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社会正在由一个传统宗教型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开放式的经济型社会。对其而言,由现代化引起的系列变迁(物质生活、制度文化与精神传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体验,也是一类不可重复的民族经验,其中既包含大时代的共性特质,也富有本民族的个性差异。现代变革促使西藏社会及时地进行文化自觉,并对当下诸多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命题提供自身独特的丰富经验与实践之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 ,在简要论述蒙古社会传统状况的基础上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探讨蒙古人入驻西域后所受的西域文化影响。蒙古人在入驻西域时是以统治民族自居并希冀以本族文化影响当地诸族文化的 ,但在漫长的风雨沧桑中经几百年多民族交流、合作与互动以及西来伊斯兰文化的强烈影响 ,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当地文化影响而最终成为维吾尔民族的成员。这是文化互动、民族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后,近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自觉与文化自觉同时出现,表现形式为"保国保种保教"三者并提.由于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取向的保教式文化自觉与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取向的政治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发展到"保种爱国存学"阶段,以"国学国粹国史"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这一努力同样使政治自觉与文化自觉发生相斥与对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的艰难、曲折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是各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形成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极浓的民族文化。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全称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1.中国各民族文化上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上,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二题杨健吾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新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文化热”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而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其各自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与汉民族有诸多差异,其...  相似文献   

6.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马小明(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及心理等,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名目繁多,内...  相似文献   

7.
以跨越式发展为路径的西藏现代化进程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对西藏传统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西藏民族文化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调现象,如何使西藏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调适于这一变迁过程就显得非常迫切。文章认为,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的调适基础在于保护文化,精髓在于文化自觉,动力来源于文化创新。只有高度重视西藏民族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各民族的民俗事象,历来吸引了不少民族学研究者的眼光。他们试图从中发现这个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经验及其它的东西,以启迪人们摆脱各种传统的束缚,走向高层次文明。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就侗族传统习俗及其所体现的文化模式作一些探讨。一、鼓楼经济习俗及封闭型文化习俗,是人们共同体不自觉地共同遵守的某种行为方式。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是在各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约定的,也随着该民族的发展而变化。侗族的传统习  相似文献   

9.
人口较少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脆弱性、国际性等特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复兴愿望日趋强烈;另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困难重重.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研究,指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随着藏族的发展、变迁而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在文化的流变中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构建有生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发挥全新的社会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略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民族在高寒缺氧、气候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光添彩,受到国内其它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称赞。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有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予以消化,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藏族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份已经消亡,有些内容发生了变化,某些内容得到了继承或发扬光大。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就传统而言,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定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彭秀坤 《民族学刊》2022,13(9):137-143, 167
阿来的《蘑菇圈》以轻灵和凝重两种笔调书写自然生态变化,深入思考民族文化发展问题。小说借助传统和现实自然生态景观的对照书写,讴歌民族传统自然生态中人与自然平等共存关系的美好,借助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相互关联的诗化叙述,礼赞民族传统社会生态中人性温暖的可贵,形象地揭示了搞好自然生态建设的根本是做好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发展。《蘑菇圈》的民族生态文化叙事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及其关系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对民族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民俗是建构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核心力量,在"世界遗产时代",传统民俗的复兴本质上是一种唤起文化记忆、体现文化自觉与构建文化认同的乡愁叙事。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怀旧、保护与传承,是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上海浦东三林镇是在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语境下形成的"都市城镇",该地区传统民俗的复兴是象征着文化记忆与地方认同的文化乡愁叙事,文化乡愁叙事又是传统民俗复兴的精神内核与助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学固有的多学科汇融的特点使人们意识到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学,简单地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只侧重对其文学和审美价值的发掘.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撰,应当突破传统的民族文学史著作的编写体例,自觉地汇融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多维文化渗透发现并总结出少数民族文学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近代康区汉藏民族大规模交往交流交融为典型个案,对文化自觉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文章指出,在近代康区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存在两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一,是文化无意识,主要表现为汉藏民族双方完全出于实用、方便和喜欢,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层面的习俗相互渗透与吸收。这主要着眼于生活的实际需要和方便,双方并无明确的文化意识。其二,是在意识到彼此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汉藏民族双方为拉近距离、消弭隔阂和增加亲近感,主动建构或创造了一系列双方共有、共享的文化,同时也存在为增加彼此的共同性而主动隐匿、削弱和淡化自身文化特征的情况。这些均是出于文化自觉的行为。文章认为,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文化自觉的作用和功效远远大于文化无意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自觉正是在不同民族接触交往中形成或创造共同文化与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中华服饰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何晏文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所占的地位,是由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美学观点及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身特点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其民族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积累下来,并一直保持到今天的一些生活和思维方式,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被习惯上称之为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由于历史发展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民族关系不同,因此传统文化也各不相同,或有一定差异。这种不同和差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甚至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能够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种是表现在意识当中的凝聚为民族意识,民族的自我认同。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部分,是该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而特有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通过积累、沉淀、世代相传,形成民族风习和民族精神。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必然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换言之,作为历史的存在,传统音乐文化必须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生存和流传。在社会的进程中,传统音乐有适应社会的成份,也有不适应社会的成份。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音乐文化就是保守与落后。历史上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文化动态规律的音乐,必然得到迅速蓬勃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是一种互相适应,互相制约的关系。现代社会发展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保留其民蒎特点,而保留传统必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致,才能使本民族保留自己的独特文化。因此,音乐教育中应充分注意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性、传承性。  相似文献   

19.
"跳菜"即指跳着舞上菜,是南涧彝族在宴请宾客时的一种最高礼仪.近20年来,伴随当地彝族的社会文化变迁,跳菜被人为地从村寨文化中剥离出来,经过艺术加工后走向都市舞台和宾馆酒店,呈现出舞台表演和商业展演等新形式,在民族传统资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功能的转变,其中蕴含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认同是民族的自觉行为,表现为一种归属感.跨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性,即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历史表明,在国际关系中,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作用最为敏感.文章认为,要处理好跨界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