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欣民 《华人时刊》2006,(4):26-31
有了网络,一切都在改变。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做生意的方式。提起做生意,人们会想到要勤快,要多出去跑,脚板底下出黄金;脑海里会浮出这样的画面,背着大大的黑色的塑料袋的零售商,天还没亮 4、5点就赶长途车,穿梭于各类批发市场,与批发商讨价还价:富于想像力的还会闪现出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镜头,在云南山高谷深、水流湍急的茶马古道上,马铃叮铛,马蹄声声,一队队满载货物的马帮长年累月来回奔波,马蹄的印痕越踏越深,串铃的声响也越传越远……说到买东西,人们会想到去店铺,反复挑选,货比三家不吃亏;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女士们吆喝结伴,满街头转悠,回来后又扎堆把  相似文献   

2.
远去的马帮     
庄文勤 《老友》2008,(8):18-20
马帮昔日茶马古道之魂在群山连绵的滇西,在滚滚奔涌的澜沧江两岸,马帮是极其重要的交通工具,素有"山中之车"的美称。解放前,由于澜沧江的阻隔,山里与外面的交往,仅凭一条古老的驿道与一座叫做"青龙桥"的沧江铁索  相似文献   

3.
朱靖江 《社区》2014,(29):33-33
云南素多名镇,譬如丽江的大研与束河两座古镇,到如今都成了风情万种的销金窟,而深藏于剑川县的沙溪小镇似乎尚不在其列。去年山居大理时,友人曾自沙溪致信,言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素生活仍有些陶渊明式的古风。  相似文献   

4.
陈阳 《社区》2015,(15):62-62
滇西凤庆县鲁史镇是坐落在茶马古道上的一座小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地处澜沧江与黑惠江之间,山高谷深,风景优美、民风淳朴。鲁史各村落的人家,都喜欢在山林中放养当地的土鸡,土鸡游走在核桃园、茶园和树林里,自由地觅食小虫小草,喝山泉水,主人家只是适当给土鸡增添一些玉米粒,这样养出来的土鸡肥壮健康,肉质鲜美,特别好吃。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省凤庆县,有一个居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打镇——鲁史古镇。这里东南北三面环口,形成于1302年的鲁史占驿道,是内地通往边境的通道。而早在唐宋时,它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马帮运输线,清朝、民国时为茶马古道。因地理位置险要,鲁史古镇曾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相似文献   

6.
清云 《百姓生活》2010,(7):62-64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12公里处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岩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得名。青岩古为屯田驻兵之地,素有"茶马古道"、"南部要塞"之称,与黔东南镇远、赤水丙安、锦屏隆里并称贵州省四大古镇。  相似文献   

7.
马帮是历史上云南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商品经济和对外经济交往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随着云南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马帮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马帮对云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谈了对"茶马古道"文化品牌打造的两点深刻感受:"重构"与"重走",以期对打造"百越古道"文化品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岷山道为历史上连接四川盆地与河西走廊的重要经济文化通道,先秦至汉代为沟通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文明通道,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为长江流域直通西域的丝绸之路主干道重要路段,唐以后至民国时期为汉藏茶马古道干道之一,为促进成都平原和川甘青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建设,再次沿古代岷山道构建连接成渝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沟通大西北和大西南的大通道,岷山道将成为促进成渝城市群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川甘青交界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推进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的重要经济文化廊道。  相似文献   

10.
谢光辉 《社区》2012,(32):33-33
慈城,是江南保留得最好的千年古县城,不仅有县衙、孔庙、校士馆等古建筑群。而且历史上还出了519名进士。包括5名状元、1名榜眼和3名探花.有“天下第一进士城”的美誉。台湾文化人黄永松在慈城推出了女红、中国结、刺绣、剪纸、泥人、瓷器、紫砂壶等工艺大师的精心之作,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对接。  相似文献   

