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体成分和体质健康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体质健康的关系,运用身体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成分和体质健康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中,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体脂百分比总体均值偏高.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与体脂百分比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台阶指数和体脂百分比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有氧能力、下肢爆发力、上肢肌肉相对力量具有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体脂百分比的增大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大众健美操对高校女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对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女大学生在身体素质、身体形态与机能,以及心理机能方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表明健美操锻炼能提高女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改善体态,是促进女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校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剖析,发现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其中艺术专业女大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和握力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其它专业系,文科专业女大学生的心肺系统机能高于理科系,而且女生比男生的总体水平要高.随着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推行,本文旨在为大学生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的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质测量、数理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大学生2008年体质监测结果中的17项形态、机能、素质的指标及其派生指标进行了调查,对城、乡大学生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男女生的身体形态相关指数普遍高于乡村男女生,城乡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各有优劣,身体素质4项指标中城镇男女生普遍要优于乡村男女生。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766名2001年新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并与1995年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他们的身体形态平均指标正常,发育评价一般;心肺机能平均指标在正常范围。女生身体素质总体平均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及格水平,男生在及格水平以下,与1995年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比较整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对比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访谈法,对瑜伽公选课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素质和生理机能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瑜伽练习改善了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尤其是对腰围的改善更为显著;提高了她们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素质的提高比较明显;增加了她们的生理机能,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的改变更为显著;同时还大大促进了她们心理机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于全国 2 4个省、市、自治区的 76 6名 2 0 0 1年新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并与 1 995年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他们的身体形态平均指标正常 ,发育评价一般 ;心肺机能平均指标在正常范围。女生身体素质总体平均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及格水平 ,男生在及格水平以下 ,与 1 995年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比较整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定期参加瑜伽运动的高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取其实验前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四个方面的多项数据,探讨了瑜伽运动对高校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瑜伽运动可以改善高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提高肺活量、降低安静时心率、改善身体机能,并能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使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提高.瑜伽运动是提高女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新兴的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性格倾向对应付方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587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应付方式问卷》和《莱曼和科尔斯太特的内向、外向、中间人格对照表》进行施测,结果为:⑴不同性格倾向的大学生在幻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自责几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⑵不同性格倾向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⑶不同性格倾向的大学生多选择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方式应付挫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通过抽取我院大一、大二的各1000名学生进行反映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三个方面进行测试,并与《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学院学生体质测试(2009)级男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明显低于(2010)级男女生。依据测试结果分析对我校体育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非英语专业的沈阳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和流利策略等五项英语学习策略情况作了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由于性格、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别造成了他们在使用某些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男大学生体成分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3名超重肥胖男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有氧运动组,共干预8周。干预前后评估所有受试者体成分和通气功能。结果:经过8周运动干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有氧运动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BF%)、内脏脂肪指数,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瘦体重(FFM)和其他肺功能指标方面的变化并不明显(P>0.05)。结论:在超重肥胖男大学生中,适当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人体成分和部分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跆拳道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使三围的比例更加协调,充分显示女性的曲线美;跆拳道训练能够有效地减少女大学生的体内脂肪含量;参与跆拳道训练的女大学生在肺活量、每搏输出量、最大摄氧量和射血分数等指标上都明显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80名健美操选项课的女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健美操训练,探索健美操对高校女生体形和姿态的影响.实验前测验显示:多数学生的三围比例不合理,胸围、臀围较小,腹部脂肪堆积较多.通过健美操锻炼可使皮下脂肪的含量减少,去脂体重占的比例增大,三围更接近标准,肢体的柔韧性得到增强.说明健美操锻炼能够有效塑造女性的身材,使女性显得健美,更具有女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民办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统招本科新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在男女生的差异方面,统招本科新生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民办本科新生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不是很明显。统招本科与民办本科新生中男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女生之间的差异非常小。造成民办本科新生与统招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个人期望、个人经历、家庭经济状况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师范大学的177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认知方式进行测量,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格各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和城乡上的差异以及人格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人格量表所测量的人格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关,大学生的许多人格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及城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高校17 ~ 22周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3.0进行检验,对男、女视力正常学生和视力不良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学生视力影响较小,P>0.05,正常学生组和不良学生组无显著差异.学生BMI较高的学生,视力相对较好;右眼不良视力高于左眼,P <0.05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调查了2 846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和2 192名普通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对比分析了其心理素质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存在学校类型之间的差异;(2)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专业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文科类好于体育类,体育类好于理科类;(3)体育专业男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高于普通专业男生;(4)体育专业女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与普通专业女生无差异;(5)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年级差异,表现出大二最好、大三次之、大一和大四极不稳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0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