力,当地有许多桥俗活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苗族敬桥节,由于伴随种种祭祀行为,故亦叫做“祭桥节”。敬桥节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既普及又重要。苗族村赛的祭桥习俗与原始宗教遗风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理解苗族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二月初二家桥的过程及其来历祭桥的前提是架桥。苗家架桥前,主人先…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一梁氏苗族老人东寻西找,在这坡长五公里的大山上搭了第一间“爬地棚”,其子孙聚族而居,形成一个山中村寨。民国初年,此寨再三遭土匪洗劫,梁氏后人不得不一次次重建“爬在棚”。然而,今天这个小村寨命运如何?高高的山上石头多我们苗家住高坡喝的是黄莲水住的是茅草窝祖祖辈辈抬不起头世世代代苦难多苦难多……自从来了共产党苗家翻身见太阳啊,见太阳邓小平掀开大石板翻身的苗家喜洋洋啊,喜洋洋——一位被采访者所唱的歌大山里的第一间“爬地棚”据传,明末清初,一梁氏苗族老人,因贫穷而遭人凌辱,被迫离乡背井迁居于黔…  相似文献   

17.
知识荟萃     
你知道苗族的芦笙吗?芦笙,是苗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乐器。每当苗寨欢庆佳节的时候,由几十支、几百支芦笙组成的笙乐队,吹奏起各种乐曲,盛装打扮得苗家姑娘们  相似文献   

18.
高峰 《中国民族》2008,(4):19-20
出生在1980年的雷阿幼朵,是此次全国人大代表中被人称为80后队列中的一员,而在这一队列中她又常常担当起一个大姐姐的角色:“我感觉自己不是典型的80后。”雷阿幼朵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质朴和成熟让人感觉她所言非虚,这位大山哺育出的“苗岭小夜莺”,原来骨子里早已埋藏下了大山的沉静和苗族文化的醇厚。  相似文献   

19.
贵州高原苗岭山区是苗族和侗族的聚居地,那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被誉为“苗族村寨博物馆”的雷山县郎德寨,森林覆盖率高达75%;一些偏远村寨的森林覆盖率甚至比郎德还高。这一方面要庆幸苗侗民族慧眼识珠,选中了这样一方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生息之所;另一方面又得益于苗侗民族古已有之的环保意识——这种意识,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形成为一种文化,我们不妨称它为“树文化”。事实上,苗侗民族的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右派分子费孝通在他的“兄弟民族在贵州”一书中,大量散布了反党,反人民的反动论点。在这本书的第三十页上,费孝通这样写着:苗族“因为普遍劳动,有土地的人,不出租自已也可以耕种,所以常有因照顾无地亲友而出租土地的情况。黄平县东坡乡吴姓地主,十三个佃户中就有六个亲戚。”在这段话里,他告诉人们,苗族地主都是“劳动”的,他们出租土地是出于一种“好意”,是为了“照顾”亲友,本来他们“不出租自已也可以耕种”的。看,这是多么“善良”的地主啊,如果农民还要求什么改革,真是“昧良心”!很显然,费孝通是企图以赞扬苗族人民爱劳动的美德作幌子来模糊阶级斗争;是站在维护地主资产阶极利益的立场上来拼命掩盖地主阶级的剥削行为。怀着同样的目的,费孝通还歪曲事实的说:“苗族内部的租佃关系和汉苗之间的租佃关系在剥削程度上也有区剧。”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1951年6月11日新黔日报上的一个典型事实:贵州丹寨县排呆村苗族贫农杨廷忠说,在一个饥荒年成,他向地主杨老赖(苗族)借来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