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文萃》2011,(9):22-22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既是福也是祸,这回它又给中国惹麻烦了。这次,矛盾的另一方是日本。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对中国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的速度之快提出了质疑,认为推动了日元升值。中国今年购买了27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随着中日紧张气氛因在华日企劳工问题及领土争端再度加剧,野田佳彦对中国挥出的“重拳”正好符合东京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08,(1):52-53
日产汽车有一半用于出口,而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和西欧各国。日美、日欧汽车摩擦问题,应该说,对日本汽车产业是一个重大事件,如何摆脱这种汽车摩擦困境,不仅对汽车产业,而且对日本经济来说,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重要课题。因为,汽车产业是支撑日本经济的骨干产业。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蒋介石以中国尚无充足的力量抵御日本的侵略为由,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忙于内战,但也面临着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全国各界与日俱增的要求抗日的压力。1934年4月,他在抚州公开表态:日本要“将我们当作朝鲜、台湾这些地方一样”,中国“又受了日本一个最大的侮辱”,不仅是东四省(注:指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下同)的失地我们要收复,而且台湾、琉球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旧有领土,一尺一寸都要由我们手里收回。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间资金规模庞大,但还处于政策性管理阶段,既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和引导机制,也难以有效发挥民间资金的巨大作用。本文借鉴日本《灵活运用民间资金促进公共设施整备法》的立法原则和相关规定,探讨我国民间资金公益性使用与管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过程中的效率与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5.
闫宾  李怡欣 《经营管理者》2013,(26):290-290
儿童福利是我国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总结美国和日本在儿童福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郝滢 《决策探索》2005,(8):33-33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家唐根索曾说过:“外交必须从对方国家的观点注视国际舞台。”看待中日历史问题也是一样。站在日本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是了解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作所为的必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光耀 《领导文萃》2014,(17):33-36
<正>日本最严峻的挑战是人口问题日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人口问题。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而年轻一代的数量不足。比起这个,日本其他的诸如陷入停滞的经济和没有强势的领导人等等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日本人口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前景将十分黯淡。列举如下数字就够让看官们一望而知。日本的生育率是每个妈妈平均生1.39个儿童,远远低于公认的最低替代率2.1。如此的低生育率慢慢让日本社会每位退休老人需要2.8个工作人  相似文献   

8.
秦兴旺 《领导广角》2000,(10):17-18
1996年11月20日,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正率团在日本访问,忽然接到广州市政府的电话,说省委书记谢非和市委书记高杞仁即将带队到广西商谈扶贫问题,并考察百色等地区,问他能否赶回来同行。陈开枝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行!”第二天便从东京飞回广州,随即赶到百色。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还没有走出低谷,仍处于低迷当中。据此,有人说,日本病了,病得不轻;也有的说日本从经济巨人变成了“东亚经济病夫”。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这种现象也是比较特殊。按照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日本早就应该走出低谷了。为此,有许多搞预测的经济学家都“栽”在这个问题上。最近,日本首相小泉认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深层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问题,一是企业的竞争和活力问题。我们认为,从结构问题看,除了产业结构等问题外,还有一个资本结构当中的股权结构问…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05,(4):6-6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具实力的两国,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支持两国间的友好合作。但是自1998年以来,两国政府领导人没有实现互访,政治双边关系明显冷淡下来。在东海油气田、钓鱼岛、台湾问题、承认侵略历史等方面.两国存在严重的对立与分歧,以至于造成东亚地区的紧张。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政治课堂上构建以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对象为主线的有可操作性、比较稳定的课堂结构框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问题”为载体与核心,学生的探究始于问题,并围绕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相关活动,所以“问题”的创设是问题式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著名科学家爱恩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3.
尹久 《管理科学》2000,12(1):16-19
对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日本金融监管失败问题给出了一个尝试性解释框架,旨在回答日本的金融监管为什么在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下遭到了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吗?我国的金融体制和监管制度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否一定会遭到类似的失败?是否一定要和日本一样,“亡羊补牢”、积重再返?结构安排如下①自由化背景下日本金融监管失败的表现;②对监管失败的一个尝试性解释框架;③主要结构及启示。  相似文献   

14.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相似文献   

15.
孙自铎 《决策》2003,(5):14-15
历史地考察,三农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都是不同的。三农相互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也不存在紧密完整的正向互动关系。在过去主要是农业问题,在当前主要是农民的转移和就业问题,今后才是解决农村即取消城乡之间的差别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东京是国际大都市,集中了日本全国1/10以上的人口,虽然拥有各类机动车约450万辆,但开车出行很少遇到停车难的问题。在道路和小区内,也很少有乱停车的现象,即使是狭窄的胡同也不会被汽车堵塞。日本解决停车难问题,不仅在于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而且在于完善的停车场配置与成熟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周而复始,不断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PDCA强调自主管理、主动管理,而美国人缺乏主动性,因此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在美国企业实施时遭到了冷遇。但是,日本人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富有主动性,自己与自己比较,发现问题,因此日本企业运用PDCA循环取得了飞跃进步,提升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实力。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企业, PDCA循环也对企业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朗咸平 《经理人》2011,(7):62-62
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全世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潲水油存在。关键是看各国政府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日本是如何成功处理地沟油的?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和我们一样,也有过地沟油现象,但是很短暂,问题出来之后就很快沉到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相似文献   

19.
“八·一五”光复后,延边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问题。党顺应各族人民的意愿,在延边推行了土地改革运动,解决了延边的民族问题。延边在土地改革中注重解决民族问题,是延边土改的重要特色。而这种在土地改革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为党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区域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旭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25-25,33
浙江舟山和日本几乎处于同一纬度之上,地形气候有诸多相似之处,借鉴日本农业成功经验对提升舟山衣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舟山迎来群岛新区建设的大时代,立足长远,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应该再采用粗放而简单的增长方式,要在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科技优化升级的线路基础上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