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侗戏是在侗族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承载了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本文试图阐述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传承与保护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  相似文献   

2.
侗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侗族南部地区,其文化可谓丰富多彩,目前侗戏剧目约有500多个。《珠郎娘美》是侗戏众多剧目中的一个传统侗剧,在侗族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珠郎娘美》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金汉列美》是一部由侗族民间叙事诗改编成的爱情戏剧。一百多年来,这部戏剧在侗族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它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其影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侗族大歌是一种原生的艺术样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一种文化与教化手段。侗族大歌的内涵博大精深,它伴随着侗民族的形成与侗族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是一种独特的蕴涵民族精髓的具有教化性质的"百科全书",它传承了侗民族的文化和审美特色。其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大歌之中。大歌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其审美情趣、审美追求、审美理想和审美视界四个方面,深刻地体现了侗族大歌的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演唱侗戏是侗族人民逢年过节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演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 ,从侗戏的组织和演出仪式上看 ,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本文从侗戏与侗族 ,侗戏的组织 ,侗戏的演出仪式三个方面研究侗戏风俗 ,提出侗戏这种文艺活动形式不仅是青年男女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 ,更是侗族社会结构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侗戏《金汉烈美》通过男主角在“行歌坐月”,中引发的感情纠葛和婚姻矛盾,反映了侗族婚姻制度过渡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7.
很少有哪一个民族有这么鲜明的文化标志。只要你一跨进侗族聚居的村寨,就会发现“有侗寨必有鼓楼,有鼓楼必有侗寨”,那气势雄壮的鼓楼矗立在侗村侗寨之中,和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你会为这种美所惊叹,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立体的侗族文化——鼓楼,鼓楼和侗族文化是共生的。  相似文献   

8.
侗族文化资源,从其形态上看,可分为物态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大类。物态文化如鼓楼、风雨桥、民居、侗锦等日用品,它们具有实物属性,表现了侗族特有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民族特征;符号文化包括侗族神话传说、诗歌、音乐、舞蹈、侗戏、礼仪风习等,它们通过象征和特有的拟喻手法反映侗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观念文化如“萨”崇拜、伦理道德等,它直接表达了侗族意识形态的过去和现在。从内容上看,侗族文化资源概括了侗族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竞技文化与古希腊神话有着密切联系,从古希腊神话视野出发,可以看出,"力"与"美"是其审美追求,竞争是永恒主题,"利"则是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侗家喜爱唱侗戏,侗寨里头戏楼多,有的寨子,戏楼至少有两三座,多建于寨的中央,与鼓楼、歌坪连在一起,构成侗寨文化活动的中心。逢年过节,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会集于此,唱侗歌、演侗戏,吹芦笙、踩歌堂,喜气洋洋,饶有风趣。相传侗戏是著名戏师吴文彩在一百四五十年前创立的。由于侗戏是在侗族民歌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诞生的,群众基础好,很容易普及。故而大批戏楼应运而建,大村小寨,比比皆是。仅从江一县,目前就有侗戏楼一百六十多座。  相似文献   

11.
对比元稹《莺莺传》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最大突破就是成功塑造了丫鬟红娘。其成功不仅在于红娘聪明伶俐、泼辣机智、正义勇敢等性格的突出,更重要的是红娘内心情感较前些作品的逐渐丰富。其中,红娘对张生的情感变化作为维系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直接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侗族曲艺交流会”的召开,是侗族曲艺艺术研究的开端,也是侗族曲艺研究中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曲艺”这个概念首次进入到侗族文化系统内部.侗族曲艺的研究对侗族歌谣系统中的说唱艺术进行了梳理、归纳、分析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侗族民间艺术的整体研究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东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设立于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独立成系之后,步入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黄金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专业建制阶段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在台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历程的背景之下,结合在台湾交换学习经历,分别从东华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缘起与宗旨、发展方向与重点、课程设置、职业考核与晋升路径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希望由此总结东华大学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可借鉴之道。  相似文献   

14.
京族于明代由越南迁入并定居我国,与我国汉、壮等民族杂居共存,生产、生活方式及语言等发生了变迁。经过500多年的沉淀与创造,京族在保留原有的海洋性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汉、壮、侗等民族文化为己用,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文化特色。京族民间文艺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民间故事、传说、民间音乐、戏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侗族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父权家长制度占据支配地位,并因此产生了制约女性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和禁忌。这些规范和禁忌的负面效应,严重弱化了侗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妨碍了侗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制约了侗族地区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所以,摒弃侗族习惯法中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消极因素,对保护侗族女性合法权益,促进侗族地区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安顺地戏的历史源流及生存现状,进而从地域分布、艺术形态、审美观方面分析汉族地戏对布依族地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着眼于地戏的传播主体,从传播主体的存介形式、文化身份、动机与活动方式等方面探究汉族地戏在布依族地区成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原始演剧形态,傩戏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景观与美学想像同现代戏剧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文章以贵州省各种类型的傩戏为分析文本,论析了其美学特质的几个层面:傩戏的戏剧结构体现了碎片与连贯的辩证法则;张扬着生命本质力量与生命觉醒意识的群体美是傩戏的审美本性;用大量象征符号建构的傩戏面具蕴孕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中和、气韵...  相似文献   

18.
"侗款"是侗族古代社会的一种村寨之间自发联合的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是侗族和谐生活的文明公约,是侗族地区自我约束的"法律"体系,是侗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侗款"在侗族和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十洞"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其价值的分析,让人们更加具体地了解"侗款"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