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国的对华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然而由于美国与中国地域遥远,其军事实力不足,国内政局的影响,以及孤立主义情绪制约等因素,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一向是谨慎和保守的。在20世纪以前,美国在华主要是分享列强刺刀和侵略外交所夺得的特权。19世纪末,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开始积极参与列强在华的竞争与对峙。义和团运动后,美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积极倡导“保全中国”和各国在华“一致行动”的原则。武昌起义爆发后,美国提倡的各国“一致行动”原则,被日、俄、英等国所利用,他们借“承认中华民国”和“善后大借款”,大肆索取在华的政治、经济权益,肆意扩大本国在华势力。这就直接危害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在华利益。为此,美国抛开与列强的“一致行动”,宣布退出银行团并率先承认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2.
宋效峰  张立华 《兰州学刊》2006,2(9):48-49,39
清末时期,列强对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威胁不断加重。其中美国的对华政策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几经调整后至“门户开放”政策而臻于成熟。美国的对华政策具有实用性,尽管在表面上它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在根本上它还是服务于美国的自身利益。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后来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刘子建近代以来,美国不断扩大其在华权益。1898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侵华权益的斗争十分激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和“利益均等”原则,以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权益。这一政策得到列强的认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列强侵华...  相似文献   

4.
日军进攻南京时,击沉了美国炮舰“帕奈”号,引起两国关系紧张.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方为缓和对美关系同意美使馆人员最早返回南京.美国外交官阿利森在调查日军侵入美国产业拖走中国妇女强奸的罪行时,遭到日军士兵的殴打.美国政府就“阿利森事件”向日方施加压力,驻南京日军在来自东京的命令下,向阿利森道歉,并将涉事官兵提交军法会议,事件得以解决.然而,在“阿利森事件”中,遭受侵害的中国妇女却为美日两国政府及舆论所遗忘,被提交军法会议的日军官兵的罪名也是殴打美国外交官而不是强奸中国妇女.美国政府得到了大量有关日军暴行的报告,美方的政策和行动却只限于维护本国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5.
威尔逊政府为维护和扩大美国在华利益,放弃其对外传播美国式民主的“理想主义”外交原则,无视中国民主运动向前发展的趋势,支持袁世凯帝制运动的政策。帝制运动失败后,威尔逊政府又未能正确地总结其政策失误原因,在对华政策上继续不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力量,转而注重协调与其他列强的关系。可见在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相冲突时,美国要求其他地区、国家接受美国式民主制度的外交政策就需让位于现实利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陈史之争”透视彭思云,陈鸿建弹指一挥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五十周年。时值此刻,回顾过去中国抗战时期的“陈纳德、史迪威之争”,恐怕不难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解蒋介石在抗战紧要关头(1942—1944)对日态度以及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与对日作战之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会学校与美国对华文化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来华的西方列强中,美国的对华政策独具特点。长期以来,美国在与其他列强一道从政治、军事、经济上侵略中国的同时,还特别注意舞弄精神侵略的所谓“长远之计”,企图从知识、信仰、道德等方面对中国人民施加影响,以达到从思想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8.
1937~1941年的美国对华政策基本上属于一种过渡型的政策,既因袭了过去的“不承认主义”的中立政策,又孕育着新的同盟因素,走上援华制日的道路。同时,这段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也属于多边型政策,对日政策又是其远东政策的主体,对华政策攀缘在日美关系之上,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另外,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还属于一种倾斜型的政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中美关系本身的范畴,它几乎包含了帝国主义强国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不平等政策的全部意义,如:强权政治、强权外交等。美国把中国作为棋局中随着美国利益和意志任意驱使的一枚棋子,为美国利益去做铺垫交换。  相似文献   

9.
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了。此事件是中国人民和广大亚非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这已为世界所公认。而事件的发生正好是在长期坚决反对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国家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向正常化发展的时期,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对华政策的主线就是敌视新中国。作为美国对华政策一部分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问题,美国奉行的是坚决反对的政策,并采用威胁、利诱的手段,控制联大的多数国家,阻止联合…  相似文献   

