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散文创作,可以借助多种艺术于段来抒情表意,人物描写当然也不例外。在当代散文作家中,何为颇善于写人。他自己就曾说过:“将我过去某一时期发表的大部分散文一经梳理排比,确乎或浓或淡留下一些人物的投影”。确实,在何为的散文作品中,有人物形象较为完整、叙事情节较为曲折的,如《第二次考试》、《千佛山上的小树》《山乡的渡船老人》,有以某个人物为贯穿线索结构文章的,如《大地的脉息》、《最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在文坛是我国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许多优秀散文大都写于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这些散文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优美独特,是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围绕“人与地”的关系,就现代散文作家为什么要写江南城市、如何写江南城市等问题展开探讨.现代散文作家对江南城市书写的冲动:一是来自写作对象本身,二是源自创作主体的需要.虽然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同一城市的解读所得以及传达千差万别,但是现代散文作家与城市之间的态度基本趋同.虽然散文是对经验世界的叙述,但是它并不排斥作家基于经验世界基础上的对江南城市的想象与记忆.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散文大国”,散文传统源远流长。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振兴了散文黄金时代的雄风;崛起的唐宋散文,使散文更富有文学意昧和艺术品格,散文地位空前提高;明清小品,翻涌起古典散文长河又一个浪头;“五四”时期,散文又一次空前鼎盛起来,汇纳百川,丰富多样,散文作家灿如群星,散文佳作,令人目不暇接。散文在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在新教材的选文上下功夫,选择了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一些文章,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如果我们能用好教材中的课文,就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读写有机结合、文意均能兼得”的读写教学目标。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教材也编排了适量的散文。据我们初步统计,小学五六年级散文的入选比例约占该学段课文总篇目的30%左右,包括借景(或托物)抒情性散文,如《草原》、《桂花雨》、《草虫的村落》等;写人的记叙性散文,如《顶碗少年》、《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写事的记叙性散文,如《白杨》、《落花生》等;还有几篇民俗散文及议论性散文。  相似文献   

6.
散文作家的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散文作家自觉确立精品意识,是提高创作质量、多出精品的关键。作家的精品意识是创构散文精品的重要前提,是抵制平庸、伪劣作品的可靠保证,是优秀散文作家的必备条件。精品意识在散文创作环节中,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观察和提 升生活的精细,选择题材的精当,发掘内涵的精深,向读者交心的精诚,构制篇章的精巧和运用语言的精妙。  相似文献   

