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一兵教授新著《回到列宁》分析了"伯尔尼笔记"里列宁思想模式从"他性镜像"向"自主性思想构境"转换的逻辑进程,其中经历两次重大"思想逻辑异轨",最终获得"客观的、现实的实践辩证法"崭新理论视界。作者还分析确认了"伯尔尼笔记"初始理论视界,将非同质性文本解读方法微观化到单一文本,进而拟现出一个动态的思想逻辑轨迹,并以实践辩证法重新标定列宁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位置。虽然在文献考证性、个别解读以及哲学范畴与现实革命行动联系的中介环节仍然存在有待商榷和补充之处,然而这种以"思想构境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原创性解读探索,已经为"伯尔尼笔记"研究开辟出崭新的思索辩论空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形成,对于阐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人类认识史上完成的伟大革命,对于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列宁的理论研究活动开辟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的新阶段。他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这个领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逻辑层面,实现了理论与思想的升华,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列宁帝国主义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历史走向的理论反思,是对帝国主义引起的世界结构性矛盾的实践回应,是努力探索和建构新文明社会价值诉求的时代反映,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思想深化。列宁基于唯物史观对帝国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和一般原则没有过时,以垄断研究为基石的帝国主义理论命题没有过时,在向旧世界价值观、制度和实践宣战的同时,为未来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方法、哲学态度和价值理想,成为跨越历史时空的人类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俄国党和人民进行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列宁积累了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即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本方向,经济政策和经济策略思想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必须和实践相统一,必须坚持“两点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依归制定各项政策,必须尊重群众的创造力等.列宁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义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朱保华 《东岳论丛》2007,28(4):144-146
列宁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真理问题的研究,对真理的内容、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检验标准作了全面、辩证的论述。列宁的辩证真理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杨绍琼 《南方论刊》2023,(3):32-34+37
列宁宣传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观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宣传思想的研究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迅速发展、繁荣兴盛三个时期。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术界围绕列宁宣传思想的研究,呈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互补、多维研究与主线研究同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等新特点。对列宁宣传思想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梳理,有利于在理论上夯实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基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7.
列宁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是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直接继续和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新学习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掌握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的全过程,加强我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由一个党建目标,一个党建主题和一系列党建原则组成的科学体系。下面我们就来描述这一体系。第一,一个党建目标。党建…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学习与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对恩格斯和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比较注意,而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则重视不够。其实,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奠基者,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极为重要的论述,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至关重要。同时,只有了解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并把它同对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了解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所以,开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课题。从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哲学界的状况来看,围绕马克思如何看待唯物主义问题,人们也是很有争议的。在我国,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因  相似文献   

9.
“存在”,是列宁哲学著作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从列宁对存在范畴的揭示和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和把握他的哲学唯物论的基本特征。存在客观实在“存在”这一概念,就其是“有”而不是“无”的涵义来讲,各派哲学家们的理解是一致的。但是列宁紧紧地抓住了“存在”概念上的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对于唯物主义者说来,‘事实上存在的’是外部世界,而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对于唯心主义者说来,‘事实上存在的’是感觉,而外部世界被宣称为‘感觉的复合’”为了避免同唯心主义的“存在”概念混淆,列宁往往用“客观真实的存在”即“客观实在”来说明或者代替“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主义是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世纪初提出的哲学问题,特别是两大构想——把唯物辩证法系统化和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最富于生命力的生长点,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思想源头和理论根据。 加强对列宁哲学思想和整个列宁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列宁《哲学笔记》的辩证法,主要是在黑格尔《逻辑学》与马克思《资本论》双重语境互动中所形成的关于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一致"的辩证法。由于不理解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思想,不仅造成了把辩证法当成"实例的总和"和"抽象的方法"的"两极相通",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变成朴素的辩证法和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变成直观反映论的"双重还原",而且特别是导致了把列宁的辩证法归结为与"实践论的辩证法"相区别的"认识论的辩证法",从而曲解了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因此,在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是深化对列宁《哲学笔记》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和独立斗争的重要策略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思想原则。但是在理解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时常常出现一些误解,甚至有人不加分析地引用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来对待现实中的一些民族问题,结果是既混淆了理论是非,又在实践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试图就有关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作一探讨,以期对这一问题能有一个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列宁的哲学思想与一般职业哲学家的思想有重大区别,而且,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哲学思想,有某些新的特点。西方的某些学者,从西欧中心论出发,囿于传统的观念和偏见,对列宁的哲学思想采取轻视的态度,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论战任务,不顾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整体性,片面地歪曲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都公认,列宁同志在一九○八至一九一一年撰写的有关论述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与创作的一组论文,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典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地研究这些文章所提供的基本观点以及它所涉及的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澄清理论是非,有利于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遗产,有益于我们正确地开展文艺批评和繁荣无产阶级的文艺事业。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列宁提出和形成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俄国无产阶级和后来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目前,探讨列宁的这一学说,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他的后期曾多次指出:“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存在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必须利用市场经济调节计划经济,同时又要通过国家计划指导和调节商品流通。这是列宁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产生的必然性改变经济政策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时说过:在要不要商品生产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搬斯大林,而斯大林是搬列宁的。事实上,列宁的这个思想也是总结了俄国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验证,才逐渐明确起来的。他自己就讲过:“这种办法并不是一下子想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由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必然性来改变我们的经济政策。”这就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而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不断革命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并非意味着激进,而是代表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和科学的革命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否定过这个理论,其实际作用还在苏联和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事实中得到证明,当今中国改革发展也仍然需要这个理论。对"不断革命论"进行再认识,可以在方法论上提供启示:研究马克思主义既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去理解,又要结合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去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列宁是从事并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第一人,列宁时期的改革首开社会主义改革之先河。在列宁晚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改革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而邓小平是第一个创立系统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并把这一理论成功地付诸实践的人。邓小平的改革理论吸收了列宁改革思想中的科学成分和合理因素,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把列宁的改革思想发展到了更新更高的阶段。考察两者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改革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地位,理解邓小平理论与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在建党初期,列宁主张过“灌输论”.经过“灌输论”争论,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列宁的思想教育思想由“灌输论”转变为“说服论”,这一思想转变对于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振宇 《理论界》2012,(4):9-10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者,在社会保障问题上也首开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实践的先河。列宁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实质的基础上,将争取社会保障权利同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探索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模式,并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以国家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实践,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对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