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江纳西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元代,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基本无影响.在明代尤其在清初以后,藏传佛教在丽江得到较快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藏传佛教在丽江纳西族中仍有着很大影响.而其在近现代逐渐衰落,主要与木氏土司统治的终结、多元宗教的传入和汉文化的影响有关.近年来,藏传佛教在丽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非法经营罪规制情节严重的民间高利贷行为具有必要性、合法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为了防止非法经营罪成为“口袋罪”,有必要制定司法解释,明确民间高利贷属于“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或者增设高利放贷罪,规定高利放贷的罪与刑,确保适用法律统一,实现类案同判。同时,依法惩治因民间高利贷引发的犯罪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效防治高利放贷。  相似文献   

3.
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仅从生产方式看待社会历史的变迁不够全面,需要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并体现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化同实践一样构成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化不仅是结果更体现为人的自由本性的创造。当把化等同于实践时,唯物史观就得到了一种新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变迁也就是化的变迁,新时期的化哲学也就是一种化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放贷型高利贷”是1998年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中禁止的非法发放贷款行为,情节严重者契合刑法第225条第4项的文义射程,司法对其入罪于法有据。否定者未作“个贷型高利贷”与“放贷型高利贷”区分,全盘否定民间高利贷入罪司法的合法性不能成立。“放贷型高利贷”的入罪标准(情节严重)可根据“同类解释规则”,参照同级事项的“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把握,升格标准(情节特别严重)可依“情节严重”起点数额的5倍确定。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民间信用与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对任何经营者来说,钱(资金)都是重要的。如果资金不充足,而借贷资金又困难,那么就很难开展起正常的经济活动。这样,如何弄到钱(资金),使经济活动运作起来,成了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不同的经营者尽管都处于同一个市场环境,但是,他们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6.
高利贷作为早期资本主义的生息资本模式,自古已有之。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高利贷已经成为“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中导致民间借贷行业恶化、金融风险频现的最主要原因。高利贷的法律监管对策应在开放民间金融的前提下弱化政治化与犯罪化,使一般性高利贷转换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多样化民间借贷金融形式,同时严厉打击新生的“恶性高利贷现象”,规范民间借贷行业的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间金融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间金融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各种投资和资金借贷活动。它存在的制度基础在于金融的脆弱性、金融约束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民间金融的确有助于化解金融体系的风险,有助于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升,有助于资本的形成和经济增长。因此,在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中必须重视民间金融制度,促进和引导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民间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金流向、农民负担及土地分配不均等方面,分析了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民间高利贷盛行的原因。并对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作了较全面考述。  相似文献   

10.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西部边缘,它面临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背负漠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西与新疆毗邻,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额济纳旗境内绝大部分是沙漠、戈壁,它的面积几乎相等于浙江省,但全旗人口还不如浙江省的一个公社。旗内的草场、森林,农田都集中在长达三百余公里的额济纳河两岸和其下游的三角洲。由于祁连山的冰雪消融不断补充、滋润,使干旱缺雨的丹巴吉林沙漠中存在着一条绿色长廊。额济纳河是一条内陆河,在古代称为弱水,它南从祁连山麓发源,北流入嘎顺淖尔和索果淖尔两个湖泊中。 额济纳旗虽然地处边远,但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活动的场所,汉代的居延县,西夏的黑城,元代的亦集乃路,都在这设治建城。额济纳旗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1908年老沙皇派遣的柯智洛夫大尉曾二次来这里进行掠夺式的发掘,盗走了我国最珍贵的西  相似文献   

