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受到李格尔和沃尔夫林两位美术史学家影响的中国美术史论家滕固,结合中国美术的实践,注重对作品进行形式与风格分析,将绘画史看作一部延续的而非断裂的历史;一部风格的历史而非画家的历史;认为风格只有不同,没有高下,并用"馆阁体"与"高蹈体"两种风格重新梳理了唐宋绘画史,对传统的"南北宗"之划分提出质疑。滕固在《唐宋绘画史》中引入西方美术史方法论,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和写作,无疑是一次重要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王宇信 《殷都学刊》2014,(3):119-120
杨升南、朱玲玲教授《远古中华》一书,气魄恢宏,新见迭出,是一部中国上古文史力作,在体例和论述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理论突破,它的问世必将推动先秦史的深入研究。迄今出版的多部先秦史著作,通常以"史前""原始社会"这样的概念进行历史分段并展开论述,或径命名为"史前"、"原始社会史"。因此这些著作在写法上,实际成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成果的总结和概述,这就与大学考古学系教材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民生建设的历史。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相继确立了"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建设"等民生理念及由此形成的一整套民生思想。这些思想指导着中山市民生的解放与保障、改善与发展,使中山市这座文化名城日趋和美,人民日益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4.
波伏娃在她《第二性》"历史"一部中已经很彻底地回答了女性被确立为"他者"的原因。造成女性之所以是"他者"的附属于男性的地位,完全要归因于长期的父权制历史和父权制下出现的神话文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继承和传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本文就"古为今用"的含义以及这一思想形成的时间、背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宋剑华 《晋阳学刊》2011,(2):122-130
小说《红岩》是新中国文学发行量最大的一部红色经典,作者以自己身陷囹圄的所见所闻,热情讴歌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与高尚品格,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正面教材。但是小说中的《红岩》故事,并不等于历史上的"红岩"故事,它们分别隶属于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两个不同范畴,盲目地将两者人为混淆简单等同是极其幼稚的错误举措。  相似文献   

7.
宋祺  廖泽芳 《兰州学刊》2011,(11):32-38
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丰裕中的贫困史",富裕与贫穷国家同在。与此同时,世界经济霸权不断更迭,是什么决定了世界的"赢家"和"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基于资源基础的国民财富论观、基于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强弱观、基于文化和历史视角的国家贫富观、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国家盛衰观、基于利益集团的兴衰观。这些观点对于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吴蕴慧 《晋阳学刊》2011,(4):142-143
《礼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3部礼经之一,它以"礼"为核心,最终欲构建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想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和谐的"大同"社会。和谐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追求和谐、崇尚谐和,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使命。借鉴《礼记》所代表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和要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荣 《船山学刊》2016,(1):22-32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本是一部内容上独立的自洽之作,有着明确的写作宗旨和目的。它是一部从历史流变的实际中思辨地考察中国历史的专著。在其中,王夫之进一步肯任和充实了他在中期著述中提出的人道法则,更是通过人道这一历史哲学在历史现实中的伸张与适用落实了人道之作为中国历史的意义的地位,而历史也无非就是以礼为核心的人道的展开与实现。换句话说,船山先生的《读通鉴论》作为一部经验或实证方法论基础上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作品,其主要写作宗旨在于阐明中国历史是人道为规律的进展,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人道之起源与流行,船山在对各种历史现象的解释中充分完整地说明了这一著述宗旨。  相似文献   

10.
《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一书颠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把水搅浑,把美欧等国为"样板"的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曲解为其所兜售的"民主社会主义";旨在把中国引入歧途。根据历史发展态势与趋势,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及其认同的美欧资本主义"样板",原本就异态同质。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精义不断继承与发展,和它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存在着本质区别。《陨落》一书之所以采用"断章取义"等方法构筑陷阱,是要钻我们学风中不重视读原著、也不求甚解的空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留下了特定时期的一种民族印记。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是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中,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分为政府推动和学界推动两个方面,学术会议作为重要载体,名家云集,观点荟萃,研究成果丰硕。重庆正在大力推进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对于深化中国抗战史研究、推动"二战"历史研究的深入,对于促进"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堂乐歌"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一、对长期流行的偏狭的"新诗"观念提出质疑,认为"新诗"至少应当包括自由诗和新声诗两大类别。二、提出并论证了作为新声诗创作第一浪潮的"学堂乐歌"是中国"新诗"历史的开端。三、简要地论述了学堂乐歌的思想、艺术成就并选择、评析了它的作家和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以历史的视角去关注人性,从多交个角度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迟子建借助人性去书写历史,借助历史来阐释人性,从人性的根源出发,从性、神性、自然观、情感等角度去抒发自身独到的见解与感受,无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迟子建风格",这是一部作者心路历程,也是一部人性寻求自然回归的力作与良方,给予读者的是一份独有的体验和慰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对于"中国模式"的存在与否一直争议不断。从"他者"镜像的角度分析所谓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可以看到,雷默的中国模式只是历史上两极化的中国形象在西方视角中的又一次变更而已,是西方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确证自己身份和状态的一种需要,与中国本身的现实关系并不大。事实上,中国又一次充当了西方文化的"他者"形象。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文初析于志勇在被选列入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尼雅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座汉晋时期的墓葬中清理出土了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锦织物,①织文罕见珍奇,引人瞩目,文物考古研究、历史研究价值极大。今藉部...  相似文献   

16.
周朗生 《兰州学刊》2010,(10):20-23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民生政治史。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未曾圆满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政治观。因此,探讨民生政治观的思想渊源、内涵特征和重大意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的近作《补玉山居》一改以往对"文革"、"移民"题材的书写,转向对中国当下社会的写实。表层看来,是对城市文明的否定,但深层意蕴上却揭示了社会前进的历史逻辑,唱出了一曲"自然乡村"的挽歌。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代官方文书典籍和私家著述中对回族的记载不多,因而散见于全国各地涉及回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教育、代表人物、宗教生活、族际关系和重大事件的回族历史碑刻的历史价值就显得弥足珍贵,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本世纪以来,这些历史铭刻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和热爱回族文化人的重视,在发掘和整理回族历史碑刻文献的基础上出版了一批专题著作和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了解我国民族关系史、思想史、回族伊斯兰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及海外交通史等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丽妍 《兰州学刊》2011,(12):184-188
贾平凹以一部《废都》扰乱了文坛,构建了自己的文学堡垒,《废都》彰显的是90年代历史语境转变时知识分子在物欲时代撞击下的逃逸和陷落,"动态"呈现了"非规范化"的知识分子图像,作品中的"性"则被作者抽象俨然成为指认男性自身价值的"浮标",而作品中的"女人"则回到服从于男人的主体维度上,成为女性自身身份的失语者。  相似文献   

20.
中共在两次革命和两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这两次飞跃,都包括了理论飞跃、实践飞跃和社会飞跃三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通过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而实现的。由此产生的"中国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结构,即一般原理与特殊原理、理论(理论理性)与道路政策(实践理性)和"理论核心—原理群—具体论断"。由于认识的历史性,以及"中国问题"的结构和演化,决定了"中国理论"的阶段性和不同历史形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产生了三个历史形态,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今后必然还将产生新的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