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包括三章.第一章回答的问题如下:1.什么是管理?2.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什么?3.管理人员起什么作用?4.各级管理人员需要什么技能?5.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是怎样形成的?第二章讨论如何管理自己和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该章概略地提到现在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及可以设想自己在事业上将走过哪些阶段.读完这一章,你们将会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知道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第三章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新探索──简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常延廷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和所提出的要求,国家必...  相似文献   

3.
1978年4月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了野泽丰、田中正俊等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史讲座》(第1卷,中国革命的起点),全书共296页.小林善文的这篇书评登载在日本《东洋史研究》第38卷第2号上,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元凯同志的《中国大趋势》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但是我们发现,除了一些讲得恰到好处、切中时弊的地方,还有一些论述尚不够全面、深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推动改革的直接力量是什么?纵览温元凯的这本书,我们认为温元凯是这样认为的,新技术革命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和改变我们的旧观念,建立现代的观念,是我们改革的动力和原因。但是新技术革命只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机会、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仅仅只是外因、是外部条件。改变落后陈旧的观念并不是改革的动力,而只是改革的要求。当然改变我们的观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这种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这句话的中心在于“利益”,我们的改革是为了发展经济,从而保障民族的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事实证明,凡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张锡勤教授在中国思想发展史研究方面的又一本专著。本书已于1988年6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四十三万字。本书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八十年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清晰地概括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思想产生、发展、斗争及其变化的历程。本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一部开拓性著作。统观全书,可见以下特色: 一、主题鲜明。中国为什么落后?西方为什么富强?近代思想家们在探讨、争论其根源的时候,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界波澜壮阔的场面。因而本书认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相似文献   

6.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1999年,汉堡)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的书评。……  相似文献   

7.
长时期以来,有一种信念占支配地位,即中国是西方舆论不能简单地理解和分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史之谜.确切地说,由于其神秘的特点,中国社会已成为20世纪理论思想的重大挑战之一.最近30年,各种不同的著作(历史编纂学的、政治学的、社会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等等)阐述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工业改革》一书为人们提供了本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的极其可靠而现实的图象。这是一本由外国与中国学者分别撰写而又综合而成的论文集,是世界银行与中国经济学家合作研究的成果。它既包括丰富的资料,也有深刻的分析,对于那些有兴趣了解当今中国工业的人来说,它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这本书主要包括七章内容,试图以描述性的方法对所研究的企业的行为与环境进行概括。这几章分为若干专题:比尔德和蒂德里克论述了要述配置,另外两个中国学者论  相似文献   

9.
1988年贝尔格莱德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出版了由P·希米奇编辑的、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系列丛书之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再生产模式和生产关系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危机产生了一个积极的成果:意识到重新认识和发展理论遗产与自身实践的必要性。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迄今进行的经济改革的不彻底性的认识,已不再只是狭窄的学术会议和党的会议的议题,而且还成了日常生活中经济和社会制度职能的问题。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多年来跟踪研究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0.
由邹玉华、战继发、艾景学共同主编的《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已于1993年11月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部洋洋35万言的拓荒之作,作者花费6年时间,两易其稿,方告完成。《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不仅填补了国内学术界一项空白,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有关领导科学的著述在我国可谓汗牛充栋,但系统全面、高屋建瓴地介绍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学术专著却仅此一部,由此可见该书在学术界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编写体例上,该书分为上下两编,其上编侧重介绍、论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领导思想。下编剧论述介绍了…  相似文献   

11.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真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也是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党校系统,尤其是中央党校,对特色理论研究动手早,下的力量大,条件优越,所以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本书所精选的论文,就是科研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读吕一燃先生所著《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获益良多。全书收入了作者关于新疆、蒙古、东北等北部边疆地区历史的论文26篇,内容涉及上述地区历史上的疆域、边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物、对外关系和革命斗争等许多方面,可以都是...  相似文献   

13.
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傅盛安张奎良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生及其逻辑系统》(以下简称《理论与逻辑系统》)一书,经过两年多的撰写,于1996年6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  相似文献   

14.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是他为中央电大讲课用的教材,也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这部《简史》,不仅资料丰富,内容扎实,而且作者研究文学史的眼光比较锐敏,视野相当开阔,思路也十分新颖,注意从广泛的联系和历史的纵深中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风貌和基本特征,揭示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修己自己说:“我在编写《简史》时,力求勾画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轮廓,力求给人以历史的整体感和历史的发展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知道现代文学有  相似文献   

15.
评《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史》三月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活动。40年间计有32万日本农业移民(即所谓“开拓团”成员)先后...  相似文献   

16.
评《权威》     
里查德·森尼特所著《权威》一书于1981年出版。作者自称该书是论述当代社会“情感束缚”的四篇论文的头一篇,其他三篇的标题是:《孤独》、《友爱》与《仪式》。人们对于“何谓权威”都有着一种直觉。森尼特让我们想象一下乐队指挥正在指挥一个交响乐队的情景。这类权威人士所具有的品质是“自信,正确的判断力,维护纪律的能力,引起敬畏之类情感的能力”。当然,乐队指挥不过是“权威”这一概念的最明显的例子而已。在其他情况下,给权威下定义是会遇到困难的。困难何在呢?就在于难以弄清这种权威究竟基于何种力量。当我们由乐队指挥转向父母、老板、政客时,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17.
评《传统》     
自从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进步的知识界人士一直把传统视为实现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的障碍。马克思的话表达了十九世纪进步人士的共同看法,他说,一切死去的人的传统都如恶梦一般压在活人的头上。这一切并不奇怪,因为在建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斗争中,传统,或者说传统主义,已  相似文献   

18.
彭国甫教授的新著《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专著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和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课题“百人工程”项目《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了完成这项研究,作者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基础工作,调查了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等11个地州市,走访了许多专家学者、地方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获取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使研究和立论有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的顺利完成得益于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开阔的视野和严谨务实的学风。关于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  相似文献   

19.
P.B.玛尔塔努斯的《社会管理:干部与干部政策》(莫斯科,1986)一书,对于同社会管理和党的干部政策的实质、宗旨及特点相关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著作的现实性不容置疑,因为它表达的思想促使人们按照一种新的方式去理解一系列在我们的文献中似乎已经固定下来的观点,并对探索改进社会管理和完善干部政策的途径起到了推动作用。该书长于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深刻理解训练高技能干部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作者关于从方法论方面有必要建立社会过程管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9月出版了魏义霞副教授著的《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以下简称《透视》),这是一本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具有新见的力著,该书的出版将对中国近代哲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哲学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年虽然出现了一批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优秀成果,但是这些论文和专著大都是对某个人物思想的具体研究,宏观性的综论不多.《透视》一书在全面论述中国近代哲学方面作出了第一次尝试,它打破了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只限于具体人物的思想界限,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哲学作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