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呈现"麦当劳化"倾向。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裂变式传播的过程中,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构建公共理性精神,通过强化主体意识,促进理性交流和构建重叠共识,完成高校宣教网络的"去麦当劳化",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是难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充满了无数的未知挑战。自媒体时代在引领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拓宽其教育的途径、增强其教育实际效果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如使青年大学生面临多元价值选择、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威胁国家意识形态等挑战,需要通过更新理念、解读多元,发展平台、加强监管,改变方法、建设队伍,自学自律、提高素养等方法来开启自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自我修养式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已经无法避免。立足"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中存在的网络行为失范、网络道德缺失、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等问题,从传统教育、现实社会以及网络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而完善全员育人体系,促成有效指导;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形成良好规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积极引导等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性、可行性路径,以期为"微时代"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及其实践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丁凯  曹石亚 《江淮论坛》2014,(5):188-192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的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载体。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探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高校宣教网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自媒体时代体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思政教育如何达到理性自觉体现人文关怀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对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潘琪  张红玲 《南方论刊》2022,(11):109-112
当代社会,舆情传播的主流途径已经由线下转为线上。网络舆情的去中心化、低成本性和易被推动能使舆情产生很大影响力。信息化社会和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媒体素养和“三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握大学生媒体应用规律,重视建章建制,提升网络舆情引导水平,重新建构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找到合适的话语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进入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受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的参与者。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媒介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构建当中,比如在BBS中发表言论、创建个人主页等等,他们将自己制作的信息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为便利和迅速,但大学生的媒介道德规范与媒介自律意识还不是很强。还有一些大学生不加思考地、盲目地进行转帖、跟帖、群发消息、扩散未经核实的消息,这在一些大学生群体当中有日渐扩大的趋势,这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其他的受众。这就需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媒介道德培育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媒介道德观念、审美情操。自媒体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陈平原先生《文学如何教育》一文为起点,试图从媒介时代的视角,通过考察文学教育的外部生态,反思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育:一是媒介时代,公众对中文系毕业生的普遍要求,与当前文学教育效果之间,存在落差;二是媒体批评兴起导致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普遍失语。因此,媒介时代的文学教育需要加强学生叙述能力的培养,文学研究需要与媒介研究相结合,开拓文学教育与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的运用,能够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同时,信息的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等又容易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等,这些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自媒体的认识,构建信息收集和反馈网络,建立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黄秋菊 《南方论刊》2014,(1):63-64,7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进入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受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的参与者。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媒介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构建当中,比如在BBS 中发表言论、创建个人主页等等,他们将自己制作的信息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为便利和迅速,但大学生的媒介道德规范与媒介自律意识还不是很强。还有一些大学生不加思考地、盲目地进行转帖、跟帖、群发消息、扩散未经核实的消息,这在一些大学生群体当中有日渐扩大的趋势,这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其他的受众。这就需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媒介道德培育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媒介道德观念、审美情操。自媒体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学者们对于电讯时代文学发展的讨论和思考。尽管米勒并不是宣判了文学的死亡,但是仍然揭示了电讯时代文学的困境。作为时下最热门、影响最大的新媒体代表,自媒体因其传播媒介和方式的特殊性,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制造者的媒介本身成了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就文学语言而言,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学作品的施行性特征更为明显,这使得基于自媒体平台进行阅读的伦理性也需要被注意。自媒体的“圈子化”特征使文学的社群关系得到凸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自媒体时代为米勒的文学终结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语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载体来培养人的活动。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息息相关,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文学教育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在这过程中要注意明确培养目标,避免把文学庸俗化、模式化,并且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与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群体传播是话语权走向分散与泛化的时代,也是"危"与"机"并存的时代,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群体传播大背景,引导大学生网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个角度来看待与分析大学生网络思想问题,通过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尊重多种传播形态与方式并存,培养工具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推动传播单向观转变为传播多向观来引导大学生网络思想。  相似文献   

14.
李洁晨  连灵 《南方论刊》2023,(9):110-112
政治认同不仅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兴衰,更是保证政治系统有序运转的关键。全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主体、网络舆论生态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深化与弱化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机遇与挑战。全媒体时代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需从内外因深入剖析,通过大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主流媒体从业者巩固主体地位、思政工作者进行教学改革、家长变革教育理念等方式奠定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基础、增强政治认同情感、培养政治认同能力、铸牢政治认同信念,合力打造“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新格局,全方位、全过程探索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多维优化路径,培育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兴起,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但大学生容易迷失其中,影响其正确廉洁观的养成。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既是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增强吸引力的需要,又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应通过树立生活化的理念、构建全员化的队伍、完善联动化的机制,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迅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与亲民的交流方式激发了公众舆论参与的热情,致使网络舆情呈现出公众意见表达自由、群体喧哗频繁、舆情管理复杂等特点,在此背景下,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对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价值.网络舆情引导管理与议程设置具有内在契合性,通过分析议程设置基本原理,以杭州保姆纵火案为案例剖析,围绕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提出强化责任意识、完善互动机制、提升媒介素养、落实监管及防控措施、培养专业人才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敢旭玫 《理论界》2014,(2):191-193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新媒体网络社交的互动性、社群性、影响性增强,故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参与更具有效性、公共性。大学生的网络公共参与行为发展了大学生的维权、监督等公民权利意识。通过考察大学生网络新媒体参与中公民身份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几个维度的体现,本文探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中的网络新媒体参与作用,并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博、微信、抖音、钉钉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预示着"微时代"的来临."微时代"衍生的媒介平台关系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微时代"的到来也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审视与优化入手,面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梳理了民族高校在网络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着重视度不够、迎接"微时代"发挥教育优势的主动性不够、利用"微平台"挖掘道德教育资源的创新力不够等问题,进而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法治力量等对策优化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对信息的获得发生可逆性变化挑战着“师者”的权威;教育对象日益表现出的强烈“叛逆性”挑战着当下思政教育模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放弃身份权威、重塑当代教育者形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网络化思想政治新模式是应对自媒体挑战、提高思想政治实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对人类生存交流方式的改变体现在:交流载体的迁进,符号遗忘与交流惯性、自媒体的虚拟场溢出、湿性黏存的心理体验。而自媒体的文化特质及社会动员能力、广场效应与"围观文化"、网络表达与自由的边界等,都需要通过规范大V的话语场、明确自媒体话语的边界、理解话语的现实反射,加强自媒体的疏导与监管,来维护自媒体的网络秩序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