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安居工程的推进和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布局,为有效缓解居民住房矛盾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依然处于困难时期,住房保障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弊端。通过以株洲市为例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现状和住房保障体系规划存在的问题之探析,提出构建和完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有别于传统的住房保障体系的新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和廉租住房保障为支柱,以集资合作建房、农民工住房保障、限价商品住房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新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促进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体系还存在体系不统一、不完整、内容太复杂、供应主体较为单一、保障方式相互割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安排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住房保障的进一步发展,也意味着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以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和廉租住房保障为支柱,以集资合作建房、农民工住房保障、限价商品住房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但现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尚存在体系不统一、不完整、不公平、内容太复杂、供应主体较为单一、保障方式相互割裂,且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安排、保障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说明,应该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以促进住房保障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必要性、当前定位及未来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对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历史性的作用.但因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使得其难以支撑城镇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城镇住房保障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迫切要求对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要求创新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是建立和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当前,公共租赁住房应是新植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弥补现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缺陷的,补位性质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可替代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未来,公共租赁住房则应是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5.
2001年以来的短短7年,黄山市已建成经济适用房5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61295平方米,享受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政策性住户的家庭已达12412户,有力推进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现有同质化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难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住房需求,存在政策落空的潜在风险。未来的政策设计要着眼于长远,基于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多元化需求,以城市融入为价值目标,构建差异化、多元、分层的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这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协同、合作,创新公共政策,加强规划引导,合理设计居住空间和就业地域,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常规化、制度化运转。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利于推动住房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目前,我国住房保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本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到四维"的住房保障体系思路,为构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作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的房地产正义与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房地产正义建基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之上,其核心内涵是"居者居其屋",即社会成员的基本居住权利得到实现.目前在中国实现房地产正义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更优的住房保障制度安排,使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居住权利得到保障.当前,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要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必须尝试重构一个更为完善的分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是现阶段重构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实现房地产正义的理性选择与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保障性住房大规模投入建设并使用,我国住房保障即将迈入“建管并重”的攻坚阶段,“管”的问题日益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保障性住房社会福利的发挥.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廉租住房,其动态管理是充分发挥住房保障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廉租住房的动态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针对我国廉租住房的发展现状,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管理的视角出发,阐明了我国廉租住房动态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了廉租住房动态管理机制的形成及其障碍性因素,并初步构想了我国廉租住房动态管理机制所需涵盖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公共租赁住房将逐步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营的主要做法是:将常住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分层补贴,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项目综合收支平衡,结合产业和人口空间布局,挤压保障对象获益空间,加强后续运营管理。面临的困难是融资渠道仍需优化,融资成本较高,分层补贴模式有待细化,相关管理政策框架急需明确。现阶段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鼓励因地制宜地探索保障性住房模式,扩大保障覆盖面,着力扩宽融资渠道,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转型期住房保障制度评析——社会公正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以来的建设和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主要不足表现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投资比例过小,保障性住房供需严重失衡;保障对象甄别制度设计滞后,保障效率低下,保障对象有些错位;政策监管严重缺位;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非预期的结果",政策预期效果大打折扣。原因归纳为四个层面:理念层面、法律效力层面、制度实施层面和社会阶层结构层面。应该构建一个公正、合理、有效且可行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住房保障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社会民生问题之一。在由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共同构成的既有住房保障体系之外,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作为一种解决城市"夹心层"住宅问题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具有引导住房保障制度转型、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各地方公租房制度基本内涵的归纳分析,揭示了土地供应创新、公租房REITs融资、地方性法规冲突、执行监管困难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鞍山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特别自1996年以来的10年中,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切合我市实际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鞍山房地产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在建立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公有住房出售、租金调整、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住房分配货币化、发展住房金融等方面整体推进、不断深化,多次被国家、省评为“全国房改和房地产业管理先进单位”“房改工作先进城市”、“安居工程先进实施城市”、“房改优秀单位”等。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住房态势及其政策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农民工住房供给总体处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状态。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应在遵循相应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建立"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规范农民工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民工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和规划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农民工住房供给总体处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状态。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应在遵循相应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建立"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规范农民工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民工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和规划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廉租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廉租房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解决城镇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对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制度运行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资金问题、房源问题、集中成片建设造成的负面效应、配套机制的欠缺等。基于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能对廉租房制度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保障性住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应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主体,并应以财政和税收作为筹资的主要工具。而弥补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的主要突破口应在于对现行财税体制的改革。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制度、住房保障的财政补贴模式及相关税收政策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李迎生  李文静 《河北学刊》2012,32(4):111-117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落实中央“住有所居”的重大举措,对控制高房价、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当前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背景及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影响进行科学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及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一 《学术探索》2014,(11):56-60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矫正市场失灵、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步入制度化轨道,形成了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限价房在内的不同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仍存在着性质不清晰、供给主体单一、竞争机制缺乏等突出问题,从根源上来看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过分依赖政府力量,而未能发挥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后果。本文认为应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借鉴国外“市场——救助”“市场——福利”和政府有限管制等典型模式的经验,从供给层次、监管机制、融资渠道等方面全面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实现住房保障体系的有效供给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外老年人住房发展的特征,介绍了国外老年人住宅在政策的引导下从居住、护理等角度进行设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经验,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老年住宅在政策变化、住宅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模式、护理需求等方面的结合,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适老性导向等对上海的启示。根据上海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及住房规划特征,从政策引导、保障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造的适老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住房体制的改革,住房市场的完善,住房建设的发展,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居住水平和住房自有化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住房金融的支持。基于对住房金融发展所需条件和发展缓慢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进住房金融的迅速发展。一、加快房改进程,促进居民消费观念转变1.加快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步伐。在住房消费体制的改革中,制定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住房消费开支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不再给职工直接分配实物住房,改以支付住房消费部分为货币形式,即把供给制的、福利性的住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