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论我国商流批发市场的粮食栈单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的粮食交易方式应包括粮食的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 长期以来,我国只有粮食的即期交易和不规范的远期交易. 20世纪 90年代初,在粮食即期批发交易的基础上,中国郑州粮食交易市场较早推出了期货交易,而我国远期交易不发达且不规范,一直存在空白. 最近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即将推出具有规范远期交易的栈单交易,且将这一交易形式直接搬到中华粮网的网上交易平台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为此,本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粮食栈单交易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粮食制度与粮食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两者的关系,对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演进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农业经济是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生成基础,民本思想是粮食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社会政治是粮食制度文化的变迁要素.  相似文献   

3.
陈洁 《调研世界》2012,(6):14-16
粮食进口是通过国际市场获取粮食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格局和发展趋势关系国内粮食安全,也关系国际粮食市场发展走向.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大量增加,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我国粮食进口的现状、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粮食进口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和粮食政策含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识别和防范粮食产业链风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中国粮食产业链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集中体现在供需紧平衡基础上的结构性矛盾:一是粮食产品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完全匹配,二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呈现差异化的需求。中国粮食产业链在流通环节的风险主要体现为流通体系的脆弱以及流通效率过低。我国粮食进口的历史与现状表明,粮食进口不仅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而且也有利于粮食产业链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是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又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环境恶化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但怎样退,退多少,才能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实现我国粮食供需的平衡呢?本文认为需要合理划分耕地与退耕还林地的界限,实现社会总效用最大化;需要加决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速度,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率,实现退耕还林的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确保粮食安全,本刊延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别就粮食稳定增长的机制构建、提高粮食产能的政府举措以及粮食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实现宏观调控的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中长期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RMA模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和组合预测等方法,在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人口司中等人口增速假设,预测了2015-2030年我国粮食供需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减慢;小麦和大豆需求增速放慢,玉米需求增速加快,稻米需求增速稳定;(2)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取代口粮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玉米将取代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3)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上升,2015-2020年增产0.5亿吨较为乐观,2020-2030年增产1.1亿吨是个极大的挑战;(4)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可能造成一半以上的粮食缺口;小麦缺口基本能被稻米盈余所覆盖;通过贸易途径平抑国内饲料和工业用粮缺口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1978-2008年粮食政策的阶段性演变及粮食总产量变化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粮食购销体制、粮食价格、粮食投入、粮食生产技术等政策对全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实证表明,影响中国粮食总产量波动以粮食生产投入政策为主,其均值达0.833 4,粮食生产技术政策次之,均值关联度为0.833 9;而从各项政策的关联度来看,财政支农、粮食收购量、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粮食产量波动关联度较大,其中财政支农投入关联度值达0.879 7.据此,提出应从财政支农、粮食科技投入、粮食价格支持体系、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粮食危机不仅波及了中东北非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引起了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埃及作为中东北非地区的主要粮食进口国受到世界粮食危机的影响,国内物价高涨,经济陷入危机,民众为了发泄不满情绪诉诸街头政治,社会陷入动荡。虽然埃及后期的民主改革要求得到满足,也无法平息社会的动荡不安,这和世界粮食危机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埃及的社会动荡对作为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的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必须重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稳定不受到粮食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退耕还林各项政策既定的条件下,要保证退耕还林成果不反弹,关键是要保证退耕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在四川,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林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加强退耕农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以保证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粮食形势总体趋紧,粮食供求偏紧、适当进口是中国相当长时期的粮食供给总体格局。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依靠国内基本自给,自给率应达到95%,其余可根据品种结构调剂、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少量进口。农业"走出去"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必须有正确的思路,要规避风险。实现2020年全国新增5000万吨粮食,关键要把粮食作为基础性公共产品,用公共财政大力投入扶持粮食生产;完善农业补贴、粮价形成、粮食主产区补偿和粮食安全责任四个利益调节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农民和社会投入,建立与经济增长和财力增加相适应的粮食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核心,在农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农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简要分析我国农民素质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德庆县政府以推动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化,完善农资配送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功能定位,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予以资金扶助与科教资助等基本经验成为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民收入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并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弱化与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弱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国家机构在某些领域的作用强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强调主权意识,既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又要有效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滨州市在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落实中取得了恢复粮食生产、开垦可耕用地、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等成绩,但在补贴工作开展中也暴露出效益不明显、缺少技术补贴、补贴过于分散、补贴运行成本较高、贯彻落实不够透明等问题.创新农业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调整补贴标准、方式和对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支出等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对于发展滨州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代湖南农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粮食总产量和单位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清代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耕地规模虽不断缩小,却能支撑巨大的人口生存;农民收入渠道多样化,拓宽了农民的生存途径。但是,总体来说,湖南农业发展受到诸如人口过剩、人们的生活习惯、农作物品种单一等问题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核心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入世”后农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只有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才能全方位应对“入世”后对农业带来的诸多挑战。本文在简要分析“入世”后江西农民素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应对“入世”挑战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最后 ,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这就是 :(1)普及义务教育 ;(2 )发展职业教育 ;(3)改善成人教育 ;(4)强化科普教育 ;(5 )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6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7)大力增加教育投入 ;(8)努力增强农民体质。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应在财政、信贷资金等方面支持农业,解决现存的问题,逐渐增加农民的收入.应当向发达国家学习,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进行相关配套改革.只有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