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奴隶制国家是在漫长的氏族战争中,通过暴力的征服而形成的。它在天然的地域范围内,以氏族的兼并和血缘的吸收来划分居民,并经过一系列阶段而发展成为以中国农业文明和血缘宗法关系为坚固基础的次生国家形态,即一种氏族国家。而宗法制潜埋在中国政治结构的深层,在中国国家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为国家的亚政治结构。它与中央集权制的主体结构共同支撑着古代中国这一独特的亚细亚形态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一、把竞争机制引进干部人事制度的必然性(一) 运用竞争机制选拔人才和官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各个社会形态的普遍规律在原始社会,用民主选举制度选拔氏族首领,实际上是运用竞争机制选拔人才。在奴隶社会,运用世袭制度选拔官吏,是国王和少数奴隶主贵族垄断政权。十分有趣的是,在古代奴隶制的城邦国家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延续200年。此后,还有罗马奴隶制共和国,也实行  相似文献   

3.
试论宗法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法制是对我国上古社会 (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社会制度。本文认为 ,宗族是氏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与氏族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区别 ,它并不与氏族制同生共长。在我国上古时代 ,宗法制与分封制有着不解之缘 ,甚至可以说 ,如果没有分封制 ,也就没有宗法制。宗法制有着自己特定的社会政治内容 ,这方面的内容与氏族制所固有的血缘关系构成了宗法制的两弦 ,并使这把上古社会结构的胡琴奏出永恒而美妙的乐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 (如西周、春秋、战国 )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法制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化解社会矛盾,而社会矛盾的本质与根源是制度矛盾。只有从制度关系着眼才能明确把握社会矛盾的发生与演化,也只有从协调制度关系并且用制度安排来协调社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社会理性化的正式制度同感性化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广泛存在且难以协调和化解的社会矛盾。中国传统社会用重亲情伦理、重仪式教化的思维方式,认同并确立了一套感性化的礼俗制度,实现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超常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重视作为文化传统存在的各种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要借鉴中国古代社会以感性化方式实现制度协调、社会稳定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试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国家权力并不是维持其和谐的唯一根据与保障,和谐的根本在于制度。对制度的涵义与功能进行梳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既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并且,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还需要有相应的价值理念支撑,它体现为社会公正、以人为本、法治和权利本位。没有明确的价值理念,也就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闫小军 《社科纵横》2009,24(2):79-81
沉默权是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对国家公权的制约,它是和谐人权社会的重要内容。沉默权制度是刑事诉讼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成熟的法律制度,沉默权制度在司法和审判的实践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目前的人权保障制度正日益完善,中国实行这项制度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本文通过对沉默权的论述,结合我国具体的司法实际,阐述了在我国设立有限制沉默权对于构建和谐人权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8):33-35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法律和规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肩负着增进国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实现社会政策最重要的保障手段,对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本文将在阐述混合所有制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与问题,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下构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余华 《浙江学刊》2007,2(5):132-135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启示我们:市民社会是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辩证对待市民社会的生长,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克服市民社会的弊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关联性和互动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条切合实际、现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王雪婴 《唐都学刊》2009,25(4):76-7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变迁,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出现了分层,人们的信仰也呈现出一定分层次性.社会各阶层在信仰上的表现和异同,信仰与阶层的辩证关系,信仰在促进阶层和谐乃至于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冲突与和谐中的和谐现象,阶层间信仰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与古代希腊、罗马及日耳曼不同,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走的是一条构建和谐的道 路, 即没有打碎氏族制度, 而是在普遍存在的氏族组织的基础上滥觞国家的萌芽, 国 家与氏族长期并存而使早期国家完善与发展。氏族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这一古代 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结构是和谐构建之路的深厚社会基础。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构建过 程中, 十分关注各个氏族、部落的情、义、利、患等问题。这种关注与社会实践成为 构建和谐的基石, 也是那个时代的领导者成功的标识。直到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成熟 时, 还能够看到构建和谐理念的痕迹。