10.
何应钦与“史迪威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驻华军事全权代表、中国战区参谋长。1944年10月19日,出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目标由争取战胜日本转向抗战胜利后扶蒋反共的需要,又迫于蒋介石、何应钦与史迪威之间矛盾已不可调和,史迪威被召回。这就是台湾及国外一些史学家所讲的“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关系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美国对华政策战略目标发生转变,也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针的又一次暴露。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冲突,认为蒋史矛盾是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之争,却忽略了何应钦在引发“史迪威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何应钦与“史迪威事件”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事件本身及何应钦在其间的作用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登     
郝贵远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文章《“门户开放”政策刍议》中写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于1899年9月向当时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对华政策,由于它得到了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对华政策。几十年来,在如何评价这一政策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简单来说,一种意见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对中国友好的象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加紧侵略中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高德胜 《阴山学刊》2002,15(1):63-65
布什新政府上台后 ,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 ,声称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 ,而是“战略竞争对手”。布什新政府貌似改变了上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 ,实则不然。布什新政府对华政策仍然是合作交往为主的“接触”政策 ,但加强了对华的“防范、遏制”。  相似文献   

13.
王鹏 《晋阳学刊》2002,11(2):76-80
1895年至1905年的10年间,美国利用英俄竞争形成的均势,力图向对立双方索取最大好处,以满足在华扩张的野心。美国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绝非要维护中国的主权,它只不过是为美国挟制中国、对抗列强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王艳红 《社会科学》2002,(10):31-35
“9·1 1”事件以后 ,中美关系呈现出缓和的发展迹象 ,两国合作和接触的层面似乎也在逐渐增强 ,这是否说明布什政府一反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 ,试图改变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了呢 ?本文通过“9·1 1”事件后美国对华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来剖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本质 ,即美对华仍然是“接触”和“遏制”两手并用 ,美国从未放弃过防范中国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5.
1942年3月,史迪威肩负着美国政府的重托,第五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然而他在中国期间与蒋介石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1944年8月,罗斯福一纸勒令将其召回。这就是史迪威事件。史迪威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与蒋介石的矛盾已不是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美蒋...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扶蒋溶共”到“援蒋反共”的演变过程。这种政策的实质是美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或附庸 ,抗衡苏联 ,称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政策。中国共产党针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国革命的需要 ,采取“中立美国”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灵活运用 ,有效地限制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范围和程度 ,掌握了对美蒋斗争的主动权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现有研究对于英国“黄金时代”对华政策的生成存在三条解释路径,即经济复苏论、党派利益论和官僚政治论。从被忽视的能动者互动视角出发,引入并运用经济外交方略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路径:中国积极运用经济外交方略与英国展开持续互动,不断地塑造英国政治精英在对华政策关键抉择时的偏好与行动,从而带来了“黄金时代”政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北伐时期 ,国民政府鉴于日本同英美的矛盾、日本在华势力分布特点和日本对华政策特点 ,受苏联革命外交战略的影响 ,实施了接近日本、联络日本的对日政策。这一政策也是北伐前单独对英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在北伐开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 ,起到了牵制英国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的作用。但也为蒋介石与日本的妥协活动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美国智库影响外交决策是美国政治运作的显著特征。拜登新政府的上台使精英政治复活,以智库精英为代表的美国战略界重现生机,得以正常施展其政策影响力。第一,智库学者出身的拜登政府精英团队在反思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上,明确“中美竞争”的战略定位和“不冷战,不脱钩”的战略底线,以“价值观外交”和构造“民主同盟”为载体,拉开意识形态竞争的序幕。第二,美国各大智库纷纷设立项目,组建团队,撰写报告,为新政府拟定对华政策框架和执行路线图。其中,布鲁金斯学会的对华政策报告、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三大战略报告、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对台政策新思维最具代表性。第三,美国战略界在对华战略认知上存在重大分歧。对华强硬派与温和派展开激烈辩论,辩论结果将对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演化产生重大影响。竞争烈度而非合作深度将决定中美关系的未来。中方应抓住美国政治钟摆带来的换档期,及时做出必要、全面的战略回应,锚定中美大局“软着陆”。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 ,美国曾对中国实施过所谓“微开门 (keepthedoorajar)”的政策。这是一个被史学家忽视的问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华政策相比 ,肯尼迪政府的这一政策是相对中立的。其主要内容有 :认可中国的现实存在 ;主张降低敌对 ,尝试“接触” ;除了“遏制”外 ,还对中国施加“引导”策略。本文利用美国外交档案文件 ,对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特点、提出的原因以及实施情况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