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冲突的整合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使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下,社会变迁以文化的方式深刻地作用和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使高校校园陷入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冲突之中.校园文化的价值冲突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偏异倾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基于以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的需要,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对校园文化价值冲突进行整合.本着标本兼治的要求,既对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又坚持强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从文化环境的净化和价值观引导的强化两方面着手,对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冲突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建立在二者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善于包容与创新、拓展文化建设平台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优秀地域文化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的目的。优秀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在价值目标上趋同、培养特色的契合以及情感激励上相通等特性标示了两者融合的逻辑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对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价值重视不够、功能认识不足、措施采用不当等限制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育人中价值功能的发挥。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尝试从提高融入的价值认同、多维度打通融入的渠道、搭建融入的有效机制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几大矛盾,同时强调了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重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文化交流越发密切,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赋予了教育创新的新活力和多元性。然而,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给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我国不仅要注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而且要注重抵御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维护高校校园文化安全,更要注重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国际视野下进行了比较性的考察和研究,为当下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流行音乐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其正面价值表现为:有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娱乐、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文化互溶、标志文化身份、调适学生心理、引导与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的积极价值。其负面影响包括:由流行音乐的文化消费特征带来的社会文化资源浪费和对社会文化的消解作用。基于文化转换功能,流行音乐的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是可以相互转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大学生流行音乐的需求应做到积极引导适当监管,让流行音乐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和最高价值在于促进人格的发展。校园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心圆结构。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论是物质文化方面,还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各种问题。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抓好以下几点环节:科学地对校园文化的内容进行定位;宣传校园文化的功能,并贯彻落实;积极强化校园文化各要素,并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相似文献   

9.
论创新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就高校内部来说,推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念、价值目标、关键因素、制度保证和环境条件,使高校师生在文化创造上各尽所能,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0.
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两者的关系,着重阐述了应该凸现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充分开发利用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利用高校档案传播学校文化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探讨文化冲突的根源。文化冲突的根源在于文化主体的内在矛盾、文化客体的内在矛盾、文化手段的内在矛盾。其中,文化主体的内在矛盾是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社会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赋予大学精神力量和独特的个性,在大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全球化开阔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改变了校园文化的理念,使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变得更具包容性与时代性。与之同时,具有不同价值内涵的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变得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寻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师文化冲突是课程改革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师文化冲突是教师文化内部矛盾的发展与演化,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生成、存在形态和构成来看,教师文化都表现为一个矛盾体。  相似文献   

14.
浅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学生座谈会和大学生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叙述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并从校园网络文化定位、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推行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直接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上的落后状况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基本的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近代的文化矛盾主要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文化模式的型变、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内涵的混积、文化心理的冲突和文化方向的偏差。在应对近代文化矛盾中出现了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文化批判、中体西用的改良主义文化批判、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文化批判、主张革命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坚持革命立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是从根本上克服近代中国文化矛盾和实现中国文化革新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网络文化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并且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主动,趋利避害,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着深刻内涵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的重要性在于直接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对整体提高大学生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探讨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就如何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对改进和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flict that broke out between the Taiwanese Positivists and New Confucians in 1950s Taiwan. Opposing views on science, traditio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led to a series of debates, which yielde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aiwanese society. After several previous studies, I re-examine the conflict and how it played out, concluding that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s twofold. First, both Positivists and New Confucians had no effect on the scientific industrialization of Taiwan but had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effects. Second, the debates constructed a Taiwanese version of C.P. Snow's “two cultures”—a morally humanistic Chinese culture contrasting with a positivistic scientific Western culture. These served as the historical prototype for later formulations of the two cul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