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欣民 《华人时刊》2006,(4):26-31
有了网络,一切都在改变。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做生意的方式。提起做生意,人们会想到要勤快,要多出去跑,脚板底下出黄金;脑海里会浮出这样的画面,背着大大的黑色的塑料袋的零售商,天还没亮 4、5点就赶长途车,穿梭于各类批发市场,与批发商讨价还价:富于想像力的还会闪现出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镜头,在云南山高谷深、水流湍急的茶马古道上,马铃叮铛,马蹄声声,一队队满载货物的马帮长年累月来回奔波,马蹄的印痕越踏越深,串铃的声响也越传越远……说到买东西,人们会想到去店铺,反复挑选,货比三家不吃亏;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女士们吆喝结伴,满街头转悠,回来后又扎堆把  相似文献   

2.
山间铃响马帮来。提起云南,也许你还会记着电影里马帮穿山越岭的画面,有名的“茶马古道”曾记载着云南交通的人马驿道史。就是在这块昔日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土地上,如今,公路总里程达16.6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一。到2003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大关,达到1064公里。云南人的世纪之梦云南地处青藏高原南延地带,与缅甸、老挝、越南为邻,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境内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地势险峻,自古交通不便。《云南通志》曾这样描述云南的交通:“滇处岩疆,山谷险阻,行路之难,视蜀道且过之”。解放初期,全省能够通行汽车的公…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长期研究马帮文化的基础上,对大西南马帮在漫长的运作时日中形成的大胆冒险、吃苦耐劳等一系列精神特征作了总结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陈义风 《社区》2003,(20):14-15,19-21
在中国,一提起人力车夫,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涌现出老舍笔下那位善良而不幸的“骆驼祥子”。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拉着达官贵人满街跑的情景,早已成了昔日中国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一种典型写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消灭了人力车夫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业绩。  相似文献   

5.
<马帮城>是海男建构自己精神王国的杰出作品,是海男对西部马帮的存在与生命形式所作的一次诗意化书写,她在对赶马人历史的叙述中最大限度地开启了人类存在和生命的空间,完成了她个人精神世界中对"马帮历史"的诗意传达.  相似文献   

6.
远去的马帮     
庄文勤 《老友》2008,(8):18-20
马帮昔日茶马古道之魂在群山连绵的滇西,在滚滚奔涌的澜沧江两岸,马帮是极其重要的交通工具,素有"山中之车"的美称。解放前,由于澜沧江的阻隔,山里与外面的交往,仅凭一条古老的驿道与一座叫做"青龙桥"的沧江铁索  相似文献   

7.
茶马古道     
◆主题点评 在我国西南横断山脉的丛林草莽中,蜿蜒着一条由滇、川经西藏通往南亚西亚的神秘古道,至今密林的石板路上依稀可辨当年的马蹄印迹。这是商家、旅人和马帮踏出的路。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束手无策,由此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而中年级学生,又处在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习作的启蒙开篇阶段,因此,教师应寻求克服学生对习作畏惧的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习作。  相似文献   

9.
滇南驿道马帮历史探踪毛佑全滇南驿道马帮是元末明初以来滇南边疆各民族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不仅促进了滇南边疆各民族与内地的紧密联系,而且也成了与东南亚各邻国的经济、文化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本文就临安古道、近代滇...  相似文献   

10.
鲁忠民 《社区》2001,(3):62-63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于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马帮是历史上云南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商品经济和对外经济交往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随着云南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马帮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马帮对云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滇西北山高谷深而路桥难通 ,河流湍急而不利水运这两个地理条件 ,再加上丽江地区盛产良马 ,使得马帮成为丽江地区交通运输最方便、最经济的主要运载方式。民国时期纳西族商帮的兴起、发展、繁荣与马帮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同时 ,马帮与商帮的兴盛也促进了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丽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礼 《社区》2011,(32):28-28
在四川雅安与西藏昌都的崇山峻岭之间,横瓦着一条神秘而古老的通道——茶马古道,它是迄今世界上海拔最高、风景最为壮丽、文化历史最为厚重,以马帮和人力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西单商场来,那富丽气派的门面,堂皇豪华的售货大厅,立马儿就会浮现在您的眼前。可是,在解放初期那阵儿,西单商场是什么样子,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5.
苗寨素描     
杨静龙 《社区》2010,(2):33-33
从苗寨升起第一缕炊烟,到最后一家苗民坐到早餐桌上,一定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犹如那支在五月的田塍上缓缓行走的马帮。  相似文献   

16.
高山仰止     
国风 《社区》2009,(2):36-37
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心目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伟大的名字。前不久,我有幸去莫斯科。一踏上俄罗斯的土地,朋友自然会提起红场、克里姆林宫、列宁墓。这些都曾是我童年时心日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力地弥补了我国银行信贷的不足,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以及个人而言,是一种及时有效获得资金来源的渠道;但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极易产生借贷纠纷,不但会造成当事人的损失,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随着民间借贷案件的不断出现,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充分发挥法院审判职能,践行司法理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媛 《新少年》2010,(7):33-33
提起妈妈,我既爱又怕,但是我离不开她……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的心情下,妈妈对我的称呼也不同。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妈妈会心花怒放,两眼笑成一条缝,无比慈祥地对我说:“大闺女……”还会一把搂住我,闹得人家怪难为情的,简直受不了。  相似文献   

19.
东巴文账簿近年陆续有发现,但关于马帮的尚未见过。在四川省木里俄亚调查到的东巴文马帮账单属首次发现。用原文、记音、字释、对译和汉译“五对照”的方式,详细解释每个字的字形结构和意义,释读账单的内容。最后考释其中的一个疑难字,认为它是表“犁范”的象形字,该字在各地异体甚多,学者、东巴多不明其字源。通过遍查“全集”,将26个代表字形分为三大类型,各类之间的差异体现了造字者观察角度和取舍的不同,也可看出犁铧外形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芸斋”了望“白洋淀”──论孙犁小说风格的演变赵福生人们提起孙犁,眼前就会浮现诗情画意的“荷花淀”,它是那么清新、纯洁、亲切,使你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在4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芸斋小说”(五十年代的《铁木前传》、《风云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