关键词: 早期国家 氏族制度 礼制 和谐

Unlike the ancient Greek, Roman and German states, ancient Chinese states took a path of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which did not involve abolition of the clan system. It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clan organization that the first shoots of the state sprouted, and the state and the clans underwent a long coexistence which allowed the early state to develop and be perfected. The unique social structure of ancient China—the long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lan system—was the underlying social foundation for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The early Chinese states were much concerned with the feelings, opinions about right and wrong, advantages and calamities of the clans and tribes. This concern and social practice was the foundation stone for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benchmark for success for the leaders of the time. Traces of the idea of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are apparent up to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state in ancient China.  相似文献   

12.
张江华 《社会》2022,42(3):1-30
本文以广西柳州著名的“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为线索,讨论了明清以来一个居于“内地边疆”地区的家族之变迁。通过正史、地方志、碑刻、族谱等各类史料,梳理出柳州计氏家族通过科举从一个地方土司家族上升为书香门第,在遭遇危机时编制家族叙事与再造风水以重振家声,最终生成一个多民族宗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缔造的地方社会空间为家族与宗族这类社会主体提供了能动性的活动场域,而宗族所推动的社会各阶层和族群间的沟通与互动又促进了“内地边疆”地区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淄川毕氏、高氏、王氏等大族声势显赫.他们通过在家庙、祠堂、庭院、基地等不同场所举行祭祀,不仅加强了宗族成员的血缘性认同,而且也对地域社会中小宗族祭祖方式产生一定影响.显然,宗族认同标志的等级性演变,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宗族自身实力和地域社会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4.
图腾制度对中国宗法秩序的塑造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宗法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形态和生活样态.图腾制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血缘划分原则构成了西周昭穆制度和"选建明德"两大国家制度的根据,而源自图腾制度的"礼"则成为宗法国家的规范基础.更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对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的塑造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原则补充了国法,成为官府治理地方的辅助工具;宗族则成为审判机构等级系列中的初审法庭.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之路的重要关键,就是要在精神文化内核上,彻底打破宗法藩篱,重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畅 《创新》2007,1(6):106-110
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而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是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与氏族制度一起形成的,图腾是不同婚姻集团和氏族的标志。与其它原始宗教形式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对原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人类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图腾崇拜逐渐走向消亡,并最终为祖先崇拜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与国家同构状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莉 《求是学刊》2002,29(1):37-40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基础和宗法制度的制约作用 ,以及忽视个人权利、漠视经济利益的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处于一种同构状态。社会被笼罩在国家之下 ,国家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政治领域的规则成为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政治权力成为主宰整个社会运行的指挥者。  相似文献   

17.
谢乃和 《唐都学刊》2005,21(1):92-97
~~周代政治中的族姓有别现象述论@谢乃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1]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2]吕不韦.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1954.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顾栋高.春秋大事表[A].清经解续编[C].上海:上海书 店,1988.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刘向.列女传[M].沈阳: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注重社会保障的优良传统 ,并在城市中较早地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 ,辅以家庭赡养 ,家族间收养及私人捐献施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城市中社会慈善机构设置主要有养济院、漏泽园、育婴堂、惠民局等。历代备荒、救荒机构设置均以仓储为主 ,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救助程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长坤  鲁宽民  尹洁 《唐都学刊》2005,21(3):120-123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即中国奴隶制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末讨论以来,聚讼纷争,至今尚无定论。其讨论大致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中国社会史问题;第二阶段围绕古史分期;第三阶段形成"三论五说"八种不同意见;第四阶段"中国未经奴隶社会论"再度兴起。综观80年的讨论历程,有些问题值得认真反思:首先,应将政治界限同学术分歧区别开来;其次,要辩证地看待革命导师的意见,破除教条主义;最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讨论仍需用民主讨论的方法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周黎安 《社会》2022,42(5):1-36
关于中华帝制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征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诸多理论概括,诸如“士绅自治”“吏民社会”“官民合作”,等等。本文从行政发包制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关于中华帝制时期国家—社会关系的现有理论概括,借助“行政外包”这一分析概念,强调特定的治理领域特征与行政外包的具体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揭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本文试图提出“一体多面”的概念,重新概括中华帝制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总体特征,为理解中华帝制的“权力一元性”与“治理多样性”的奇妙结合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