11.
沙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元林 《人文杂志》2001,(4):126-131
沙苑是关中平原上惟一的沙地,相关研究成果少见.本文在文献与考察结合的基础上,勾画了沙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从初期的河湖交汇区到后来的湖涸沙显而初具雏形;从原来的灌草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为历朝的牧马场所演变成明朝中后期池涸沙徙,旱涝频繁的环境恶化之地.除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外,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亦是沙苑流沙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社会的转型期中,建立什么样的政府职能模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等许多学科都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其实,关于政府职能模式的问题,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因为,只要存在着政府,就必然存在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政府如何主动地处理这一关系,就是政治学长期思考的问题。而且,也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不懈探求,才推动了政府行为方式的进步。一、统治与管理:此消彼长的政府职能近代社会,随着政治社会化历程的启动,政府的阶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开始了此消彼长的运动。这一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济南8000年历史文化中的若干现象和特征做了一些学术上的深度讨论。其中,关于济南远古先民的泉水胎记,关于阴阳五行轮回说与趵突泉水涌若轮的内在关联,关于大明湖是与佛教净土相对应的净池,以及济南文化中异常强烈的名士品格、担承意识和中华核心元素异常密集的积聚等等,都是一些较新的探索。本文以较大篇幅梳理了宋元明清时期有关济南湖山林泉的各类记载,论证了城即园林是济南园林文化的本质特征,认为这一特征对济南今日的城市和园林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澳门在明清时期是广州的外港,对外贸易繁荣,成为远东国际贸易中转站,后因缺 乏深水港条件逐渐衰落。近代以后,澳门成为自由港,但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直至本世纪 50年代以 后,澳门开始工业化进程,对外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与日俱增,对外贸易才迅速发展,澳门重 现自由港生机。70年代后澳门加快港口建设,建立深水港,发展航空及陆路运输,对外贸易蓬勃发 展,特别是内地改革开放后,澳门再度承担转口港角色,澳门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澳 门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政策,它可以发挥原有优势,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自由港功 能,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重新恢复其在远东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转港地位。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与近代中国历史意识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唯物史观置中国史境中加以考察,探讨马克思历史观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意识演进的意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意识处于思想的断裂和范型的更迭过程中,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天道史观、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三个阶段.在批判以往历史观的基础上,唯物史观赋予中国历史意识三种转向:"主体"转向、"日常生活"转向和"革命"转向,并最终促使近代中国进入到"世界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吴大顺 《船山学刊》2009,(4):159-162
东晋的民间音乐主要是产生于建业周围的吴歌。从东晋建武元年建国到穆帝升平年问近半个世纪,吴歌一直在民间以自足的方式发展流传。其在文人或贵族中流行大致是从穆帝升平年间才开始的,孝武帝太元、安帝隆安、元兴年间最为活跃,其中七曲于晋末宋初进入宫廷,《碧玉歌》、《桃叶歌》到齐、梁时期才进入宫廷。  相似文献   

17.
传统法律的近代变迁有不同的表现,这是和传统法律制度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对于主要交由民间习惯和规则来加以调整的地政制度,其变迁也首先表现出其民间特性.在产权确认制度、契证管理制度、土地交易管理制度、勘丈制度中.这个特性都有集中的表现.地政制度在民间的变化为国家法律的变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间宗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共有或相通的宗教情感与心理 ,秘密结社是清中叶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社会团体。他们在近代社会历史事件中有各种突出表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与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关系就十分密切 ,宗教与社会政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 ,任何民间的民众的群体活动 ,尽管表现形式上有秘密结社的方式 ,但宗教无不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农村民间金融的制度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变迁。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就是民间金融主体追求获利机会而变迁的历史。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体制内金融撤离农村 ,农村金融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民间金融趁机崛起。农村民间金融的体制外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金融需求问题 ,但是也不可避免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按照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 ,国家应该对民间金融因势利导 ,逐步制度化 ,纳入国家金融监管范畴 ,完成农村金融制度的诱导过程。  相似文献   

20.
马新 《东岳论丛》2001,22(2):106-110
汉代乡村社会存在着比较兴盛的工商业与高利贷经营 ,其发展得益于当时独特的经济社会条件。但它们的发展并不能带来乡村经济的良性进步 ,而是在不断地加剧着农民的贫困化与依附化 ,使乡村经济日益走上田庄化与自给自足的道路 ,走向商品经济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