11.
清代羌族诗人董湘琴的纪游长诗《松游小唱》展现了松茂茶马古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诗歌虽曾口口相播,但范围局限于松茂古道沿途,时至今日,诗歌的价值已几近被历史所湮没,发掘、整理《松游小唱》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而言,《松游小唱》作为地方文化先贤的重要遗著,反映松茂茶马古道沿线羌藏回汉聚居地文化生存状态的宏大诗篇,也是应该予以保护的,并且极具发掘的价值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语言资源丰富,接触类型复杂。茶马古道的分支和延伸区域跟民族语言的分布、接触类型有很大的关系。这样一种格局在整个世界范围都具有类型学意义。充分展开中国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研究,中国的语言学会在语言接触研究、同源关系判定、参考语法描写、语言类型研究和语言保护理论几个方面做出显著贡献。要实现研究目标,必须重视田野调查的精准和理论概括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3.
将“大文化观”运用于古镇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正在开发的三台郭江古镇为例。探讨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文化为纽带,在地域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然后融入古镇旅游城镇的打造、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将古镇的地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在低碳、循环理念指导下开发古镇旅游,实现古镇旅游是绿色...  相似文献   

14.
在"茶马古道"上长期的纳西族、藏族贸易中,滇西北藏区和纳西族地区产生了一种别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房东伙伴贸易",它是在滇藏贸易历史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商形式,特别流行于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的贸易中,历史上,它随着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一些历史记载中可看出,在明代木氏土司统治迪庆时期,纳西族与藏商的贸易交往十分频繁,也可以看出当时就已有了"房东伙伴"的商业贸易习俗。这一贸易习俗到清代以后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西北和西南的其他例子也可看出,这种最初基于经济互助、贸易往来的"伙伴家庭"关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商贸和生产上交往较多的相邻民族。这种各民族特定的基于家庭的伙伴关系,是促进和睦和谐、相帮互扶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茶马古道”上长期的纳西族、藏族贸易中,滇西北藏区和纳西族地区产生了一种别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房东伙伴贸易”,它是在滇藏贸易历史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商形式,特别流行于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的贸易中,历史上,它随着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一些历史记载中可看出,在明代木氏土司统治迪庆时期,纳西族与藏商的贸易交往十分频繁,也可以看出当时就已有了“房东伙伴”的商业贸易习俗。这一贸易习俗到清代以后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西北和西南的其他例子也可看出,这种最初基于经济互助、贸易往来的“伙伴家庭”关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商贸和生产上交往较多的相邻民族。这种各民族特定的基于家庭的伙伴关系,是促进和睦和谐、相帮互扶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杜晶 《源流》2012,(21):55
中山市古镇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近日陆续收到一张特殊的"名片",这张由古镇纪检部门发出的"名片",没有姓名,大大的"廉"字铺底,上面写着一个银行账户。这就是古镇在全市率先开设的镇级"廉政账户",主要是为了接收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主动上缴的"红包"。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世纪与近代的文化交界地带,但丁西对内在外在的价值纷乱,在其长诗《神曲》中,以个人认知、洞悟的方式,藉古典文化与诗情生命的力量,最终到达宗教至境,完成了一次终极追寻。  相似文献   

18.
“茶马互市”是指以内地茶斤交换藏区马匹的经济活动。唐、宋以来,以明朝政府对“茶马互市”的管理制度最为完备。本文从明朝政府对茶叶生产、茶叶运输、茶叶贮存、茶叶销售的有效管理,以及修复和拓宽茶马古道等方面,阐述明朝政府通过熟练地运用“茶马互市”的经济杠杆,以达到治理藏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谭焱 《今日南国》2007,(11):6-9
今年5月7日,首届广西兴安“桂林米粉节”降下帷幕,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也随之传出:这个黄金周,兴安县的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98%。“奇迹!真是奇迹!”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连连赞叹。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说,米粉街里的店铺一眼望不到头,很多老字号前面都排起了长队,前来一饱口福的食客更是把街道塞了个水泄不通。开幕当天,到兴安旅游的外地游客就达1.65万人次。兴安县又一次引起世人瞩目。而兴安县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颁奖晚会上,兴安县从全国230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摘取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奖牌。组委会的颁奖词是:连接湘水漓江的咽喉要道,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神奇土地。一条灵渠成就了中国统一大业,更显示先人们开山引河的智慧。守望陡门的陡军把剽悍的秦地风俗植入楚越之间,所以这里人的性格也刚也柔。古树参天,古巷幽深,水街水清,灵渠有灵。兴安,两大水系钟灵毓秀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四川、西藏、甘肃、青海、云南五省区社会科学院在成都市和松潘县联合召开了"民族走廊:互动、融合与发展"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9个省区社会科学院、11个省市自治区20余所高校等30余个科研单位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为我国首次由多个省级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并广泛邀请国内高校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全方位深入探讨促进民族地区当代发展的学术盛会。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