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书学滥觞于晋,成熟于隋唐,而终乎北宋。徽宗朝的书学多存悬疑,相关细节有待深究,其中以首任书学博士问题为最。通过对徽宗朝首任书学博士兼及崇宁书学的建制、人物、职官及相应诗文书法作品的系年和真伪的考辨可知,米芾任书画博士为崇宁四年;崇宁书学初建之时,米芾、董衡皆有可能首任书学博士一职,他们可能同时初任,也可能是董衡在先;至于李时雍,首任的是书学谕,而任博士是在米芾之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江西首任省长,邵式平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城乡恢复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在旧江西落后的文化废墟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参加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选举会的各省代表会代表人数和人员长期以来一直有多种说法,本文对诸家之说进行了确切的鉴别和考证,进而依据当事人吴景濂的记载得出了出席这次选举会43人的名录.  相似文献   

4.
文霞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37-141
廖仲恺是黄埔军校的首任国民党党代表,被称为黄埔军校的"慈母"、"党军师褓",为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他担任党代表期间,他奠定了黄埔军校初期的政治方向,创立了一系列的政治组织和制度,组织了军校初期的政治训练及第一次东征期间的政治工作.他在政治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也表明了他无法超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的阶级局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迅速加快和城市民族情况、民族关系及相关的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日益拓展,中国都市人类学会正式成立,并于1992年6月27日在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有关领导同志、各方面专家学者出席了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理事会.国家民委副主任李德洙当选为首任会长.该学会还将申请参加  相似文献   

6.
贾熟村 《中州学刊》2005,1(4):171-174
容闳是第一位在外国高等学府毕业的留学生;被称为"改良主义创始人";又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奠基者";起草了第一份资本主义企业章程;担任了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使节.容闳是一位典型的开创性人物,其影响深远而重大,很值得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美联络处主要具有三大职能:双方关系的象征职能、事务性的联络职能和政治性的推动职能。美国驻华首任联络处主任布鲁斯只发挥了联络外交中双方关系的象征职能和事务性的联络职能。中国驻美首任联络处主任黄镇则充分发挥了联络外交的三种职能,积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布鲁斯与黄镇处在同样的岗位上,所作所为却大为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对联络处主任角色的不同理解,进而影响了他们在联络处主任职位上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立程 《兰州学刊》2006,16(5):49-51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他是晚清重臣林则徐的外甥,也是林的女婿.在其短短的一生当中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国首任船政大臣,直接处理对日交涉的钦差,台湾地区近代化的开拓者.对于这样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自晚清以来便有多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常将泰戈尔对中国的深厚友好感情称为“中国情结”,谭云山则是泰戈尔“中国情结”上的重要纽带.作为中印之间的文化使者,谭云山是泰戈尔的学生、同事和最亲密的朋友.谭云山积极协助泰戈尔发起创办了中印学会和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担任中国学院首任院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刻,泰戈尔通过多种方式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盛赞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精神,谭云山从中起到了重要的桥粱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聂蒲生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53-156
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任驻英大使,在西方国度上亲身感受铁路的便利迅捷,火车带来的国强民富,积极接受西方人士的游说与建议,竭力要求朝廷开拓中国运输新事业,坚决反对沈葆桢拆毁吴淞铁路.他依据中国国贫民穷的现状,主张循序渐进兴修铁路,抨击清流派欲借洋款大兴铁路,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铁路观.郭嵩焘顺应世界潮流,热情宣传和鼓动中国兴办铁路,履行了一个先驱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及时掌握世界范围内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分析各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现状、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对中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教学手段等主要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对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开创我国学校体育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元 《北方论丛》2000,(4):31-37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法治主义”的政治家。那么,他所提倡的“法治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在当时和历史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了解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司法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大师之一,其所著《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数十种,俱为享誉中外的学术名著。钱先生治学方法具有扩散性、内聚性和时代性三个显著特点。扩散性是指治学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内聚性是指对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深入钻研,而时代性则指读书与著书立说时所富有的经世精神。其学术思想归宿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学术生命与中国文化生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张文莉 《学术探索》2012,(3):124-126
强调中西艺术的融会贯通,这是闻一多的一贯主张。闻一多认为,只有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的新诗,因此,在他短暂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始终把新诗的民族性建构作为旨归并长期躬耕于此,他的诗歌表现了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对黑暗势力的控诉,在内在精神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5.
李中华 《文史哲》2003,(1):44-54
冯友兰是 2 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其思想影响几代学人 ,在海外也有重大影响。他用生命作燃料 ,延续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之火。  相似文献   

16.
李朝末期,社会极度堕落,百代硕学李星湖、丁茶山归隐林下,文运陷入混沌。天才诗人申纬继金昌协之后成为时代的彗星。其诗以苏轼为宗,自命“由苏入杜”,又因同清代名儒翁方纲等江南名士广泛交游,故受清朝清丽纤靡诗风之洗礼。其书、画亦为人颂。因此,申纬以诗、书、画三绝名扬中外,在朝鲜汉诗文坛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陈嘉庚倾资办学的伟大精神,不仅被他的亲友、同乡和校友所传承,而且还对海内外华人和同胞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陈嘉庚倾资办学精神的传承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归纳,藉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海内外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18.
刘荣争 《学术探索》2007,3(2):88-93
《独立评论》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创办的一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政论性刊物。以《独立评论》为平台,一批著名学者对当时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乡村建设问题即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独立评论》周围的知识分子从研究中国乡村问题入手,思考中国经济发展之路,提出一些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并对当时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提出不同的看法,引起时人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质疑。综观这场关于乡村建设的论争,它所反映的其实是知识界对处于内外交困的中国乡村社会发展道路的不同观点,而其中通过发展城市和工业化来救济乡村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9.
郭嵩焘出使西欧期间,认识到华侨在通商国防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海外设立领事馆保护华侨的积极主张,并身体力行,爱侨护侨,其思想与活动有利于打破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是开启侨务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团结奋斗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得到了验证,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得到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历史进程,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历史进程。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百年伟业的宝贵经验。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党内外的时和势都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越是这样,越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做好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工作,把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人心都汇聚起来、力量都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