7.
贵州有第一流的散文作家 ,但贵州散文的总体水平不高 ,这是贵州散文存在的最大问题。要提高贵州散文的总体水平 ,必须更新观念 ,加强理论引导 ,增强“专业”意识 ,并为贵州散文确定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真正文学史意义上的京派散文是以沈从文、何其芳、李广田、萧乾、师陀、林徽因、吴伯箫等为代表的以纯散文创作为宗旨的作家群体。在其发展史上,大公报"文艺副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艺副刊"影响了京派散文的发展形态和变异,形成了京派散文作家队伍和京派散文的创作规范、散文美学,制约了京派散文的文体形式等,没有它,京派散文难以成派。而京派文学之其他刊物如《骆驼草》、《水星》、《文学杂志》等与京派散文同样休戚相关,它们与大公报"文艺副刊"一道共同生成了京派散文,由此系列报刊,大可管窥出京派散文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9.
散文是抒情文学 ,追求对抒情主体情感的真诚传达。新时期散文作家或追求情感的集中、单一、明确 ,或追求情感的模糊、含蓄、多义 ,遵循散文自由的艺术特征 ,尊重生活 ,顺应自然 ,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主体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0.
<正> 郁达夫在评论朱自清散文时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文章之美,除冰心女士外,要算他了。”(《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确实,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如观清澈晶莹的山泉水,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也是跟作者在修辞上下工夫是分不开的。朱自清先生十分注意词语的选择和锤炼,十分注意句式的洗炼与和谐,十分注意修辞格的巧妙运用。因而,他的散文语言富有修辞的美。这里仅就词语美、句式美和辞格美方面,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南宋散文研究的沉寂,与南宋理学家之文备受冷落有密切关系。南宋散文的繁荣,在淳熙前后的中兴时期;中兴时期的散文作家,主要是学者而非爱国志士;其时散文创作的主体,是理学家衡道论事之文而非志士抒愤之作。理学与古文之间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沟壑,南宋理学家大多对文章的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往往致力于道统与文统的会融,将学术思想、艺术精神与散文创作统一起来,从而对唐宋散文艺术传统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散文创作在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文化精神与思想内容“苍白”和“虚弱”的现象。散文创作应追求崇高丰厚的精神境界,不以单纯的消遣为目的,不以一味的媚众为取向,应努力摆脱多年来困囿人们的那种“小家子气”、“脂粉气”、“软骨症”的情调和格局。散文作家不应该总是在突破旧写法、旧框套等形式技巧方面做文章,而应该在自身文化人格的变化和观念、意识的更新方面下功夫。当代散文作家特别应该努力提高敏锐地汲取新时代的新的生活信息和思想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作家中,不少人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擅长,而家吴伯箫同志这样,始终专一地致力于散文创作,在散文这个园地里辛勤垦植.耕耘了几十年的,却为数不多.吴伯萧同志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散文作家.他作品的数量虽然不多;“长短不满二百篇”,然而,凡读过他作品的人,无不感到他的作品很扎实,有特色.它以独特的情思、深刻的哲理和质朴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喜爱.本文试图就吴伯萧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一篇文章够得上说是“清通”,那就应该没有病句。病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词语用得不妥当,有的是词序安排有问题,有的是句子结构不完整,有的是文理不通,归纳起来,不外是语法、修辞、逻辑方面有毛病。写文章,如果不想好了再下笔,写好了,又不仔细检查,就往往出现病句,即名家写的文章也不免。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散文作家行列中,有位别具风格的作家.他不象刘白羽那样豪情奔放,雄浑遒劲;不象秦牧那样丰富博大,妙趣横生;也不象扬朔那样明丽清新,质朴华赡;而以深沉含蓄,优美凝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就是大家交口称赞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和《临江楼记》的作者何为.何为的散文,既有散文的诗情文采,又有小说那样的情节结构,同时,还如电影、特写一样使人感到亲切而真实.它是我国当代散文园地百花丛中一枝鲜艳夺目的花朵.广大读者喜爱他,更渴望了解他.但是,关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不只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茅盾的创作生涯,即是从散文起步的。从一九二五年到解放战争为止,茅盾先后创作了十几部散文集。其中,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他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民政府的迁渝,原北平、上海等地的作家和文学期刊纷纷南下、西迁,汇萃渝州.其中,一大批散文作家在整个抗战期间创作出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无一不沐浴着抗战的烽火.它们或再现抗战生活,或替人民摇旗呐喊,构成了大后方抗战散文宏伟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8.
散文最好写,写好最难。首先,它面临着高悬在我们头上的中国散文之最——《古文观止》,以及现代散文大家,如《燕山夜话》的邓拓,还有久负盛名的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等等。其次,是散文的界线——中国古代只区别于韵文,骈文;现在,又剔除了小说,杂文、游记等类,但是,它的概念仍显模糊。再次,当代读者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其  相似文献   

19.
骚动不安的灵魂──石评梅散文的独特情绪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评梅的散文是“五四”女性散文作家中委有特色的一家。本文侧重解析石评梅散文中展示的作家复杂心态.包括无家可归”苦闷”、生命虚无的抗争、置身于“十字街头的塔”中的两难心态等,阐说石评梅散文的独特情绪底蕴。  相似文献   

20.
台湾作家桂文亚女士是当今海峡两岸儿童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她对于当代儿童散文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方面创作了大量表现内容、叙述方式以及文本呈现形式都具独特个性的作品,另一方面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儿童散文理论上进行了自觉的探索,就儿童散文艺术、儿童散文作家、儿童散文功能及儿童旅行文学创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精彩而富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